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父子矛盾(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贾访一句话,瞬间让原本的安静变的更加安静!  

此话的言外之意无疑就是对贾诩那苟且保命的本事不屑一顾,这样的言语冲撞父亲,是极其失礼的。  

虽然少年对父母的逆反心理都是存在,但此时的贾访并不应该这样的。  

除非他心中有怨气!  

刹那间,贾穆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但此时也顾不得那么许多,而是目光瞪向贾访,厉声呵斥道:“放肆!阿访休得胡言!”  

而此时,上首位的贾诩神情却是丝毫不动,只是默默的看着贾访,仿佛这一切他都预料到,又似乎他本就是这处变不惊的人。  

摆断想要继续呵斥他的贾穆,贾诩目光淡然的看着贾访,“阿访有何想法尽管说出来便是!”  

此刻,贾访也已经没有再饮着茶水了,而是昂首抬头直视着贾诩,面对他和煦的面容,贾访神情并没有丝毫的波动,仿佛内心有股信念在让他坚挺着。  

看着他的模样,贾穆也不由心中下凝重,这样的贾访显然是对贾诩积怨已久了。  

缓缓出列,再次来到厅堂之中,贾访先是向着贾诩拱手躬身作揖深深一礼,随后又自己长身跪在地上。  

昂首挺胸的看向贾诩,“儿子贾访出言冒犯父亲,自知不孝,但有些还藏在心里多年,实在不吐不快!”  

瞧着他认真的眼神,贾穆知道,恐怕今日贾访是要将贾诩作为父亲的失职,从他的角度完完全全的道出来了。  

“阿访,有些事情并不是你认为的那样,你所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  

贾穆强自出言,他还是想要试图劝说一下贾访。  

只是这个时候他却发现贾访已经没有再理会他,而是一直一眨不眨的盯着贾诩。  

幽幽叹了一口气,贾穆此刻也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起身吧,有什么事情大可说出来,今日你我父子交心,皆可畅所欲言。”嘴角微微弯起和煦的笑容,贾诩轻轻抬了抬手,语气稳重道。  

“孩儿就不起了!”贾访其实为人执拗,“儿今日之所如此说,只是想问父亲一句,是否尽到了父亲的职责!”  

没等贾诩回答,贾访已经自顾说了起来,“孩儿出生您不在身边,孩儿成长您不在身边,孩儿受难您又不在身边!举世皆知贾文和才智无双,可独独我却毫无体会!”  

“嘭!”的一声,一个头重重的扣在地上,说道最后,贾访声音已经开始哽咽,不知道是伤心还是埋怨,或者是悲伤。  

而此刻,整个厅堂内除了贾访不断的抽噎声,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贾穆有些难受。其实他比贾访稍微好一些,他是长子,童年贾诩倒还是时长会同他玩耍的,只是贾访的记忆里,恐怕没有这一段。  

而等到贾访开始记事的时候,贾诩又开始为功名生计而奔波,很少有闲暇能够照顾到他们。  

之后,贾玑出生了,那些因为劳碌而积攒的父爱又转嫁到了贾玑的身上,幼子都是受宠溺的。  

而这中间又有什么人关心过贾访的心情,贾穆知道,幼年事情除了他,贾玑很少愿意与别人交往,因为他不想也不愿意。  

然而所有的这些怨念在贾诩离开华阴奔赴宛城后,彻底在贾访的心中扎下了根。  

或许现在贾访可以自食其力了,又或许他只是想吐露一下心生,所以今日他当着贾诩的面堂堂正正的说了出来。  

厅堂内长久的陷入静默,贾诩知道,贾访之所以会有这股怨气,确实是一直以来,自己疏忽了他,长子与幼子其实都还可以。  

唯独这中子,贾诩竟有些无法反驳!  

幽幽叹了口气,贾诩缓缓起身,上前将贾访扶起。默默的端详了一阵,勉励的拍了拍他的臂膀。  

欣慰的看着贾访,不经意间自己从未注意的中子,如今已经长的人高马大了!  

若不是这半年来,长子变化决心自己闯荡,或许贾访还是那个守在家中,听从父母之命的少年郎。  

再次叹了口气,贾诩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  

此时,贾访也已经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整个厅堂再一次陷入了宁静。  

很久很久,随着贾诩重重的叹出一口气后,他终于开口了。  

“少年时期,我跟随老师学习兵法,经书,也曾满怀雄心壮志,报效朝廷,只是后来屡次碰壁后,才让我明白,在这个时代,世家永远是世家,要数代人的经营与积累。  

而董仲颖的事情更是让我看的明白,即便你手握天下重权,位极人臣,但若是家世没有被认可,就很难传承下去。所以我一直在四处飘荡,就是想让武威贾家,更上一层。”  

洒脱的摆了摆衣袖,“显然,现在的我已经接近了。而接下来就是稳固贾家的根基,将他不断深化绵延下去。我原以为这将是今后一生所要继续的事情!”  

目光幽幽看向贾穆,贾诩又叹息,“可惜!你们改变了我,改变了整个贾家的走向!我也不知是什么影响到了你们,但是你们的选择,无疑是决定将来贾家走向的选择!  

所以,我不得不,为你们的选择而改变我的人生。因为我别无他选,你们是我贾文和之子,也是武威贾家的将来!”  

轻幽平稳的述说着,贾诩神态情绪一直稳定,并没表现出怎样的波动。  

而在他述说的过程中,贾穆与贾访一直都只是低着头。默默的聆听着他的说法,有时候,人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