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池塘风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刘青体内的灵力,打入到黄杨树之中。  

刘青清晰无比的看到,这棵原本还半死不活的黄杨树,竟然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恢复着原来的姿态!  

那些枯死的枝丫旁边,又重新长出了新的枝条和叶子!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这棵小叶黄杨,便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一阵风儿吹过,黄杨树的枝头,迎风摇摆,仿佛在向刘青说声谢谢!  

见此一幕,刘青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抹微笑,心道:这青木诀的法术,果然是厉害,看来以后,我能当个植物专家了。  

“儿子,开饭喽。”这时,从灶屋门口,传来了老爸的声音。  

“好嘞~我肚子早就饿的咕噜直响了。”刘青一边说着,一边朝灶屋走了过去。  

午饭十分的丰盛,有爆炒麻辣黄鳝肉,青椒木耳,还有黄鳝白米粥,山里人的生活,都是原生态,虽然简简单单,但最起码绿色健康。  

“老爸,咱家院子后面的小池塘,我想把它给利用起来。”刘青喝着香喷喷的黄鳝白米粥,朝父亲刘大国说道。  

“儿子,院子后面那个小池塘,也就巴掌大小,能干啥?”刘大国有些诧异道。  

“我打算到镇上买几十只鸭苗,放到小池塘里养,只需在旁边搭个鸭棚就行了。”刘青笑着回答道。  

“啥?养鸭子啊?儿子,你说的给老爸找事情做,原来就是打算让老爸我养鸭子啊?”听完刘青的一番话后,刘大国微微吃惊道。  

“没错,只不过,养鸭子只是个开始,老爸,你这回就听儿子一次,我总不可能坑爹吧,嘿嘿~。”刘青嘿嘿一笑,道。  

“坑爹倒是不会,老爸相信你,不过嘛,鸭子也需要生长周期的,搞不好还会发生瘟疫,老爸虽说是个农民,但对于养鸭子,却并不专业啊。”刘大国用手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皱着眉头道。  

“是啊,儿子,你没听电视上讲吗,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再说了,你让你爸养鸭子,是打算让它下蛋,还是卖成品鸭?”这时,一旁的老妈李桂芬,也开口说道。  

此刻,见老爸老妈两个人,对于养鸭子这件事情,都不太看好,刘青便耐心的朝他们解释道:  

“爸,妈,你们二老就放心好了,没有把握的事情,儿子是绝对不会做的,鸭子既可以下蛋,也能当成品鸭卖,到时候我来负责销售。”  

见刘青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刘大国夫妇二人,也不再说什么,对于儿子的事业,当父母的,自然是全力。  

吃过午饭后。  

刘青搭乘城乡公共汽车,来到了镇上。  

既然已经答应了老爸,让他养鸭子,那就得行动起来才行。  

刘青先是找到了一家摩托车行,花五百块钱,买了一辆二手的国产豪爵125摩托车。  

之所以买豪爵这个牌子,是因为刘青小时候在电视上,曾看到四大天王黎明拍的摩托。  

时至今日,刘青都还清楚的记得,那句经典的台词:想到做到,豪爵钻豹!  

没错,话糙理不糙,拼一拼,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刘青骑着这辆二手的摩托车,找人用电焊,焊了两个铁筐子,跨在摩托车后座两边。  

随后,在镇上的一家禽类种苗厂,买了一百只鸭苗,两袋鸭饲料,以及十几个饮水壶和料槽,刘青便高高兴兴,哼着小曲,返回了刘家洼村。  

而当刘青到家中后,父亲刘大国,已经开始在院子后面的池塘旁边,搭建鸭棚了。  

鸭棚的构造比较简单,用砖头,石棉瓦垒成鸭舍,离地几十公分高,能遮风挡雨就行。  

“儿子,看老爸的手艺还行吧,这鸭舍弄的怎么样?”刘大国看到儿子归来,笑着问道。  

“嗯,不赖!老爸是干泥瓦匠的,这鸭棚对于你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啦。”刘青朝父亲夸赞道。  

“等鸭舍一盖好,你明天就可以去镇上,买些鸭苗放进池塘里了。”刘大国道。  

“老爸,鸭苗鸭饲料我已经都买回来了,就在咱们加院子里呢。”刘青笑着道。  

“真的吗?儿子,你这办事的效率,也太快了,也是随老爸的脾气,急性子。”听完刘青的话后,刘大国笑呵呵的说道。  

父子二人,齐心协力,一个多小时后,便将鸭舍给弄好了。  

刘青从院子里骑着摩托车,将小鸭子带到了池塘旁边。  

“儿子,啥时候学会骑摩托车了?这摩托,借的谁的啊?”刘大国从来没有见儿子骑过摩托车,于是,便有些好奇的问道。  

“老爸,这摩托车是我花五百块钱,从镇山买的二手的,开摩托跟骑自行车差不多,要不,你上来骑骑?”刘青将小鸭子从摩托车上搬下来,笑着朝父亲说道。  

“我可不敢骑,老胳膊老腿的,再把大牙摔掉多难看,老爸还是帮你把小鸭子赶下水吧。”刘大国摆了摆手道。  

于是,刘青便和父亲,把这一百只的鸭苗,全部倾倒入了池塘之中。  

望着毛茸茸的小鸭子,在水中嬉戏觅食,刘青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朝父亲说道:  

“老爸,这些小鸭子,就交给你来照料了,等过一段时间,这些鸭子就能帮你赚钱了。”  

岂料,刘青的话音才刚落下。  

只听见“噗通~!”一声,池塘里不知被谁扔进了一块砖头,溅起了大片水花,吓得小鸭子们惊慌逃窜。  

紧接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