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依然是两人(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是,迟青山又困惑了,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成仙的资质呢?  

第二天一早,齐远带着齐六福等人进了森林,迟青山在山洞中闲来无事就开始和众人闲聊,主要是在熟悉熟悉仙界语言,同时也是打听打听测试修仙资质和武功秘籍的一些事情。  

还别说,虽然众人都看不起迟青山,觉得他身体软弱,但是毕竟昨天是迟青山给众人分发的食物,所以大家也都碍于面子和他聊着,就这样迟青山也知道了一些仙界新的信息。  

在仙界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资质的话,最准确的当然是到修仙宗门中去测试,但是这样价格昂贵,而且没有门路,没人引荐。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找一个仙人做测试,那样能稍微便宜一些,优点是更隐蔽,知道的人少,一般大世家喜欢这么做。  

这些方法显然都不适合迟青山。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修炼!传说修炼到第九重巅峰,归一境就能看到仙门,如果看不到就是没有资质。  

至于修炼的功法倒不是特别难得,只有高下之分,比如普通人可以去武馆修炼或者到官府做兵丁获得功法,但是功法普通,修炼的灵气少,效率低,当然境界增长的就缓慢。  

另外就是到大家族去做家丁侍卫,有可能获得高级功法,至于顶级功法就只能是世家嫡传,或者是仙家机遇了。  

仙界现在主要分为四大势力,分别是东方白首、西夏红石、南关海秋、北仓岚四大仙君统领的四大仙境。  

宁城位于北仓仙君的极北仙境势力范围。  

四大仙君都忙于自身的修炼,不理俗务,仙域的管理也比较松散。下设域、府、州、城四级管理机构,负责区域内的凡人管理,收税等事务,各地宗门、世家则一定影响力,有很大的自主权。  

仙君的官吏只管收税,至于世家,宗门是最大的地主,可以说仙界的凡人负担的是整个仙界的修炼系统。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众人的食物已经吃完,大家都翘首以盼的看着洞口,每个人心中都是吊在半空,若是打猎的人出了意外,那众人怕真的只有饿死了。  

迟青山心态还好,他知道齐伯会没事的,而且一定会带着食物归来,这是一种信任。  

果然,风微微,树叶轻动,一行人肩扛着几只猎物,满载而归。  

“真是幸运,做了几个陷阱,走了几个地方就收获满满,就好像小兽都被驱赶进陷阱一样。”齐六福高兴的指着地上的四只猎物说道。  

看着猎人们带回来的猎物,山洞中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然后众人开始开肠破肚的收拾起来,转眼间,猎物就变成餐桌上的食物。  

仙界的肉食蕴含的灵气浓郁,所以一人一天食用一条肉干可以。  

一共四只猎物,共收获近五百斤肉,在大家满意的吃完一顿以后,四只野兽变成了满满一大袋的肉干,共有5000多条。这次收获真的丰盛,直接解决了众人说的食物问题。  

众人这些肉干刚好够众人吃十天左右,走到宁城。  

于是众人再出发,向宁城前进。  

刚刚走了几天,出现新的问题,迟青山走的太慢了。众人为照顾他的速度,行动缓慢,这样十天肯定无法到达宁城,很多人开始意见纷纷。  

现在因为带上迟青山时间变长了,食物会不够的,那就还要去打猎!  

其实众人也可以背着迟青山走,只是没人愿意这么做,仙界的人都看不起实力弱小的人。  

至于齐伯他身上还有一个大包裹呢。  

那么,带不带上迟青山继续上路。  

迟青山坐在角落没有说什么,尽管他听得懂他们讨论的问题,但是他不愿意多说。  

说也奇怪,这些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迟青山自己都觉得纳闷,走的慢也就算了,怎么吃的还多呢?  

他一个人就要吃掉十多个肉干,难怪大家有意见了,又能吃又耽误事。  

“我们为什么要带上这个饭桶呢?带上他的话,我们的行程会加倍,食物就会不够的。”  

“你可以背着他啊。”  

“那你怎么不背着?”  

“我后背有伤。”  

“我心里还有伤呢。”  

众人讨论的声音大了起来,丝毫没有估计迟青山是否听得到。  

李老头皱着眉头,一脸为难的看向齐远。没有齐远就没有众人的食物,如果齐远真的要带上迟青山的话,众人也就默认了。  

“你们继续走吧,我和青山在后面慢慢走。”齐远看着有些形单影只的迟青山。  

迟青山听得清楚,他看向齐伯,心中感动。  

在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还没有找到邖轻语,但是他如此幸运的遇到了齐伯,一个让他感受类似亲人一般的温暖。  

就这样,众多乡亲每人带着足够的肉干离开了。  

迟青山和齐远一共留下四十条肉干慢慢前行着。  

通过这些天的经历,迟青山发现仙界的人一大特点,那就是习惯被强者压迫,习惯去压迫弱者。  

说白点,就是欺软怕硬,奴才性格。  

像宗门争夺仙府让齐家村放弃土地迁移,众人没有发出任何反对意见就赶紧迁移,面对流匪的劫掠,也没有进行抵抗,只是顺从。  

当然也有少数不一样的,比如像齐伯这样的人。  

转眼之间和大队伍分开了两天,迟青山和齐远遇到一件尴尬的事情,肉干要吃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