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外北方的发展,如日中天。  

关里的发展,就显得迟钝起来。  

那八岛商船已经达到了上千条船只,商船随时就能变成战船。  

李劈三年的发展,已经有兵两千万,那七位太子也是招兵买马,但是合在一起才一千多万。  

李劈重点发展了海洋业,从中赚了钱,也买了火炮,火枪,甚至还造了自己的北方大炮,那大炮拉上车,需要三十匹马才能拉得动。  

七月,李劈从北方海黑山岛出发,那是最大的船,船上的将士,水军,达到了一万人。  

李劈这次出海,去的是扶桑。  

他第一次出海,海军的成熟,让李劈的发展,是飞速的。  

这次远走扶桑之地,李劈是去抢东西。  

那儿的东西,就是打仗用的,还有就是制造的方法。  

离相,田谋,众多人阻止都无果。  

李劈是不知道大海的凶险,他此去,就是准备打仗的物质,三年了,他日思夜想的,就想打进关里去,一统天下。  

那么,就李劈的两千万大军,杀进京都,对付那一千多万的兵,胜算应该是很大的,但是离相不同意,他说,李劈不懂,至于怎么不懂,离相没说。  

离相让李劈发展起来,是稳坐天下,而不是急于打下来,到时候也是不稳。  

这是离相的想法。  

那么李劈这扶桑之行,也差点没把命丢了。  

李劈和铁山,在海上颠簸了三十二天,他才知道,这么大的船,在海上,就是一片叶子,他才知道害怕。  

这三十二天,到达扶桑。  

战船上的一万将士,那是从六千多万将士中挑选出来的,还有李劈自己的亲兵三千,可谓是以一挡十,生死不怕,勇猛无敌。  

杀上岛,李劈直接就把那儿的族长给抓了。  

李劈告诉他们,就是杀,见着就杀,不要留情面。  

李劈拿了火枪,火炮,无数,还抢了他们制造这些东西的人,三百多人。  

李劈带着人,杀了两天两夜之后,才上船,往回走。  

一万的将士,死伤过半,他告诉所有的将士,就是死了,也把尸体弄到船上带回去。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高明的办法,尸体在船上腐烂,最后都扔到了大海里,李劈是跪地长嚎,将士无不动容,跟着哭,跪地不起。  

往回走的路上,大船经历了风浪十数次,几次要翻船,李劈和将士们一起,奋斗。  

中途迷路,这次扶桑之行,九死一生,回来用的时间,竟然达到了半年之久。  

都以为李劈已经死了。  

他们回到黑山岛,岛上的将士都吓一跳,这些人跟鬼一样,长长的头发,漆黑的面孔。  

李劈回去,把三百多名扶桑人,交给田谋看管。  

他需要休息一下。  

李劈大睡三天才起来,起来和离相喝酒。  

“那三百多个人,问出来没有?”  

“话不通,但是比划的意思他们明白,这些人就是造火药,火器的人是吧?”  

“对,那些火器都试没有?”  

“没有,等你呢。”  

“离相,九死一生,当初我要死的时候,想到了你,真是对不起你,让你跟着受苦。”  

“你还能想起我,我死也算是值了。”  

“关里有什么动静没有?”  

“没有,依然是那样。”  

“我准备好了,就起兵。”  

“不行,还不是时机,你听我的。”  

“你总得说出来道道呀?”  

“你现在把关里打下来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稳定,到时候,你是天天的心烦,事端不断,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经济的稳定,将士的稳定,百姓的稳定,各种制度,要完全,我让田谋带着人弄这些东西,至少得四到五年的时间能弄出来。”  

“这么麻烦?”  

“是呀,你看得简单,所有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那我就信了离相的,喝完酒,我去试那些火器。”  

“你最好离远点,别把自己崩了。”  

李劈喝完酒,带着铁山去火器房。  

那里摆着抢来的火枪,火炮,还有火雷,成千上万,都分成类,摆到架子上了。  

“一样拿十件,到城上一试。”  

这些东西拿到城墙上,李劈让人到城外,摆上靶子。  

李劈看着铁山,坏笑着。  

“你放一枪。”  

那铁山没那么多心眼,拿起枪,放上火药。  

李劈躲出去老远,一枪下去,冒了烟,没响,再弄,也没有响。  

“行了,弄来两个扶桑人。”  

弄来两个扶桑人,说话是一句听不懂,比划半天,他们弄明白了,说火药潮了,要重新弄。  

李劈就让他们重新弄,去看他们制造火药,火器。  

李劈派了一百多人跟着学。  

半个月后,再试火器,铁山就不试了,是路丙告诉他的,说他二乎乎的。  

李劈看着后面的将士,都不说话,这东西确实是吓人。  

“大爷的。”  

李劈拿起火枪,上去就是一枪,这声音老大了,把李劈的耳朵快震聋了。  

李劈让将士试枪,那靶子,真就有蒙上的,靶子被打得四分五裂的。  

“这东西真厉害。”  

李劈选出三百人,专门练习这枪,还有火炮。  

还有一种东西,就是手炮,现在叫手榴弹,李劈不知道是什么,拿起来。  

“这是锤子,打架用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