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方云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唳~!  

庭院之中,伴随着一道清越的鹰鸣之声,银翼风雷鹰扇动着翅膀,直接飞向了苍穹。  

郡王府中。  

“银翼风雷鹰?”  

紫烟郡主抬头望向苍穹,美眸微微一凝,出声道。  

“从方位看,像是仙人居出来的。”  

在紫烟郡主的身旁,王景客卿长老说道。  

“想不到灵木宗还有此种类和等阶的飞行妖兽…”  

紫烟郡主说道。  

四阶妖兽中,最常见的就是狮鹫兽,像银翼风雷鹰这种妖兽,血脉要胜过狮鹫兽不少。  

“师尊,我们也启程吧。”  

紫烟郡主对着王景客卿长老,说道。  

闻言,王景大长老点了点头,两人身影一闪,落在了一头停在院落中的狮鹫兽身上。  

在狮鹫兽身上,还有两名身着银狮甲胄的男子,那这两人的实力俱都达到了仙尊境,乃是郡王府的护卫统领。  

狮鹫兽扇动硕大的羽翼,飞上了苍穹。  

与此同时,丹阳郡中,李家、陈家、邹家等家族,也都有着飞行妖兽掠上苍穹。  

除了丹阳郡外。  

那异宝动静,看得最清的,便当属西陵郡。  

此刻,整个西陵郡都有些沸腾。  

西陵郡中,一些强大的家族和修士,也都御宝或者乘坐飞行坐骑,向着西陵平原而去。  

天地间,这一刻,诸多强大的修士起身,飞往西陵平原。  

嗖~~!  

苍穹之上,强猛的劲风呼啸,银翼风雷鹰背上腾起无形的能量光膜,劲风变为轻风。  

银翼风雷鹰的背上,正是秦飞扬、三长老、四长老、古灵儿、绿竹等五人。  

“四长老,这异宝是何物,可有消息?”  

秦飞扬看向四长老,问道。  

“宗主,根据我们驻守西陵郡的执事传回来的消息,那异象爆发时腾起的光影,是一株碧绿的巨大藤蔓。”  

“现在西陵郡很多修士都在猜测,那异宝,很可能是一株衍生出了先天灵性的万年青木藤!”  

四长老老眼中精芒闪动,说道。  

“万年青木藤?!”  

闻言,秦飞扬目光一眯。  

在修仙界,一些先天之物,经过千万年时光的锤炼,便会衍生出灵性。  

宝物拥有了先天灵性,便代表着拥有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若真是万年青木藤的话,那么这万年青木藤,至少一件自主成长型的上品灵宝。  

自主成长型的上品灵宝,即便是整个王朝最有权势的金阳王,怕是都会难以避免的心动。  

这种自主成长型的灵宝,可以自行吸收天地灵气,自行成长,甚至可以自动护主和自行攻击,未来潜力无穷。  

“看来,这异宝将会让不少人心动。”  

秦飞扬眼中精芒闪动,轻声道。  

“嗯。”  

四长老点了点头。  

“整个金阳王朝境内,可是数十年没有什么异宝诞生了,此次争夺,怕是会异常激烈。”  

三长老沉声说道。  

一个多时辰后。  

银翼风雷鹰扇动硕大的羽翼,进入了一片巨大的平原。  

目之所望,下方是低矮的灌木从和一望无尽的草原。  

灌木丛和草原上,能够看到不少三阶以下的妖兽奔腾和栖息。  

除了妖兽外,还能看到一些来此历练的修士身影。  

这里便是西陵平原的边缘地带。  

“进入西陵平原了。”  

三长老看了一下地图,说道。  

“嗯。”  

秦飞扬点点头,目光向前方望去。  

西陵平原以平原为主,面积十分之大,山林、湖泊、丘陵也都不少。  

在秦飞扬视线的尽头,便能看到,成片连绵的山林。  

山林中,那些树木高大葱郁,还能看到不少飞行妖兽飞掠在山林上空。  

“那异宝的具体地点是在那幽莽古林?”  

秦飞扬问道。  

“嗯,就是幽莽古林。”  

四长老点了点头,老眼微凝。  

“这幽莽古林在这西陵平原在最深处,危险程度极高,即便是仙尊境修士,也不敢独自前往,平日里少有修士去那里。”  

“不过,这一次,异宝在那里现世,即便是幽莽古林,众多势力,也会去闯一闯。”  

四长老说道。  

秦飞扬目光微眯,点了点头。  

银翼风雷鹰飞过西陵平原的上空,向着平原深处而去。  

一路行来,秦飞扬等人已经远远地,看到数波乘坐飞行妖兽或者御宝划过苍穹的修士,也在向着西陵平原深处而去。  

半个时辰后。  

银翼风雷鹰已然飞过了以草原为主的外围地带,进入了山林、湖泊较多的地区。  

“宗主,我们进入西陵平原的中围地带了。”  

四长老看了一下地图,说道。  

秦飞扬点了一下头,视线向下方望去。  

山林中奔腾的妖兽以三四阶妖兽居多,传来阵阵虎啸猿鸣之声。  

空中,也有成群的飞行妖兽飞行。  

在这里历练的修士,要比外围地带少许多。  

唳!唳!唳!  

就在银翼风雷鹰飞过一片山林上空时,空中有着大量尖锐的鹰鸣之声响起。  

秦飞扬目光望去,便见到前方山林上空,有着上百只全身缭绕赤黄色火焰的鹰群。  

那鹰群发出尖锐的音啸,目光锐利地盯着银翼风雷鹰。  

“是赤炎鹰群。”  

四长老说道。  

秦飞扬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