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危机到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勉强分了一杯过桥费的羹之后,方乐便彻底蛰伏了下来。  

他没有再按照原计划前往隔壁的车库房。  

因为他现在周围的情况比较复杂。  

首先是R城小桥右侧的那一座桥头房区发生了战斗,而且战斗结束得很快,冲击这处房区的队伍以近乎无损的代价拿下了房区。  

学校教学楼、学区房都队伍活动,枪声四起,基本都处于打靶的状态。  

R城北侧仓库的敌人就不说了,R城南部电塔的位置同样也有一支队伍。  

全都是占据了相对有利的地形在到处找人打靶。  

这个时间点上,如果没能第一时间找到一个房区,或者说一个小木屋,但凡是进入了学校和R城附近区域进行转移的队伍,基本都只有挨打的份。  

这片区域只有那么几个可以待住的位置,其他的地方,都是活靶子。  

安全区北部河岸的队伍基本已经肃清完毕了,蛰伏下来的方乐只能等,等待第四圈的刷新。  

他现在没有了载具,第四圈如果将他刷了出去,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必须得慢打了。  

屏幕的右下角那里,蓝圈的进度条几乎填满,几秒后,第四圈刷新…  

早早切换出地图画面的方乐,就看见地图上不大的安全区内,白圈嗖地一下缩小,白圈的北部边缘直接套在了他的脸上。  

一个东切圈形,几乎是以学校为中心。  

“嘶…”  

方乐倒吸了一口冷气。  

乍一看,这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圈,作为独狼的方乐起码不用转移了,又能多活几分钟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别忘了,这时候地图上还有足足32个人存活呢。  

除了他自己之外,起码还有六七支满编队伍的存在。  

距离他最近的,就有3支,R城的南北两侧各一支,R城东部房区有一支。  

前二者暂时不用担心,因为圈形不算是直接把他们刷走了,北部的仓库虽然不在白圈内了,但R成还有部分房区在圈内。  

只要方乐这里不发生战斗的话,应该是不会主动来进攻他。  

但后者怎么办?  

刚刚从别人手里抢到了东部这片房区的队伍,他们再次被刷在了外面,要进圈,最近的,就是朝着方乐这个方向过来。  

从他们这个房区出来,虽然说可能白圈距离他们也就十几米的距离,可那片区域是待不住的。  

光秃秃的斜坡上就没有几棵树,学校和宿舍楼都可以打到他们。  

他们只有两条路,要么,开车强冲车库房,与方乐做邻居,然后发现他这里只有一个人,过来淘汰他;  

要么沿着河道低坡,规避学校和宿舍楼的枪线,摸到方乐这栋红楼的近点,淘汰他!  

速途同归?  

好像就是这样吧。  

最终都是得要解决掉方乐,这支队伍才能继续待在这里,并且在下个圈出现后,有机会往圈里面走。  

这也是方乐为什么会倒吸冷气的原因。  

一个人要守住四个人的进攻,手雷瞬间团灭对手的操作哪儿能次次都做到啊。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难以复制。  

况且,这二层大红房也不像是炮楼那样的构造啊。  

楼梯在房屋进门的位置,左边是大厅,类似于厨房的构造,右边则是卧室、洗手间的布置。上楼后,二楼的房间结构与楼下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是唯一让方乐比较心安的地方。  

因为这个楼房能够上楼的只有中间楼梯这一条路,而且楼上房间很多,不容易被手雷炸到。  

前后也就二三十秒的时间,方乐便在二楼的窗户看见了从东面鬼鬼祟祟地摸过来的敌人了。  

没有开车强冲,敌人选择了第二条进攻路线。  

如果这是鱼塘局的话,方乐脑子里其实是有一个骚操作的。  

连狙打两枪,快速换个位置,再接着用步枪单点的方式,再打几枪,然后再换位置,从地上随便捡一把枪,再打几枪。  

以此来模拟自己这里起码有三个人,警告对手,别轻易过来攻楼。  

不过,这种局面下,别说是演戏警告对手这里有三个人了,就算真的是一支满编队,以对方刚刚才冲下一个房区的高昂士气和圈形的被动压迫,也会过来强攻的。  

方乐没得选择,他只能提前开枪,如果能在对手贴到楼下之前放倒一两个,那么防守这座红楼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画面中,对手四个人,分散成了一条扇形弧线朝着方乐这片区域包围了过来。  

最靠近学校那一侧的队员,更是一路用了四五个烟雾弹,形成了一条断断续续的掩体线,阻挡学区房和宿舍楼那边的枪线干扰。  

这起码是一支中游水平的队伍。  

“噗、噗、噗…”  

消音ni的点射声音很好听,方乐从窗口成功放倒了一人,不过由于对方有意识的规避枪线,以至于成功放倒的时候,稍微多花了那么两三秒钟。  

没办法,ni的中近程速点弹道确实很稳定,但架不住伤害低啊。  

面对2级甲只有一枪命中身体躯干只有30点不到的伤害。  

移动靶,对手在有意识地左右扭动的情况下,要成功命中身体躯干4枪,真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  

尤其是对手有心理准备,知道这边可能有人,所以枪响的那一刻,就没有慌乱过,无规则躲闪的动作非常熟练。  

也正是因为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