第二章 后继有人(2/3)
成了双方对垒但这也不能算是全坏事最起码益州的整体实力还是壮大了起来!
益州这些世家豪族本以为局势也就这样一直保持下去没什么变化了,毕竟刘焉虽然厉害,但是他儿子就像多少是窝囊了点,根本就不成气候。
虽然没有彻底被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但其实益州内的大小事情也绝对少不了他们的把持。
若非如此。当初刘璋想要请刘备入蜀时,也就不用那么激动还是直接做发火状才让那些世家豪族暂且遵从。
不过事实证明,益州内甭管是本地派还是东州派,双方虽然互相看不上,但大体的眼光还是没差。
他们同时反对刘备入蜀是没错,结果也的确印证了他们的猜想。
可这些终究已经是过去式了,再想要追悔自然已是莫及!
当然,其中最后悔的还要数现在跟张任作伴的刘璋本人。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丢失了子承父的基业,这在刘璋看来实则是有些不孝的一件事。
但真要说刘璋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怕也有那么一丝丝的轻松。
作为一个主君诸侯来说,刘璋显然是不称职的,因为他本人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人各有志,刘璋虽然是子承父业,可他却并没有一个逐鹿的心,
如他这般诸侯,做个守成之主还差不多,甚至也不能遇到太强势的外地,不然的话结果不就是现在这般吗…
然而不论是刘璋也好刘备也罢,在那些世家豪族的眼里,他们俩其实都是同一类人,也就是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的一方换不换主公无所谓,甚至刘备这样有进取心的主公反而还能让他们获取更多的利益,这些世家豪族没道理不满意的!
然而事实是这些世家豪族们实在是高兴的太早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刘备的表现,却是完全没有想到刘备身后还有刘禅这么一个狠人!
刘备比之刘禅要说差了什么那肯定是假的,父子之间就说有区别那也是当爹的厉害。
反正刘禅一直都是这样一个想法从来没说改变过。
但在处理世家豪族的这件事情上,刘备恰恰是因为身份使然,所以才没有办法放开手脚,多出来一些顾虑自然就免不了被某些人看清。
可这些问题落到刘禅身上那可就不一样了!
刘禅虽然是少主可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他都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职位。
甭管是军职也好武职也罢,有些人根本就不清楚当爹的刘备为什么不给刘禅一个体面的官职。
然而这些人根本就领会不到刘禅父子二人的算计!
大汉左将军,开府治事手下能够任命的官职可不在少数。
更加之刘备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益州牧了,偌大的益州别说安排下一个刘禅,就是再多一百倍也当然没有丝毫问题。
然而就算是这样,刘禅却到现在为止依旧是白身一个。
可恰恰因为是白身,无官无职的可是少了很多拘束,也完全不用太过在意某些规矩。
刘备需要注意的地方,搁在刘禅身上那就完全不被当做是一回事!
有这样可以放手施为的前提,那些个世家豪族是真的高兴太早了一些,因为刘禅的下手狠辣程度,在某种情况上来说,却是要比他的前辈刘焉更加让人心惧!
若是不知道刘备等四人的关系,单看行事风格,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将刘禅跟刘焉当成是一家的。
但实际情况可并非是那么简单,能不能出手跟有没有能力出手可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码事!
很显然,刘备就是那有能力但却不能出手的存在。
反之再看看刘璋就是实打实的没能力也不能出手,纯粹就是吃他老爹留下来的家底混日子的家伙而已…
区别很明显,但世家豪族因为忽略了刘禅的存在而损失惨重。
挺过了刘焉清洗的李家没了,在刘焉最强盛时候都不敢动的雍家,现在也是一丁点都看不到了。
前前后后如此明显的差别,这些个世家豪族若是仍然看不清楚局势那他们才是真的傻缺。
这也是为什么刘禅在修路筑道这件事情上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这些个世家豪族要求什么的原因!
然而与刘禅相比,南中掌兵的邓艾实际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如果说刘禅还知道些分寸,明白给这些世家豪族留个面子做事多少收着点有个限度,并没有完全要把人逼急了的想法。
那换到邓艾身上,就完全看不到这些了!
邓艾的性格就是这样,有些刻板严格按照要求规矩做事。
这些个世家豪族没有得到准许就想要悄咪咪的窥伺南中,这在邓艾眼里那就是坏了规矩,杀了这些人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再加之这些人都是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基本上都会隐藏身份,没有谁会傻乎乎的自报家门。
故而邓艾就是动手把这些人都杀了个干干净净,那些世家豪族中人也只能是闭门吃个哑巴亏。半句话都不可能说出来。
至于那所谓的规矩,这其中的弹性区间可就大了去了能够操作的地方更是不少但却没有谁傻到说要跟邓艾讨论讨论他遵循规矩有没有什么问题。
找死的事做一次就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不识抬举也就别怪怕他人不给面子,到时候什么样的后果都得接着!
再加之这明晃晃的前车之鉴,那些世家中人又怎么可能让后车继
益州这些世家豪族本以为局势也就这样一直保持下去没什么变化了,毕竟刘焉虽然厉害,但是他儿子就像多少是窝囊了点,根本就不成气候。
虽然没有彻底被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但其实益州内的大小事情也绝对少不了他们的把持。
若非如此。当初刘璋想要请刘备入蜀时,也就不用那么激动还是直接做发火状才让那些世家豪族暂且遵从。
不过事实证明,益州内甭管是本地派还是东州派,双方虽然互相看不上,但大体的眼光还是没差。
他们同时反对刘备入蜀是没错,结果也的确印证了他们的猜想。
可这些终究已经是过去式了,再想要追悔自然已是莫及!
当然,其中最后悔的还要数现在跟张任作伴的刘璋本人。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丢失了子承父的基业,这在刘璋看来实则是有些不孝的一件事。
但真要说刘璋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怕也有那么一丝丝的轻松。
作为一个主君诸侯来说,刘璋显然是不称职的,因为他本人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人各有志,刘璋虽然是子承父业,可他却并没有一个逐鹿的心,
如他这般诸侯,做个守成之主还差不多,甚至也不能遇到太强势的外地,不然的话结果不就是现在这般吗…
然而不论是刘璋也好刘备也罢,在那些世家豪族的眼里,他们俩其实都是同一类人,也就是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的一方换不换主公无所谓,甚至刘备这样有进取心的主公反而还能让他们获取更多的利益,这些世家豪族没道理不满意的!
然而事实是这些世家豪族们实在是高兴的太早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刘备的表现,却是完全没有想到刘备身后还有刘禅这么一个狠人!
刘备比之刘禅要说差了什么那肯定是假的,父子之间就说有区别那也是当爹的厉害。
反正刘禅一直都是这样一个想法从来没说改变过。
但在处理世家豪族的这件事情上,刘备恰恰是因为身份使然,所以才没有办法放开手脚,多出来一些顾虑自然就免不了被某些人看清。
可这些问题落到刘禅身上那可就不一样了!
刘禅虽然是少主可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他都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职位。
甭管是军职也好武职也罢,有些人根本就不清楚当爹的刘备为什么不给刘禅一个体面的官职。
然而这些人根本就领会不到刘禅父子二人的算计!
大汉左将军,开府治事手下能够任命的官职可不在少数。
更加之刘备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益州牧了,偌大的益州别说安排下一个刘禅,就是再多一百倍也当然没有丝毫问题。
然而就算是这样,刘禅却到现在为止依旧是白身一个。
可恰恰因为是白身,无官无职的可是少了很多拘束,也完全不用太过在意某些规矩。
刘备需要注意的地方,搁在刘禅身上那就完全不被当做是一回事!
有这样可以放手施为的前提,那些个世家豪族是真的高兴太早了一些,因为刘禅的下手狠辣程度,在某种情况上来说,却是要比他的前辈刘焉更加让人心惧!
若是不知道刘备等四人的关系,单看行事风格,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将刘禅跟刘焉当成是一家的。
但实际情况可并非是那么简单,能不能出手跟有没有能力出手可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码事!
很显然,刘备就是那有能力但却不能出手的存在。
反之再看看刘璋就是实打实的没能力也不能出手,纯粹就是吃他老爹留下来的家底混日子的家伙而已…
区别很明显,但世家豪族因为忽略了刘禅的存在而损失惨重。
挺过了刘焉清洗的李家没了,在刘焉最强盛时候都不敢动的雍家,现在也是一丁点都看不到了。
前前后后如此明显的差别,这些个世家豪族若是仍然看不清楚局势那他们才是真的傻缺。
这也是为什么刘禅在修路筑道这件事情上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这些个世家豪族要求什么的原因!
然而与刘禅相比,南中掌兵的邓艾实际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如果说刘禅还知道些分寸,明白给这些世家豪族留个面子做事多少收着点有个限度,并没有完全要把人逼急了的想法。
那换到邓艾身上,就完全看不到这些了!
邓艾的性格就是这样,有些刻板严格按照要求规矩做事。
这些个世家豪族没有得到准许就想要悄咪咪的窥伺南中,这在邓艾眼里那就是坏了规矩,杀了这些人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再加之这些人都是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基本上都会隐藏身份,没有谁会傻乎乎的自报家门。
故而邓艾就是动手把这些人都杀了个干干净净,那些世家豪族中人也只能是闭门吃个哑巴亏。半句话都不可能说出来。
至于那所谓的规矩,这其中的弹性区间可就大了去了能够操作的地方更是不少但却没有谁傻到说要跟邓艾讨论讨论他遵循规矩有没有什么问题。
找死的事做一次就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不识抬举也就别怪怕他人不给面子,到时候什么样的后果都得接着!
再加之这明晃晃的前车之鉴,那些世家中人又怎么可能让后车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