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被迫入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半身倚着身后的扶椅,单手置在案上缓缓的敲打着,段煨面无表情的盯着贾穆。  

躬身沉默许久,贾穆并没有抬头,低声道:“将军所命,穆义不容辞。”顿了顿,又道:“不知帐外二人将军欲如何处置?”  

蓦然停下敲击的手指,段煨盯着贾穆,“你觉得帐外两人可用?”  

并没有回答,段煨不置可否反问,伴随着瞳眸中的意味深长。  

“二人本无大过,无须杀之。”拱手稳声回答,贾穆声音中不掺杂丝毫情绪。  

自始至终,都回答的滴水不漏。嘴角微勾,段煨饶有兴趣的再次端瞧了一会贾穆。  

“你若想用,自行降服便可。”听不出任何感情的回答后,段煨就继续俯首自顾看起了案上的舆图了。  

躬身拱手作揖,“小子告退!”贾穆缓缓退出大帐。  

退步至帐门,贾穆方才转身离去,只留下案几后悄然抬起头看其远去背影若有所思的段煨。  

而此时贾逵、孙资二人正焦急的矗立在帐外。瞧见贾穆出来,还未开口询问,便一把被贾穆抓住拖着向营外走去。二人见状,互相对视一眼亦不再多言。  

“吾观伯肃面露难色,可是遇到何棘事?”出了军营,贾逵当即问道。  

深吸一口气,是时候考验演技了。当下,贾穆面色凝重道:“段煨确实是为了庇佑我。”  

闻言,贾逵当即长舒一口气,随即面露疑惑道:“那伯肃为何?”  

慎重的盯着贾逵、孙资看了一眼,贾穆沉声:“他想杀了两位灭口!”  

豁然心惊,贾逵、孙资神情惊疑不定,悄然对视,随即轻声问道:“那伯肃这是~”  

“梁道与彦龙皆乃当今才俊!”贾穆义正言辞肃声道:“他段忠明不知,我又怎肯会屈从与他!”  

“如此岂不是连累了伯肃?”  

“无妨。”贾穆摆摆手,明显表情一窒,佯作牵强道:“只是免我北部尉职务罢了!”  

面色一板,孙资是明眼人,显然他瞧出了贾穆的异样,“伯肃若以吾等为友,便如实相告!”  

瞧着孙资严肃的表情,贾穆也只得叹了口气,幽幽道:“段煨令我城外从军!”  

“什么!”面色同时惊变,贾逵、孙资同时震惊。从去岁开始,李傕、郭汜后悔放走天子之后,这弘农之地就已然战乱不休了。  

从天子车架出洛阳,先是华阴杨定与段煨大战,后是弘农李傕郭汜击败董承、杨奉,接着杨奉又邀请白波贼李乐、韩暹、胡才及匈奴右贤王去卑一同击溃李傕郭汜。方才渡河,前往河东,为河内太守张扬所护佑。  

如此混乱的战局时刻,将贾穆推至军营,这分明是让他去送死么!  

眼眸中瞳眸来回滚动数下,孙资凝重,良久,幽声出言道:“只怕段煨这一步是想利用伯肃,来节制南阳的小张将军甚至文和公!”  

兀自沉默,贾逵是聪明人,孙资想到了他自然也明白。当下,二人皆是表情凝重。  

见此,贾穆知道机会来了,面上却傲气道:“我自幼熟读兵书,领军乃梦想尔。若无人相助,我自行便是,大不了马革裹尸!”  

说者虽是豪气干云,闻着却是意味深长。  

贾穆为何会被投送军中,还不是为了保他们二人?  

本来他二人不相助若贾穆理解却也无妨,可听贾穆这刺耳的话。分明是讥讽他贾梁道没有这个胆量啊!  

性情刚烈的如贾逵如何忍受得了?  

当下,孙资一听便要坏事。还未带出言,贾逵已然脱口而出。  

“伯肃此言何意?难道认为我二人不知恩义?不守君子德行?”  

“你此言待要如何?”表情佯装差异,贾穆侧首反问道。  

“行伍之阵有何可惧!大不了我二人与你同行便是?”  

“梁道不曾玩笑?”面色认真,贾穆追问。  

“有何玩笑?”豁然圆眸,贾逵回瞪贾穆,嗡声道:“大丈夫重诺守信,自不受人欺辱!”  

孙资还没来得及开口,贾逵已然将话说死了。显然贾逵认为贾穆不但觉得他本事不行,还贪生怕死。  

然而当真如此?  

瞧着贾穆眉眼含笑,孙资便知道上当了。然而为时已晚,约定了碰面的时间、地点,三人便分开了。  

回到贾府后,贾穆将事情简单与贾氏述说后,情知他有此志,叮嘱番万事小心,便让他去看望弟弟了。通过最近贾穆的言行,贾氏感觉到他在不断探寻出路,缺乏安全感。  

辞别的贾氏,刚迈出厅堂,贾访就似狗皮膏药一样沾了上来。  

看着贾穆,脸上一副我懂你的表情,道:“大兄放心,昨夜你彻夜未归之事,我只字未向阿母提及。”说完,还挺了挺肩膀,眼巴巴的瞅着贾穆,一副你快夸我的表情。  

扫了他一眼,贾穆不由露出了笑容,点点头道:“嗯。阿母方才问我,我告诉了他我同你交代过这事的。”  

“啊?你怎么可以这样?”瞬间器宇轩昂的贾访就仿佛一只斗败了的小公鸡,颓丧了下来,嘟囔道:“阿母,回头肯定要罚我了。”  

悠的嘴角勾笑,贾穆顺势踢了他一脚,朗声道:“逗你呢!我与阿母解释过了,她不会找你的。”  

“嘿!”悠的龇起一口大白牙,贾访挠着后脑勺,又傻呵呵的笑了起来。  

无奈的摇了摇头,贾穆也是一阵无语。随后面色一肃,凝声道:“我明天起要去城外军营供职了,有几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