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平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营地的粮食烧掉,其他几个营地的粮草可没有被烧掉,而且在后边锻兵重镇中也储存着大量的粮草。  

说起锻兵重镇,李相就想到那些被马家将领杀掉的工匠,那些工匠随便拉出一个都能自己开店人,就那样被马家将领杀掉。  

这些人要是还在,西凉也不需要大老远的从西北那边运输武器,铠甲过来。  

“报!”一个斥候大步跑进来,看到李相双手抱拳行礼:“主公,斥候那边抓到一个人,他说他家老爷愿意打开黑水县城大门,让我军杀到城中!”  

“这是想要投靠我吗”李相轻笑一下,心中却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说相信对方。  

黑水县城,他现在要是真的想要拿下来的话,又不是不能拿下来,他只是在等后边的援军到来。  

暗黑世界赶来的援军快要到了,还有从草原上调动的三万草原骑兵。  

西凉西凉数量到现在也就只有五万人,三万西凉铁骑,五千飞熊军,两万西凉轻骑兵,五千重骑兵。  

现在轻骑兵和重骑兵都在北方,其他几个军团到也有骑兵,可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用途,李相虽能调动那些骑兵到这边战场,可他不会这样做。  

五大军团的部队,他们的统领是五个将领,现在五个军团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西方世界,关外,暗黑世界,北方凶兽,唯一有空的李水,他收下就一千重骑骑兵,已经用到保护运输线上。  

所以,李相跟第九军团那边商量了一下,从第九军团那边调动三万草原骑兵。  

草原骑兵很好招募,只要李相发一下话,瞬间能招募起几十万草原,但是战斗力那就很难说了。  

草原骑兵基本上没有什么护甲,在面对没有对付战马工具步兵他们打,但是面对大乾那种长枪阵,来再多的草原骑兵,大乾军队都能挡下。  

要是骑兵无敌的话,草原也不会败在大乾手中,哪怕现在大乾内忧外患,李镇坐拥北地依旧能挡住草原,还让草原人无暇顾及其他地方,全力对方大乾北军。  

草原骑兵大概在一个月之后赶到,那个时候就是他对张掖郡城发起这总攻的时候。  

很快士兵将人带到大帐中,一个中年人,看起来平时养尊处优,有点小肚子。  

中年人看到李相,立马跪下:“草民,龙郑武,见过刺史大人!”  

“起来吧!听说你家老爷您为我打开黑水县城大门”  

李相随意的问。  

龙郑武恭敬的道:“我家老爷是黑水县城一个矿商,家中平时就养着百来个好手。  

本来这百来人不算什么,在黑水县城中其他家族,每个家族中都有几百个护卫,前些天,马家大军离开,城中各大家族的人纷纷跟着大军离开。  

我家老爷因为与城主恶交,平时又与一些家族有矿上的矛盾,所以他们在撤退的时候,我家老爷并没有跟着他们离开。  

现在城中守军就是平日里,鱼肉乡里的守城士兵,要他们收刮民脂民膏,他们是一流的好手,但是要他们战斗,一个好手可以单挑他们六七人。  

此时城中唯一能打的也就城主手下的城卫军!”  

中年人连续不断的说道:“我家老爷已经想好了办法,打算在明天下午,从库房中拿出羊肉送到城卫军中,请他们吃一顿好,在肉中再放一点东西。”  

“只要城卫军倒下,老爷再带着一批好手把城门打开,到时候大人您就可以光福黑水县城!”  

李相听完,脸上带着一些笑意:“看来你们老爷想的很仔细嘛!”  

中年人尴尬的笑了笑:“老爷与城主府那边有些矛盾,这些年来两人一直都在斗,这一次他们将老爷抛弃掉,老爷也没有办法...”  

中年人没有说谎,因为在李相的情报中,李相喜欢直言之语!  

他家老爷要说不想离开黑水县城那是不可能,李相虽然为凉州刺史,可是没有多少人看好,哪怕他几次击败马家大军。  

凉州可不止只有马家大军,韩家,庞家也都还在,李相跟马家死磕,到最后便宜的很有可能就是韩家,庞家,三大家族不管那个家族统治凉州,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但是李相来统治凉州的话,那就是整个凉州大地势力洗牌,李相手中虽也有一些世家子弟,可看看西北大地,那些大家族还好吗?  

一个个被李相镇压的不成样子,凉州平民或许欢迎李相,可大小家族就不一定了。  

要不是他老爷实在没有办法了,也不会选择弄这一出!  

李相打开小地图看一眼,眼前这个家伙已经变成浅绿色,看样子是真心投靠。  

“那就定一个日期吧!”李相对边上负责斥候的统领道:“等一下,你带着二十个兄弟跟他一起城,后天晚上,你们打开东城门,我带着大军杀进去!  

你有门路出来,应该有门路进去吧”  

中年人笑道:“我出来是从老爷让人挖的暗道出来,回去我们只需要从暗道进去就好!”  

“你们老爷还真有趣!”李相第一次听到暗道直接挖到城外,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中年人尴尬道:“老爷说这样就算城主府对他出手,他也能带着我们跑出来!”  

“既然有暗道,那就这样!”李相对斥候统领道:“你再带上我手下五十名亲卫,你那边再增加三十人,凑成一百人,有这一百人在,到时候哪怕城卫军没有受你家老爷诱惑也没有事,有这一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