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四章 光芒(1/2)
闻听杨过再次说出自己的心意,想要除去赵构,东方不败便知杨过是何等的坚定了。
似杨过这般的人,在面临一些特殊的事情时,或许会一时冲动,却绝不会一直冲动,于是他问道:“你真要杀了赵构?可你想清楚后果了吗?”
“后果?”
杨过闻言皱了皱眉,轻轻道:“杀了赵构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取决于我如何杀他,若在杀他之前安排好一切,不过死去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罢了。虽然他身为皇帝,却也只是个掌控着至高权利的普通人。人若一死,生前一切便都烟消云散,与寻常百姓没有任何区别,不过是两眼一闭,黄土一堆而已。”
“真是有趣的言论。”
东方不败闻言一怔,接着眉眼一弯,精致无暇的脸蛋上露出一抹笑容,饶有兴致的问道:“那依你所说,在杀掉赵构之前安排好一切,却又要如何安排呢?汴京皇宫可不是你家后院,便是我日月神教的弟子,在汴京发展多年都难以渗透进来。你的轻功天下少有,想要在这皇宫之内来去无踪倒是不难,可你若还想对这宫中皇帝做些手脚,只怕难如登天。”
“所以我说了,要细细谋划一番啊。”
杨过低声呢喃着,闭目沉思了片刻后,他道:“方才在我心中便有一个模糊的想法,若是能将它完善,或许可行。”
“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时至今日,宋朝境外的势力,对宋威胁最大的,其实只有蒙古与金国。
辽与清,与宋相距甚远,且双方互相制衡,无暇顾及其他。
而其余如大理西夏等国,地势偏远,且国力微弱。即便有一日,如同天下掉馅饼一般,宋朝境内发生前所未有的内乱,这么大一块蛋糕放在他们身前,他们也吃不下。
唯有蒙古与金国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在时机恰当之时一口将宋吃掉。
但是,若论地理位置,金国在蒙古之前。宋若内乱,金国必得先机,蒙古紧随其后。金国若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蒙古便会做事后的黄雀,将金国吃掉。
这便是如今的天下,势力众多,互相制衡。
赵构若死,百官恐慌,朝堂大乱,宋国也免不了生出内乱,不知会有多少暗地里的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尖来。
而我们想要短时间内解决内乱,重塑纷乱的朝堂,便有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选出下一任的国君。
赵构有个侄子名叫赵伯琮,现名赵眘,乃是赵构养子,机智勇敢,聪慧过人。如今年近及冠,可登大位,赵构也一直将他当做下一任皇帝培养。”
东方不败听完笑了笑,道:“原来在你心中已想好了后招,只是赵构如今虽年近四十,身子却很是硬朗,短期之内只怕不会有立储传位的打算。”
“所以,我们得帮帮他。”杨过道。
“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东方不败有些不解。
杨过闻言指了指他,随即又指向自己,淡淡道:“易容术。”
东方不败闻言一怔,颇有些惊讶的道:“你的意思是,杀了赵构,将他的尸体处理掉,再由你易容成赵构的模样,立储传位?”
“不错。”
杨过点点头道:“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将帝位传给赵眘后,我在会再偷梁换柱,让巡守的太监或侍卫,发现赵构的尸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宋国便不会发生内乱,我也可以从容抽身离去。”
东方不败微皱着眉,道:“你会不会太想当然了些?赵构突然传位,又在传位之后驾崩,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想到,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杨过缓缓摇了摇头,道:“怀疑又如何?那时赵眘已经登基为帝,事情已成定局。试问,一个死去的皇帝,又有多少人会在乎?赵眘是个聪明人,当他登基为帝时,即便让他知道了真相,他也不会想法设法的去戳穿。因为经此一事,收获最大的人是他,让群臣百姓知道真相,对他而言并无益处,他帮我们掩盖都来不及,又怎会想到去揭穿它呢?”
“这么说的话,你这方法,倒也可行。”东方不败轻轻点了点头。
他们二人在殿外细声交流之时,殿内赵构仍对那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进行着疯狂的凌虐,杨过收住心神,移开视线,强迫自己不去听那可怜女子的痛苦呻吟,可心中的火气仍是被不断激起。
“现在还不能杀他,赵构平日里的生活习性我全然不知,若直接将他杀了,很有可能会被贴身服侍的太监瞧出问题。”
他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能动手,同时也在思索着该如何除去赵构,以及赵构死后一系列的安排该怎样进行。
“立储继位大典,这是新任皇帝登基的日子,一定有很多驳杂繁琐的规矩,我虽在前世的史书上见过一些,却也远远不够…”
“喂。”
杨过轻轻拍了一下东方不败的肩膀。
“怎么?”
东方不败抬眼看向他,问道。
“你不是日月神教的教主吗,对这立储继位大典的规矩了解多少?”
东方不败一怔,白了杨过一眼道:“江湖门派和朝廷能一样吗?你还是明教教主呢,你不清楚,那我也自然不清楚。”
“这可就麻烦了,不清楚继位规矩,到时很容易穿帮啊。”
杨过凝眉沉思着。
“不然…装病?装出一副卧床不起,岌岌可危的样子,那便不用应付各种各样繁琐的规矩,立储
似杨过这般的人,在面临一些特殊的事情时,或许会一时冲动,却绝不会一直冲动,于是他问道:“你真要杀了赵构?可你想清楚后果了吗?”
“后果?”
杨过闻言皱了皱眉,轻轻道:“杀了赵构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取决于我如何杀他,若在杀他之前安排好一切,不过死去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罢了。虽然他身为皇帝,却也只是个掌控着至高权利的普通人。人若一死,生前一切便都烟消云散,与寻常百姓没有任何区别,不过是两眼一闭,黄土一堆而已。”
“真是有趣的言论。”
东方不败闻言一怔,接着眉眼一弯,精致无暇的脸蛋上露出一抹笑容,饶有兴致的问道:“那依你所说,在杀掉赵构之前安排好一切,却又要如何安排呢?汴京皇宫可不是你家后院,便是我日月神教的弟子,在汴京发展多年都难以渗透进来。你的轻功天下少有,想要在这皇宫之内来去无踪倒是不难,可你若还想对这宫中皇帝做些手脚,只怕难如登天。”
“所以我说了,要细细谋划一番啊。”
杨过低声呢喃着,闭目沉思了片刻后,他道:“方才在我心中便有一个模糊的想法,若是能将它完善,或许可行。”
“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时至今日,宋朝境外的势力,对宋威胁最大的,其实只有蒙古与金国。
辽与清,与宋相距甚远,且双方互相制衡,无暇顾及其他。
而其余如大理西夏等国,地势偏远,且国力微弱。即便有一日,如同天下掉馅饼一般,宋朝境内发生前所未有的内乱,这么大一块蛋糕放在他们身前,他们也吃不下。
唯有蒙古与金国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在时机恰当之时一口将宋吃掉。
但是,若论地理位置,金国在蒙古之前。宋若内乱,金国必得先机,蒙古紧随其后。金国若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蒙古便会做事后的黄雀,将金国吃掉。
这便是如今的天下,势力众多,互相制衡。
赵构若死,百官恐慌,朝堂大乱,宋国也免不了生出内乱,不知会有多少暗地里的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尖来。
而我们想要短时间内解决内乱,重塑纷乱的朝堂,便有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选出下一任的国君。
赵构有个侄子名叫赵伯琮,现名赵眘,乃是赵构养子,机智勇敢,聪慧过人。如今年近及冠,可登大位,赵构也一直将他当做下一任皇帝培养。”
东方不败听完笑了笑,道:“原来在你心中已想好了后招,只是赵构如今虽年近四十,身子却很是硬朗,短期之内只怕不会有立储传位的打算。”
“所以,我们得帮帮他。”杨过道。
“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东方不败有些不解。
杨过闻言指了指他,随即又指向自己,淡淡道:“易容术。”
东方不败闻言一怔,颇有些惊讶的道:“你的意思是,杀了赵构,将他的尸体处理掉,再由你易容成赵构的模样,立储传位?”
“不错。”
杨过点点头道:“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将帝位传给赵眘后,我在会再偷梁换柱,让巡守的太监或侍卫,发现赵构的尸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宋国便不会发生内乱,我也可以从容抽身离去。”
东方不败微皱着眉,道:“你会不会太想当然了些?赵构突然传位,又在传位之后驾崩,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想到,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杨过缓缓摇了摇头,道:“怀疑又如何?那时赵眘已经登基为帝,事情已成定局。试问,一个死去的皇帝,又有多少人会在乎?赵眘是个聪明人,当他登基为帝时,即便让他知道了真相,他也不会想法设法的去戳穿。因为经此一事,收获最大的人是他,让群臣百姓知道真相,对他而言并无益处,他帮我们掩盖都来不及,又怎会想到去揭穿它呢?”
“这么说的话,你这方法,倒也可行。”东方不败轻轻点了点头。
他们二人在殿外细声交流之时,殿内赵构仍对那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进行着疯狂的凌虐,杨过收住心神,移开视线,强迫自己不去听那可怜女子的痛苦呻吟,可心中的火气仍是被不断激起。
“现在还不能杀他,赵构平日里的生活习性我全然不知,若直接将他杀了,很有可能会被贴身服侍的太监瞧出问题。”
他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能动手,同时也在思索着该如何除去赵构,以及赵构死后一系列的安排该怎样进行。
“立储继位大典,这是新任皇帝登基的日子,一定有很多驳杂繁琐的规矩,我虽在前世的史书上见过一些,却也远远不够…”
“喂。”
杨过轻轻拍了一下东方不败的肩膀。
“怎么?”
东方不败抬眼看向他,问道。
“你不是日月神教的教主吗,对这立储继位大典的规矩了解多少?”
东方不败一怔,白了杨过一眼道:“江湖门派和朝廷能一样吗?你还是明教教主呢,你不清楚,那我也自然不清楚。”
“这可就麻烦了,不清楚继位规矩,到时很容易穿帮啊。”
杨过凝眉沉思着。
“不然…装病?装出一副卧床不起,岌岌可危的样子,那便不用应付各种各样繁琐的规矩,立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