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刺客胡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桃林塞即后世的潼关,当初诸侯攻董,董卓迁都长安之后。  

因其桃林塞北临黄河,南踞山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所以在此屯兵,控扼关中。  

左手擒着马缰,右手提着大刀,抬头看着前方高绝的崖壁。王方向地上啐了一口,轻蔑的盯着关隘。  

当年李傕郭汜从贾诩之议,从山东反攻到长安时。若王方与樊稠、李蒙等董卓余部助力,也不会使王允轻易就范。  

却不想,之后李傕郭汜揽权,樊稠、李蒙被胡封席上刺死,王方无奈只得领残兵流落在外。  

无根之萍的日子,王方受够了,于是趁着李式西去之际,王方想要夺取桃林塞以为资本。  

“渠帅,这一次他们会中计么?”时下,一名守在王方身侧的汉子出声询问。  

“静观其变。”面色淡漠的盯着潼关下,王方也是心下强迫自己镇定。  

原先李傕郭汜反目之时,他便想着要从中去利,只是彼时二人势大,王方千余部众决然搅不动丝毫风浪。  

而如今,李傕、郭汜众叛亲离,张济、杨奉等俱已不在,且前番数次内外争战,二人早已伤了和气。于是王方才想着抓住这次李式西去的机会,联合郭汜一举夺下潼关。  

“派去和郭阿多联系的人回来了么?”颠了颠手中的大刀,王方阴鸷的扫了眼关楼上李字大旗,问道。  

“回了!”端坐与王方身侧,方才问话的汉子回答道:“郭汜明面上将我等回绝了,估计是不想与李傕闹翻。”顿了顿继续道:“不过其麾下校尉伍习,事后有所接触。”  

“什么条件?”  

“没说!”摇了摇头,汉子想了想:“看他的样子好像郭汜并不知晓。”  

皱起眉头斜了说话汉子一眼,王方幽幽,道:“让人把他的底细摸一摸,这种人难说。”  

说话间,关下再次出现的流寇骑卒已叫嚣着逼近了关口,袒胸露乳朝着关上辱骂。  

关楼上,胡封狠狠的锤了下城墙,不顾众人的阻拦,骂骂咧咧就要冲下去,率兵给他们一个教训。李式西去,关隘虽交于胡封镇守,众校尉却各握兵权,见状自是连忙阻拦。  

“胡校尉,贼寇势大,眼下你为本关主将,切不可轻易出城冒险呐!”  

话音落下,胡封当即面色青黑,抄起身侧的大刀沉着脸就往下走,一众校尉谁也阻拦不住。胡封长久受李式压制,使得眼下这群校尉隐隐都开始瞧不上他了!  

这叫胡封如何能忍!点齐四百骑兵,胡封一马当先冲出了关去。  

“贼子猖狂,数次犯关,可敢与我一战!”眸中带火,胡封举着大刀嘶吼着便追了上去,仿佛压抑已久的怒火在这一刻,彻底的释放了。  

当初,李傕忌惮樊稠兵势,让胡封假意宴请他们而后席上行刺杀之事。而如此危险大事,功成之后胡封却只得了校尉的职务。而李式凭借血缘关系,出仕便为中郎将。  

终究还亲疏有别,万事还需靠自己!  

瞧见胡封率兵冲出了关外,一直窥伺于一旁的王方顿时眸光一闪,架起手中大刀,二话不说策马便追了过去。  

随着王方移动,关塞下阒乡附近的数股流寇也随之而动,纷纷向预先设计好的地方围拢了过去。那里正是王方预先在丛林深处设伏的地方。  

追着流寇的烟尘,胡封一直尾随穿过一片山林。终究胡封还是心有防范的,方才他自己一时火气,难以压制,也只是见流寇兵少才敢冲出来。  

然而越过丛林之后,胡封就明显的感觉到气氛变的诡异起来。渐渐放缓马蹄,胡封环顾四周安静的丛林空地,震声喝道:“何处鼠辈!用此阴谋诡计诳某出关!”  

随着震喝而出,声音在林间兀自回荡开口。周围林内渐渐开始出了声响,稀稀疏疏千余骑卒策马而出,瞬间将胡封周边围拢的水泄不通。  

面色大惊,胡封犹疑不定的不断逡视着,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王方的身上,眉头轻蹙,胡封凝声道:“王方?”  

微笑的颔首,王方淡然的看向胡封,:“胡校尉,别来无恙!”  

强自压住心中的震惊,王方其人,胡封原先也见过,然而此时再次遇见,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你居然还没有死?”  

“哈哈!”闻言,王方笑容爽朗洒脱:“承蒙上苍庇佑,王方侥幸活了下来!”  

目光在王方周边逡视片刻,胡封试探道:“你若想归顺朝廷,封可替你向大司马引荐!”  

“哦?不想胡校尉当真重感情呢!”嘴角微微勾起弧度,王方幽幽嘲讽道:“胡校尉身为李稚然之甥,昔日便立了功勋,如今也堪堪校尉而已。又如何能保我富贵呢?”  

面色冷漠的盯着王方,相比于刚才的冲动,此时的胡封明显冷静了许多:“那你今日引我来此想要为何?”  

“很简单!”飒然一笑,王方嘴角挂着笑容道:“如今天下浊浊,强者拥兵自重,弱者退位让贤。似胡校尉这般勇武者,难不成甘愿一辈子遭人打压?”  

心弦一崩,胡封眯眸冷声道:“什么意思?”  

“哈哈哈!胡校尉乃聪明人,有些话何须点破!”话音落下,人群之后一人缓缓策马而出。不算壮硕的身板上一张矍瘦的脸,那一抹羊角胡,却是格外的显眼。  

眸中亮光一闪,王方盯着来人,仅这副样貌,就让他心下有了底,此类奸猾。  

树林间,胡封被王方用计困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