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蒙家之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劈看了一眼沈大帅。  

“这钱各城平均,三天内交到你这儿来,那兴城就算了。”  

“明白侯爷。”  

“有不从者,杀。”  

智叟告诉过李劈,慈不做侯,仁不天下。  

“那个用锤子的人,是不是叫蒙飞?”  

“对,是蒙家的后代。”  

“是呀,当年城志上记载,蒙家天下,蒙家有将十八人,功绩显影,可是当年守北方的将军,怕蒙家反了,竟然一夜间,杀掉二百多口人,留下蒙家的后人,无几,今天能请出来,看来也是费了不少口舌吧?”  

“噢,是智叟和初燕请的,我没那个本事。”  

沈大帅要留李劈喝酒,李劈没喝,带着人马回了少城。  

李劈刚进少城,翁三就跑过来了。  

“进酒馆等我。”  

李劈回府,和智叟说了,他的安排。  

“非常好,你也懂得怎么做事了。”  

“那就好,师傅您还多指点。”  

“去吧。”  

李劈和翁三喝酒,蒙飞就站在门外,拎着两个大锤子。  

“侯爷,粮食来了,我北城得多分,还有兵马,你得再给我六万,那是重城,我要得不多吧?”  

“你消息到是灵通,这个没问题,但是钱得出。”  

“这个肯定得出,这是好事,您的决定很英明,明天春天,农民种地,那就多种了,我们也不害怕没粮食了。”  

“春天眼看着就要到了,大域之兵,首战,必定取北城,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我要骑兵一万,还有你门口的那个大傻子,我把三剑中的两剑请到了北城。”  

“两剑,你请到了北城?”  

“对呀,为我所用。”  

李劈没有想到,这翁三真有点能力。  

“那蒙飞不能给你,他是我的护卫大将军,保护我的。”  

“不给也成,我现在只是总兵,其它城的都是将军了,棋城的是大帅。”  

这小子是退而求之,他并没有想要蒙飞之意,这是退而求其次,你想达到什么目的,你就要往高的讲,最后给你的是你想要的。  

“你小子跟爷玩心眼是不?”  

这小子,个子和剑差不多的高,净长心眼了。  

“这个再说。”  

“不行,你不同意,今天我就不走。”  

“好,封你一个将军,去找秋并,让他给你报上去。”  

“谢侯爷。”  

翁三起身就走。  

“蒙飞进来,陪我喝酒。”  

“侯爷,我不敢再和你喝酒了。”  

“你怕了?”  

“智叟交待过了,我跟您,滴酒不能喝。”  

李劈自己喝酒,这翁三把两剑弄到手了,现在北城看来是很重要。  

秋并进来了,坐下。  

“侯爷,那翁三你也给封了一个将军,还没有剑高的将军,真是可笑。”  

“你小看这小子了,躲过我三剑不说,他能把大域两剑弄到他的身边,这说明什么?”  

“是呀,可是怎么看也不像将军的样子。”  

“这事你别多管,你派两个内工过去,给我盯死翁三。”  

“已经派了,每天都有消息传回来,翁三确实是在练兵,也没有其它的动作。”  

沈大帅进来了,秋并起身走了。  

沈大帅坐下,李劈给倒上酒。  

“大帅,你怎么来了?”  

“那翁三找我要骑兵去了,两万?”  

“不对呀,我说的是一万,这小混蛋。”  

“我是一个骑兵都不会给的。”  

“北城现在看来是很重要,我也正要找你说这件事情。”  

“现在看来北城是很重要,但是北城必失,大域之兵必拿下北城,拼着命的,我们到时候,尽量的少损失人马,最后弃城,让大域之兵,一步一步攻城,拖着,让他们的锐气慢慢削减,之后,我们重兵出兵。”  

沈大帅竟然是这样的想法。  

“这个…”  

“如果我们为保北城,损失过大,就得不偿失了。”  

“那翁三非得要骑兵呢?”  

“自己训练去,马我可以给,不过就三千匹。”  

“这事你和翁三讲,关于北城的事情,我再考虑一下。”  

“那您喝着,我去看看初燕去。”  

沈大帅走了,李劈翻着眼睛,看天棚半天。  

他猛的起身,就走,把老板都吓一跳。  

李劈出来,就去找智叟。  

说北城的事情。  

“沈大帅说得没错,按他的来吧。”  

“这丢城弃城,就是丢人丢脸。”  

“这是兵策,你慢慢的学着吧。”  

李劈这心就不甘,但是智叟这样说了,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大域兵抢粮食,看来大域之兵,已经是在动了。  

李劈通知各城,备防。  

第二天,翁三又跑来了,他在棋城找沈大帅,死皮赖脸的就不走,最后沈大帅不见他,他就跑来找侯爷。  

“骑兵我要一万。”  

“你跟沈大帅说两万?”  

“对,要两万,给一万,正是我的目的。”  

“以后少特么的给我玩心眼,骑兵沈大帅说不给,给你三千匹马,自己训。”  

“侯爷…”  

“滚。”  

翁三滚了,他知道李劈的脾气。  

李劈带着蒙飞去兵场,兵场在练兵。  

“蒙飞,我让一百个人跟你打,你觉得可以不?”  

“可以。”  

“但是不能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