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八太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冬一棍说。  

“不能再射了,城烧没了,我们也麻烦。”  

停下来,那边就开始救火。  

这临城的总兵看来是不烧死,不出来。  

“攻城。”  

“不可,慢慢来,就烧总兵府,一天五次。”  

冬一棍不让李劈攻城。  

“为什么?”  

“伤亡太大了,这临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攻起来,必定伤亡,你不知道吗?那军师和谋士给你派的兵,只有五万五千人,那就是不让你攻,让你智打。”  

“这两个杂种,回去我收拾他们。”  

“他们为你好,攻了,万一有一个闪失呢?你是北方皇。”  

“皇个屁,他们都不尿我。”  

李劈听了冬一棍的,烧总兵府,或者是兵营,就这两个地方。  

一天五次,那临城的总兵,心是一点一点的虚起来,看来李劈是必定要拿下这临城了。  

如此来讲,这样下去,迟早李劈会攻城的,拼着命的也要拿着临城。  

临城的总兵也是清楚,临城拿着,那李劈是图谋的天下,临城成为一个后方的基地,那是最完美的。  

李劈有图谋天下之心,那这临城肯定是不保了。  

烧到第十天的时候,临城的总兵就把白旗举起来了,大开城门。  

李劈进城,让冬一棍把那些兵收了,这些兵就是混饭吃,谁给饭都是吃,也不反抗,你总兵都降了,谁还玩命?没有给那玩命的钱。  

这临城的总兵,李劈是有杀了他的心,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和临城的总兵喝酒,称兄道弟的,那临城的总兵着实的感动了一翻,他以为,李劈进来,就会把他砍了,他也做好了死的准备。  

李劈还让这小子当总兵,也把自己的意图说了。  

临城的总兵自然是说报效犬马之劳。  

李劈住了一夜,带兵就回去了。  

冬一棍总是觉得不对劲儿,这叫什么事儿?  

那临城的总兵能听话吗?  

李劈自己心里也没底儿,但是这样做是最好的,让其它的兵将看看,他李劈的仁义之举,让他们服气。  

冬一棍总感觉是白忙了一气一样。  

回去,田谋和路丙听了,都锁了眉头,他们给李劈带过去两名副将,怎么着你不任命一个当总兵,也留下一个当副将,看着点临城的总兵呀!  

事情已然是这样了,再说也没有意思了,也许李劈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打算。  

李劈的图谋所有的城都清楚,他在蚕食,他们也清楚,他们等着,李劈蚕食过十到二十城的时候,其它的城就真的联合在一起了。  

可是他们看错了,李劈不动了,就这样的一点也不动,天天上山打猎玩,这让各城都有点发懵,不知道李劈玩的是什么心眼儿,整天的提心吊胆的。  

没事的时候,李劈也和军师田谋,谋士路丙分析关里的事情,十二个太子,抢皇位,最有可能胜出的就是八太子。  

孔琳也是这样说,关里那边的人传信儿来,也是说服了八太子,请关外的兵来协助。  

似乎这样的局面成了定局一样。  

七月,八太子派大臣来了,来说这件事,李劈按照孔琳的意思,谈了很多的条件,谈了三天,其实,这谈条件就是装样子,让八太子放心,他李劈图的就是北方这七十七城,成为北方的一个王,没有其它的图谋,这是孔琳出的计策。  

李劈那狼子野心,这七十七城的人都清楚。  

定于七月二十一号起兵,水路而上,八月初,到达京都城外。  

派兵二十万,都是骑兵,李劈和冬一棍带兵出战,马上船,人上船。  

此去无多路,何年再相见,李劈也清楚。  

八月初到达京都,李劈这酒还没喝上一杯,探兵就跑进来报。  

“八太子死了,昨天夜里被刺杀而死的。”  

李劈大惊。  

“我靠,白忙一气儿。”  

冬一棍傻了半天,拍了一下大腿。  

李劈来的时候,孔琳说了,不管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不用着急,等着,会有人找他的,告诉他下一步怎么办。  

“这可操蛋了,这一路狂奔了十多天,就落了这么一个结果,这八太子也是太不给面儿了。”  

李劈喝酒,心里老大的不爽了。  

“奶奶球的,攻进去算了。”  

这话把冬一棍吓得酒杯都掉地上了。  

“不可,不可。”  

“可不可的,怎么着?”  

李劈瞪着大眼珠子,特么的吓人。  

“哥们,你想…”  

冬一棍吓得都乱叫了。  

“你特么的叫谁哥们呢?”  

“爷爷,爷爷,你别急,我们就二十万兵,是乌璐兵,确实是勇猛,技术上也没有问题,但是才二十万,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是杯水车薪,我们杀进去,那剩下的十一个太子就会抱团,不抱团,我们还有胜算的可能,现在十一位太子,把兵一分,也得有上百万,你想想…”  

“那就这样打道回府?我李劈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  

“那你想怎么样?”  

李劈不说话了,他也不知道怎么样。  

第二天的半夜,一个人来了,兵带进来的。  

“这个人要见你。”  

李劈看了一眼那个人。  

“好了,你们都下去。”  

那个人进来,坐下,看了李劈半天。  

“退兵,这事再议,会有一场大战,十一位太子之战,让他们内耗一段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