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皇帝召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成安候,那魏言是成安候张昴的部下,后来因犯了过错被调到五军都督府。”  

老黑探听了一番就知道了始末,那魏言,恐怕就是为了成安候讨一个面子。  

这北平城水深,说不定就牵扯出了哪位勋贵来。  

黄慎听到老黑探听来的消息道:“果然呐,谁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你的麻烦。”  

也是,谁会吃饱了撑的去给自己找麻烦,那是活腻歪了。  

“那魏言也不是一个好鸟,舔着脸的往成安候那里凑。”黄东东吐槽道。  

对于敌手,就要使劲地踩下去,不然,等哪天人家发达了,牛逼了,被踩的就是自己了。  

要么踩别人,要么被别人踩。  

黄慎看到马老三握着刀柄的手紧了紧,赶紧道:“老黑,你们可别擅自去解决麻烦,一个魏言容易,别将你们也搭了进去。”  

说实话,黄慎是真怕老黑带着黄东东和马老三俩人将那魏言教训一番。  

老黑笑笑,“就那怂孙子,我怕脏了手。”  

黄慎放了心,这就对了。  

拿着五军都督府的调令,黄慎带着老黑他们领了兵员,然后喜滋滋的回了阙山卫营地。  

严嵩看到了这场景着实被惊讶了一番,讷讷道:“指挥使,你这…”  

黄慎将调令给到严嵩手中,道:“今日就辛苦佥事,将这些新兵安顿好。”  

满脸掩饰不住笑意的严嵩哈哈笑着,“指挥使尽管放心,这事,交给属下便好。”  

严嵩的能力毋庸置疑,在人手调配上着实是一把好手,就是心不安分。  

阙山卫扩为一军的事情黄慎忙完了大半,剩下的便是将那些新兵彻底融入到里面。  

这些人,想要彻底吃下去却是不容易。  

对于接下来的操练安排,黄慎叫来老黑,如果此刻夏言在这里就好了,这家伙讲课真是一把好手啊。  

“这些新兵的操练得细细斟酌一番,不能适得其反。”  

老黑点头。  

“慎哥,应该先给他们说清楚阙山卫的规矩,然后老兵混杂进去。”  

每一茬的战兵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由老兵带着新兵成长起来。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光是坏的,也有好的,要去其糟粕,这样才会越来越好。  

排斥性,从来不会一直存在。  

张仑偷偷来到阙山卫,然后告诉黄慎:“皇帝要召见我们。”  

黄慎愕然了一番,没有想到,这么快朱厚照就忍不住了。  

“易安兄,你就不好奇皇帝召见我们有什么事情?”  

对于黄慎的稳,张仑那是相当的佩服。  

黄慎说道:“应该是好事,好事有什么好担心的。”  

张仑细细一想,还真是,不过,就算是好事也得想想是什么好事呀。  

“易安兄,那你说皇帝召见我们有什么好事?”  

张仑实在是按耐不住心中的乱想,想要提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  

黄慎摇头笑笑,看来,这位小公爷的性子还没磨下去,要想成老狐狸,就得稳得住。  

入了皇宫,黄慎与张仑一路走去。  

“进去吧,陛下早就在等着了。”有太监细声细气道。  

待两人进了宫殿,终是见到了这位大明少帝朱厚照。  

“黄兄,可还认得我?”朱厚照笑着问着黄慎。  

张仑迷茫,不知皇帝陛下又在玩什么。  

黄慎参拜道:“陛下,臣认得。”  

朱寿就是朱厚照,朱厚照就是大明皇帝,黄慎又如何能够搞错。  

朱厚照将黄慎拉起,欢喜道:“黄兄,咱们就不用这么客套了,我还想听听你的妙计呢。”  

要不是黄慎一直将妙计没有告知朱厚照,朱厚照也不会这么快就将自己的身份显露给黄慎。  

黄慎想翻翻白眼,心道:咱们这位皇帝陛下一方面忧国忧民,一方面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少年心性。  

朱厚照可不会知晓黄慎心中所想,只是想快些知道黄慎的法子。  

不过,他们貌似忘掉了一个人——张仑。  

可怜的张仑还跪拜在那里,欲哭无泪。  

所幸,黄慎没有忘记他,对着朱厚照提醒道:“陛下,神机营的指挥使张仑大人还在。”  

“奥奥。”  

朱厚照反应过来,对着张仑挥挥手。  

“张仑,你也起来吧。”  

张仑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了,皇帝亲自扶起黄慎,而自己…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英国公张懋说他有个好孙子,看来,确实不错,这次杀敌,你也是立了大功。”  

张仑忙道:“不敢,为国杀敌,是为臣子的本分。”  

朱厚照摆手,说:“黄慎和朕说过,说你是一位好将军,大明需要你这样的将军,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的。”  

黄慎愕然,自己…  

张仑心中喜悦,原来,自己在黄慎心中的地位这么重。  

“臣,遵命。”  

接着,朱厚照又拉来黄慎,问他的妙计。  

黄慎道:“陛下,我大明军队为何多有逃兵?无非就是兵丁的地位日愈低下,世世辈辈为兵,子子孙孙皆为兵。”  

“再者,读书人大多看不起军中莽汉,认为他们皆是无脑之人,只懂得打打杀杀,不屑之。”  

“只要提高兵丁社会地位,将军队与读书人共同看待,自然会解决这些问题。”  

黄慎只是说了一个大概,里面的一些具体操作还需要一步一步来抓。  

而历史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