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战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行将这一千三百多人杀掉,宋诚已经撤退到另一边的青军中。  

西凉铁骑看着李相大纛汇聚到一起,三千西凉铁骑出击,汇聚到一起的铁骑只剩下两千多人,大多数人身上都还带着伤口,战马和士兵一样杀气腾腾。  

隆隆隆。  

庞生带着长城军团骑兵回来,在这些骑兵后边跟着西凉轻骑兵,这些轻骑兵让庞生一行无比痛恨,却又无可奈何。  

长城军团骑兵被轻骑兵玩的一肚子的火,回来的时候庞生看到的战场一片乱混,幸好三支大军军服颜色是不一样,要不然根本无法区分那一支部队是那一支。  

本以为他们将西凉轻骑兵引走之后,西凉就没有骑兵了。  

事实却出乎意料,西凉还有一支重骑兵。  

庞生看到李相带着的骑兵,李相也看到庞生,联军将领中天最想杀得就是这个长城军团的将军。  

西凉士兵可以战死沙场,却不能被那样的侮辱!  

他要将庞生的头颅砍下来!  

“随我杀!”李相一动,西凉铁骑跟着出动,尽管他们很累,尽管他们身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伤口,可他们绝对不会退缩。  

他们是西凉铁骑,他们是可以马踏天下的存上。  

李相不知不觉中发动起了西凉铁骑的技能,西凉铁骑以一种庞生看不懂的速度冲过去。  

“杀!”庞生也不害怕,带着手下骑兵冲过去,他们就是跟轻骑兵多跑了一会,战马有些疲惫而已,眼前这些西凉骑兵可是在战场中厮杀很长一段时间。  

西凉骑兵体力,战马的体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在战场局势对他们不是很好,将眼前这些西凉骑兵击败,将西凉城城主李相拿下,这一战战斗就可以结束。  

庞生一边想一边冲,战马的速度在他的控制之下,慢慢他来到大军最后边,冲走最前面的是一群普通的士兵,以前骑兵冲锋他都是走最前面。  

跟李相一战之后,长城军团的这一个焊将心中无敌心态消失,更不敢独自面对李相。  

李相依旧冲在最前面,他将每一战都当做最后一场战斗来打,西凉跟其他势力不一样,他们可以败,他们有资本败,可西凉没有。  

每一场大型战役都要取得胜利,哪怕只是表面上的胜利,西凉崛起就是靠着战争,靠着李相手中的方天戟,一点一点夺取土地。  

西凉家低很薄,这一战要是败了的话,西凉明年都有可能出不了玄水湖,两万多个西凉士兵战死,这对西凉城来说,差不多相当于双手断掉了。  

李相要冲在最前面,拼命来换取将士的拼命,如果他一个西凉城城主,无数士兵的主公都不拼命,凭什么要让手下的士兵去拼命西凉铁骑的速度加快,战马对士兵的加强也达到最高,在最前面的西凉骑兵都是大军中最为强大的一部。  

轰隆隆!  

两支骑兵发起的冲锋让整个战场都陷入他们的声音之中,宋诚满怀希望的看着长城军团骑兵,当前可以扭转局势的就只剩下长城军团的铁骑。  

正面战场上,在西凉铁骑的帮助下,西凉部队完成对长城军团以及青军的反攻,另一边侧面,也就是他们这一边那些本来被长城骑兵打到溃败的第七军团,不知道怎么的又恢复了信心,在大军西凉部队的带领下,大概五千多名第七军团的西凉士兵跟着反攻。  

侧面部队正在失去战场的主动权,西凉部队的配合要比他手下士兵的配合好是很多,他可以看到西凉大军各部之间配合,这种配合不是将领的指挥,而是部队之间各千夫长,百夫长,什长之间的配和。  

西凉部队将指挥分到手下个人身上,西凉主将只需要把握住大方面的战斗,剩下交战时的战斗交给手下底层部队指挥。  

这是宋诚所没有想到过的东西,或者说整个大乾那边就没有像西凉这样的战斗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方法。  

大乾军团作战虽然分出精锐与普通部队,队伍之间的配合也只是大规模之间的配合,强大部队靠的是士兵精锐,也就是士兵战斗力的强弱程度。  

西凉部队作战方式他想要学习!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是将西凉部队击败,或者,让青军全身而退。  

宋诚想着做了最差的打算,开始调集部队,将散落在战场边缘的部队召集起来,同时命令前线部队缓缓撤退,当前不适合跟西凉部队死拼。  

同时准备好断后部队,他做的是最坏的打算,哪怕大军战败败退,他也要给青军留下可以守城的部队。  

西凉赢之后,要做的肯定就是将失去的地盘抢回去,这些地盘他们可以让,可娄烦城之类的重要地方却不能让,需要有足够的守城士兵坚持到第二批部队训练出来。  

宋诚这一战被打鼻青脸肿,可心中的斗志完全没有被浇灭,他还要跟李相打,直到两人之间有一个再也无法斗的时候。  

宋诚在召集部队要撤退,另一边李相已经杀到长城骑兵中,西凉骑兵以飞快的速度插进去。  

“举世皆敌!”李相发动起来西凉铁骑最强大的一个技能,西凉铁骑整体实力提高,本来有些乏力的士兵,感受到身体中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手中马槊往前一刺,用力将敌人抬起来甩飞,还有一些拿着铁锤子的士兵,用力往前一锤打过去,西凉铁骑使用的主武器是马槊以及长枪,可身上还是带着一些用来对付铁甲骑兵的武器。  

斧头,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