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五章 大巴车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晓建听了顾老师的话,转头看了眼窗外,笑着说道:“虽然我们现在取得了两连胜,而且净胜球也比较多,但现在就开始说晋级还太早了。”  

“从第四轮开始连续四场比赛,那才是对我们真正的考验。燕城中学和燕城一中,这两支球队可以算得上是我们市区最强大的两支球队。”  

“而且这次比赛的赛程还是先后和这两支球队在主客场,连战四场。这样的赛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能不能出线就看这四场比赛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  

陈晓建说完之后,一只手托着下巴,看着车外的风景愣愣出神。  

球队现在获得了两场比赛的胜利,而且进七球不丢一球,六分七个净胜球。  

而且今天另外一个草皮上,陈晓建心中最看重的两个对手,燕中队和一中队。这两支队伍正在燕城第一中学进行正面较量。  

直接竞争对手间的直接对话,不管最后他们谁输谁赢,陈晓建都能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陈晓建最希望结果,自然就是两队打平。这样一来,两轮比赛之后大岗队就是无可争议的小组第一。  

而即便这两支球队分出胜负的话,分差也肯定不会太大,那么以大岗队现在的七个净胜球也足够坐上小组第一了。  

陈晓建正想得入神,又听到顾老师问道:“那对于出线你有把握吗?”  

陈晓建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也说不好,毕竟没有和对方比过,说再多也是空话。而且没有足够的比赛数据作为参考,也不知道纸面实力谁更强,具体的只能等比赛的时候才知道了。”  

“不过他们两队今天会在燕城第一中学踢一场比赛,这样的直接对话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等到周三的时候,有简报出来,到时候就可以大概了解了。”  

现在陈晓建对高中联赛的影响力充满怨念,虽然在准备参加高中联赛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高中联赛的影响力会比较差,但是当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总是非常不好。  

比如陈晓建现在想要研究一下燕中队和一中队的情况,想要找两队的比赛录像或者视频来研究,根本就找不到相关视频。  

因为影响力弱,所以市一级的小组赛根本就没有任何形式的视频直播、转播。只有一些强队,例如燕中队这样的球队,才会有媒体报道。  

而且就算是媒体的报道,也非常的简单,而且往往是强队对话的时候,才有有那么一小块地方。不仔细找的话,更本就看不到。而且这样的报道也没有丝毫的参考价值。  

至于裁判录制的比赛视频,那根本不会公开到网上的,是主办方后台收录,用于调查审核使用的。  

陈晓建想要了解燕中队和一中队两支球队的水平,就只能通过那粗略简短的联赛简报中了解了。  

顾老师说道:“到时候连续四场比赛,都是强强对话,你可要早点做好打算啊。”  

陈晓建听了顾老师的话,完全能明白顾老师的意思。  

顾老师的意思就是,要算好四场比赛的影响。只要不是一场定胜负的单回合淘汰赛,其他的任何比赛,都要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做出取舍。  

比如像现在陈晓建他们遭遇的情况,这一连四场比赛,对手的实力在市里面都是数一数二的,简直就是魔鬼赛程四重奏。  

无形之中就把比赛的难度又提高了一个级别,如果这样的比赛之间有和其他队伍的比赛作为间隔,那么陈晓建他们的机会就要大得多。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面对最强大的对手,而且其中还涉及到两场需要长途远征的客场。  

相对应的就是两个对手的赛程没有陈晓建他们这么残酷,赛程上来讲,燕中队和一中队都占了些便宜的。  

能不能够顺利晋级,最重要的就是看这四场比赛的发挥。而如果想要把这四场比赛全部拿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到现在为止,陈晓建还没有想好怎么安排这四场比赛。陈晓建也知道虽然心里一直想着全胜,一直想着双杀对手。但是理智告诉陈晓建,如果每一场比赛都全力以赴获得胜利,只怕球队会崩盘。  

陈晓建沉吟半晌没有说话,慢慢的只觉得视线间有些模糊,车窗玻璃上渐渐起了些许水雾。  

夏天开车的时候开空调,如果风速够大、温度够低就会有这样的现象。  

陈晓建看着玻璃上的水雾,伸手在水雾上写了两个字,“晋级”。  

陈晓建透过两个字的笔画,看着窗外,搓了搓手指,抬手把两个字擦掉,然后把玻璃上的水雾擦去一片。  

陈晓建说道:“现在说这个还有些早,等和龙岗中学之间的比赛打完了,再说不迟。”  

顾老师看陈晓建这个样子,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又看了陈晓建一眼,然后靠在座位靠背上假寐起来。  

陈晓建看大家要么在睡觉,要么在闭目养神休息,轻笑了一声,靠在窗户上。或许是错觉,或许是因为玻璃上的水渍,陈晓建觉得似乎现在看上去,窗外的东西都更加透彻清晰了。  

等到大巴车一摇一晃的回到学校,陈晓建没有再拖着大家一起开会梳理比赛,而是直接就地解散。  

现在大家都昏昏欲睡的,脑子肯定也浑浑噩噩。这个时候和大家说什么都是白费,还不如明后天再找个时间和大家做总结。  

回到学校的时候,下午课程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