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进京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劈问智叟。  

“你去肯定是不行,京是百官百臣,马都只是其中的一个,他在大臣中,末位,不然不会派他来这北方蛮夷之地的。”  

李劈有点懵了,这事真不知道。  

“那怎么办?”  

“八百里加急,每隔一天,派出一次,说大域联兵,因为上次打仗,没有粮食,无粮,来拼命来了,说已经丢八城,丢哪个城,你看着说。”  

“这不是骗子吗?那马都要是知道了…”  

“北方大战,谁敢来?那马都更是不敢来了,放心吧。”  

李劈生来,还真没有说过谎话,更别说骗人了。  

“听师傅的。”  

李劈马上叫来秋并,安排把事情做了。  

他随后自己去了棋城。  

他把查扶苏的事情说了。  

“这事不怪你,初燕也跟我说了。”  

“这事没事,我就说要粮的事情。”  

李劈说了。  

“办法不错。”  

“那八百里加急用的人马,得从你这儿出,不能用仲丘那边的人,我不放心。”  

“侯爷,我明白,放心。”  

李劈安排好后,回少城,刚进城门,那个在城门那儿要饭的,┗ `O′ ┛嗷~~的一嗓子,李劈吓得“我操”,马惊着了,一个抬前蹄,把李劈给掀下去了。  

李劈摔得“吧叽”一声。  

他的马技还是不行。  

李劈气得要发疯,爬起来,拿着剑过去。  

“你瞎喊个屁?”  

“我饿。”  

这要饭的,也是厉害了,不管你是春夏秋冬,就是坐在那儿要饭。  

李劈上去一脚。  

“跟我特么的喝酒去。”  

围着的老百姓都大笑起来。  

这要饭的年纪并不大,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李劈和这个要饭的喝酒,问他。  

“你一直要饭,才二十五六岁吧?”  

“是呀,饭食天下,君不识我呀?”  

这小子竟然是在有点文化,但是李劈没文化。  

“少特么的跟儿犯酸,直说。”  

“这饭天下人吃,都是为了一饱罢了,可是这才能呢,可不是天下人能看到的,没有人知道我的才能,我只能是要饭了。”  

“你比智叟如何呢?”  

“没比。”  

“你不如他吗?”  

“不,是他不如我。”  

李劈大笑起来,这要饭的,真是能吹牛逼。  

他不跟这样的人计较,李劈这是真性情。  

这要饭的也是看出来了,李劈根本就不相信他。  

“侯爷,我会保你做北方霸主,成就北方大业。”  

“我现在不是吗?北方侯,北方我最大。”  

“可是你还是有上面的人管着,我的意思说,没有人管你,你最大。”  

“你让我造反?”  

这小子笑了一下。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上面根本就管不了北方这块方了,为什么呢?没有能力吗?不,是这儿没有油水可捞,这儿还有蛮夷之战,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已经很乱了,需要一个明主出来。”  

李劈瞪大了眼睛,他心想,我特么的原来种田的,有上顿没下顿的,能当侯爷,那祖坟不知道冒了多少次的青烟了。  

“你再胡说,要杀头的。”  

李劈小声说,他知道这后果有多严重。  

“唉,侯爷眼光也如池水之浅呀。”  

要饭的站起来要走。  

“坐下,说。”  

这个要饭的叫万全,这个人就是后来在北方传说中的,智比卧龙,识过宠涓之人。  

“我可以当你军师。”  

“我有了。”  

“智叟是你的师傅,他毕竟年纪也是大了,总得有一个接班人,我可以认他为老师。”  

“你高看你自己了,我的师傅不会认你当学生的。”  

“这事我自己能办。”  

“如果你能当我师傅的学生,我就让你当这个军师。”  

“好,就这么定了。”  

万全把酒干了,走了。  

李劈瞪着眼睛,想了半天,骂了一句。  

这喝顿酒给自己找了一个爷。  

秋并跑进来。  

“侯爷,棋城的内工来了。”  

“让他进来。”  

棋城的内工进来了,小声说。  

“八百里加急,已经第六次了,马都接了一次,说不报,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沈大帅的意思,看来那边是弃之不管了,沈大帅让您拿主意。”  

李劈摆了一下手。  

“去棋城。”  

棋城,李劈和沈大帅说着这件事情。  

看来那马都是不管了,也不报。  

他担心的事情,恐怕就是那几车的东西。  

“我过去,沈大帅跟着我去。”  

“好。”  

两个人带着一百精兵,往京都去了,来回的一个多月。  

这李劈和沈大帅到了京都。  

两个人连门都没有进去。  

他们住在旅店里。  

李劈感觉到不对劲儿了,怎么着他也是北方侯呀!连门都不让进去,这也说不过去呀!  

晚上,马都来了,一个人进来了,没有动静,把他们两个吓了一跳。  

“马都。”  

李劈站起来看着马都。  

“北方侯,不召你进京都,你私自来,那是大罪。”  

“你少特么的跟我扯犊子。”  

马都直瞪眼睛。  

“你瞪个屁?北方已失八城,再这样下去,北方那还能保住了吗?他们到时候一过关,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