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终极之战 控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滨城队的战术核心是追求对足球的控制。  

虽然在高中联赛中滨城队的球员在身高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完全可以踢高举高打的足球,但是这样的身体优势也只是相对于高中生来讲。  

单单只是滨城队球员的绝对身高的话其实也不是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滨城队完全具有踢快灵足球的能力。  

再加上滨城队在高中联赛当中不缺身高优势,所以就没有十分明显的短板。  

这批球员如果就这样的身高,那么在和哪怕大学生队比赛的时候身高也会是弱点。  

如果他们身高再高一些的话,那么他们也就不一定能完成一系列的流畅短传配合。  

所以,这批身高足够,技巧出色的球员,正是滨城队能够乘风而起的原因所在。  

不缺乏脚下技术,不怵身体对抗,不畏惧高球。  

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高中联赛,面对任何对手,滨城队都没有明显的短板,却又有着不俗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滨城队选择了让对手最难受的战术。  

这样的战术归结到最后,其实也就只有两个字,控制,对于球权的控制。  

从比赛开始到现在,大岗队几乎都没有碰到过足球。  

也就是,如果这场比赛有全面的、专业的统计的话,这时候双方的传控比,几乎是0比100。  

正因为滨城队的战术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才会让陈晓建觉得这支滨城队很像那支纵横欧陆的红蓝军团。  

当滨城队选择控制足球的时候,那么作为对手,陈晓建就只能选择对于空间的控制。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现在前场的四名球员都在苦苦奔跑的时候,陈晓建却依然没有让宋英杰他们插上的原因。  

大岗队在开场之后想要的,明显就是对于空间的控制,整支球队有三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就是前场四名球员的逼抢,第二条是双后腰组成的中路之墙,最后就是四后卫的防守。  

三条线彼此保持紧凑,控制一定的空间距离。  

控制空间放开球权,只要滨城队不进入到本方半场的三十米危险区域,那就让他控球好了。  

这样的无意义控球,在陈晓建看来没有丝毫的作用。  

两支球队,一个控制球权,一个控制空间,在场面上形成了一个均势。  

两队的表现几乎都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滨城队的控球,让大岗队拿不到球权,没有球权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发动进攻的机会。  

滨城队自然也就站在不败。  

而大岗队这边则是控制空间,一旦滨城队进入到大岗队的三十米范围内,那么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堵堵墙。  

窒息防守,破密集防守一直是世界级难题。在任何比赛中,没有一支球队希望遇到对面的密集防守。  

在正式比赛中,常常会有几十脚射门却取得零进球的情况发生。  

而一旦进攻失败,那么也就意味着要承受对手的反击。  

并且每一次的无功而返,进攻球队则会变得更加急躁。  

当进攻球队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防守球队的机会就来了。  

对于他们来只需要一次机会,就足以一剑封喉。  

04年的欧洲杯,希腊正式凭借其顽强的防守、犀利的反击一路杀到决赛。  

在决赛中依然是靠着绝命的防守反击击败东道主葡萄牙夺冠,树立了希腊神话的丰碑。  

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岗队也有着当初希腊队的影子,稳健的防守,犀利的反击,一支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看好的球队,一路杀到了决赛。  

某种程度上,大岗队和滨城队的比赛,也可以看成是功利足球和攻势足球的对决。  

陈晓建在建队之初就提出了夺冠的口号,和大岗队相反,滨城队在整个系列赛一直扛着攻势足球的大旗,不论对手是谁一路砍瓜切菜。  

或许他们不如金陵队那样将进攻发挥到极致,但滨城队这样的进攻体系才可以称得上攻守兼备。  

输给大岗队的对手当中,有很多球队都会觉得是自己的运气不好,因为大岗队胜利的路上有太多的一球领先的胜利。  

而面对滨城队,即便是对手也不得不服气,两三球的胜利让人没有丝毫的借口,只有倾倒。  

当然,现在场上的稳定局面注定是暂时的。  

如果两支球队真的能够一直这样下去的话,那么这场比赛就没有意义了,直接进入点球大战就可以了。  

双方的教练和球员也都能歇一歇了。  

在看到对方阵型战术的时候,虽然双方主教练陈晓建和林子泽都流露出了沉重,但是这也只是对比赛难度的预计升级而已,还远远没有到所谓绝望的程度。  

原因很简单,因为不管是滨城队对球权的控制,还是大岗队对空间的控制,都是不可能持久的。  

以他们的竞技状态和能力,根本不可能将这样的状态保持一整场。  

像滨城队这样追求对球权的控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球员之间的传球不能出现失误。  

因为滨城队的控球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本方半场,参与的球员除了中场以外甚至包括后卫乃至门将,任何一次漫不经心的失误很可能就会带来丢球的后果。  

这样的战术自然也就对球员的集中力有很高的要求,而这样对球员的消耗其实丝毫不逊色大岗队对球员跑动要求的损耗。  

集中力其实和注意力的意思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