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临阵心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声音中没有夹带着丝毫的情感,隐隐还潜藏着几分压抑的怒气。  

贾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之前郝昭已经诈过他一次了,所以眼下他才会显露的这般恼羞成怒。  

“阁下以为某在骗你么?”紧张的情绪下,贾穆努力稳住心神强自镇定。  

“哼哼。”阴眯着眼眸看向贾穆,王方没有丝毫的感情,“很有心术的小子!”单手摆动了一下手中的大刀,王方瞧了一眼贾穆,“不过任凭你巧舌如簧今日,怕只能死在这里!”  

“某不惧一死。”深吸一口气,贾穆依旧肃穆:“只是我方才所言句句属实!在下只不过蝼蚁之命,生死与阁下无丝毫影响,然阁下多耽搁片刻便多一份危险!”  

眼睛紧紧的盯着王方的瞳眸,心脏不停的加速跳动着,贾穆在赌一个心理战术。  

默默的盯着贾穆,王方还在犹豫,然而下一刻,突然从卒指着远处高声喝道:“将军,你看前方!”  

随着从卒手指的方向,一股烟尘冲天而上!  

当即,王方面色大惊,多少人马才能溅起如此烟尘!  

“将军,左侧也有!”  

“右侧也有!”  

随着众人抬头,猛然间贾穆身后的丛林外,左右中三个方位尽皆是尘土漫天。这一刻,终于所有的流寇都开始惊慌起来。  

惊疑不定的看着远处天空的烟尘,听着渐渐清晰的马蹄声,王方再次盯向贾穆,想要分辨真伪。  

然而神情毫无波动的贾穆,终究让王方败下了阵来。此刻的他,深信不疑胡封已经反水企图三面围杀他的事实了。  

深深的看了贾穆一眼,王方当即大喝一声:“撤!”  

随后头也不回的拨马疾驰而去。  

瞧着远远不见踪影的王方,贾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他赌赢了!  

“伯肃,难道胡封当真要围杀这群流寇?”当下,郝昭面色困惑连忙询问道。  

没等贾穆说话,丛林外便传来了阵阵清晰的马蹄声。扭头看过去,贾逵却是表情一阵,错愕道:“彦龙!”  

“回禀司马!孙资等三百骑卒愿与司马同进退!”当下,孙资拱手轰然吼道。  

“愿与司马同进退!”三百铁骨铮铮的西凉汉子亦是同时震声吼道!  

瞧着一众面色肃重的汉子,贾穆嘴角微微的露出了笑意,他赌对了!  

方才之所以在众人前说那么一大段话,就是为了这一刻做准备的。或者说是心理上的群情反向激励,就是用舍小我成大我的隐性催化,尤其是在军队中,这样的激励往往能激发出一群视死如归的豪迈战士!  

这也是临阵撤军许多主将选择亲自断后的原因,笼络人心,激发共鸣!  

显然,贾穆的这一招奏效了。  

在其率领五十弓骑手反身救援郝昭之后,一众留下来的三百西凉汉子尽皆沉默了,而身处其中的孙资也明显感受到那时爆发之前的酝酿!  

终于在良久的酝酿与沉淀之后,以前受过贾穆恩惠或和郝昭感情深厚的兵卒,爆发了。  

他们就像一根导火索一样,瞬间引燃了所有人的热血,那种老秦人的袍泽情怀,那种临阵退缩的羞耻之感!瞬间激勇上头!  

最终在一众三百悍卒的嚷嚷下,孙资领着他们前来救援贾穆等人。  

而孙资也是熟读兵书的人,自然临阵兵马不及,只能取以奇策辅之,于是孙资兵分三部,用扬尘高空来成功迷惑住了对方。  

抬手示意孙资众人不必多礼,当下,贾穆拱手抱拳朗声道:“今日贾穆多谢诸位忠义相随,日后但凡穆一息尚存,绝不抛弃任何一位弟兄!”  

闻言,郝昭顿时血气上涌,当即抱拳轰然吼道:“昭愿誓死追随司马!”  

“吾等誓死追随司马!”四百悍卒当即尽皆轰然抱拳!  

这一刻,孙资、贾逵互相对视一眼,他们终于看出了贾穆的与众不同。  

人心!  

得人心者,大业可期!  

收拾一番心情,贾穆迅速安排众人开始撤退。方才一时激动,四百悍卒吼声震天,难保王方不派人回来再看看情形,眼下迅速撤退才是重中之重。  

在各自屯率的引领下,众兵卒开始有效的向潼关奔去。  

途中,不知情况的贾逵、孙资,自然向郝昭询问情况,于是郝昭也将情况与二人描述了一番。末了,郝昭看向贾穆道:“司马,此番回城此事如何向李式回禀!”  

单手微微抬起,贾穆面色冷静,沉声道:“胡封之事,只字不可提!”  

“这!”瞬间,三人面面相觑,各自思量了起来。  

扭头看向贾逵与郝昭,贾穆沉声道:“此外严令麾下兵卒,今日林中之事,半字不可透露,否则军法从事!”  

闻言,三人默默对视一眼,便不再说话了。  

这边贾穆率领着麾下众人迅速撤离时,先一步落荒而逃的王方已经抵达了山中大寨!  

“砰!”的一声愤怒锤击着身前的案几,王方怒目圆瞪,震声呵斥道:“胡封这个废物!计划有变居然不提前向我告知!”  

就在方才回归山寨之时,王方迎面碰见了前来送信的胡封内从,将情况了解清楚后。王方随即伙同刚刚抵达的伍习所部,将那传信小厮狠狠收拾了一顿。  

捏着颌下的山羊胡,伍习消瘦的脸颊上,一双黑眸来回滚动数下后,瞧了眼一脸愤怒的王方,安慰道:“将军也莫要动怒,此番不也是并未折损兵将么?”  

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