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动之以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头冠缨盔,胯下骏马,身披长袍,青年将领意气风发的擎着马缰,矗立于城关之下。  

城关上,贾穆盯着下方看了良久,扭头谓胡封道:“关下乃何人?”  

“大司马之侄,李暹。应是奉命率领兵马前来支援李式的。”  

“待会你知道怎么说么?”目光紧盯着胡封,贾穆面色认真。从李式阵亡回来之后,贾穆已经与胡封私下会晤了数次。  

两人都明白,这件事必须要找个顶罪的人,依照贾穆原先的计划,那个人就是郭汜。然而其中,诸多细节还是要细心磋商的。  

默默的看向贾穆点了点头,胡封这几日已经伙同贾穆将能想到的可能都筹算了一遍。  

虽然他也曾经怀疑过是贾穆杀死了李式,但他没有证据,而且即便告知李傕,到最后可能怒火还是要降临到自己身上。与其一人从中周旋,倒不如伙同贾穆一起。  

至少贾穆还有他爹贾诩支撑,想来并不会轻易被人弄死。所以当杨修数次引诱他说出当日情形时,胡封都没有理会他。  

或许武将天生就不愿同士子玩心思。  

在贾穆的率领下,众人一同下了城关,打开城门迎接李暹。毕竟李式此事终究还是要面对的。  

百无聊赖的端坐在马背上,李暹心中暗自嘀咕起来。李式的谱越来越大了,竟让自己等这么久。  

关门缓缓打开,胡封同贾穆一同出来。  

左右没瞧见李式的身影,李暹面色瞬间冷郁,盯着胡封便问道:“李式人在何处?某奉大司马之命前来,他竟不愿出城相迎么?”  

“中郎将稍安勿躁,还请你先行随我等入关再说。”  

面色悄然变幻,李暹瞥了眼胡封身旁的贾穆,继续瓮声道:“怎么?李式还担心某夺权?”  

“万事还是要入了关才能说得开!”当下,胡封赔笑。  

“哼!”冷哼一声,李暹没做他想,简单交代了几句之后,便领着数个扈从一起随胡封入关了。  

面露不悦,李暹与胡封同行,嘴上也不由嘟囔道:“李式如今成了主将,不曾想竟与吾也摆了谱,昔日若不是某领他从军,哪里会有他如今的分光!”  

胡封不说话,李暹与李式乃堂兄弟,二人互相间也算熟稔。瞧了眼一旁,默不作声却并列同行的贾穆,李暹微微蹙眉,不动声色问向胡封道。  

“身旁这位不知哪家公子?”在他想来,贾穆胆敢与自己二人并行,那说明他的身份非富即贵。  

“哦!此乃宣义将军贾公长子,贾穆!”  

闻言眼角轻微一颤,李暹面露恍然朝着贾穆道:“原来阁下就是文和公之子,在下李暹!”  

拱手抱拳,贾穆与其微笑一礼,亦脱口道:“李中郎将久随大司马征战,往后穆有不明之事,怕还少不得讨教与你!”  

“好说,好说。”微笑着颔首应允。李暹自弘农来时便受了李傕的吩咐,详细摸一摸这贾穆的底子,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才华。  

当下,李暹也接着这个热乎劲,问道:“早便听闻贾公子旬日破了华阴士子案,原先暹尚且不信,此时一见,怕是真如传言那般。”  

悄然眼眸紧盯着贾穆,李暹追着陈述道:“贾公子一眼便瞧出了其中真伪了?”  

语气上扬,眼神灼灼,显然李暹的话中包涵了询问之意。  

“呵呵!”面容轻笑,贾穆自然转圜道:“那案子穆也是碰巧试探,不想士子心急,当场便自己招认了,说来也省去了不少麻烦。”  

接着贾穆又搅和道:“此事说来话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待日后得了空闲,穆再详细说与你听。”  

点着头,李暹闻听着贾穆解释的同时,眸光已经在关内扫视起来。虽然关内还是很往常没有多大区别,但旗杆上的白帆以及来往素布抹额的兵士,让李暹隐隐感觉到一丝怪异。  

心下微沉,即便李暹再怎么不愿去想,但这满城的素缟也让他不得不将其与李式联系起来。  

脚步逐渐加快,直奔署衙大堂而去,扫眼瞧见贾穆、胡封尽皆面露凝重之时,李暹心中惊颤,数个跨步跃进厅堂。  

当中一个大大的素白奠字直直的扎进李暹的眼眸,瞳孔骤聚,不敢相信的指着前方,李暹扭头朝着胡封大喝。  

“这是何人灵堂?这里面躺着是谁!!”  

不待胡封回答,李暹早已惊慌失措的奔来了过去,一把掀开棺盖。瞧着里面的青年,李暹瞬间呆滞,茫然的向后退了数步。  

口中不断呢喃:“不可能!不可能!”  

“绝不可能!”一把抓住胡封的衣襟,李暹疯狂嘶吼:“胡封!你是如何照看李式!”  

当即,低垂头颅,胡封面露悔恨:“属下该死。没有照看好少将军!”  

不似贾穆,他与李暹久在李傕麾下,他们是深知李式对于李傕的重要性的。且不说李式乃李傕唯一继承人,仅李傕妻对于独子李式额围护,就已经把李式惯的目中无人了!  

如今,李式死了,没有人能够担得起这样的罪责!  

“没用了!没用了!”缓缓摇摆着脑袋,李暹仿佛没有听见胡封的解释,自顾朝外走着,口中亦不断呢喃道:“你们都得陪葬!都得死!”  

目光瞬间盯向门扉处的郝昭,时刻注意形势的郝昭自然瞬间捕捉到贾穆的意思。  

悄然侧身,挡住了李暹的去路。  

感觉面前被人挡住了,李暹方才缓缓抬头,对上面前握兵贯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