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第二道题(2in1)(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算提前一个轮次去进行挑战,哪怕赢了之后,还会被别人在挑战一次,也不愿冒着风险的去进行如同是赌命一般的11抢8。  

所以在结束前的15分钟到结束前的30分钟就是一个心理博弈期。在这个博弈期之中,心理素质最差的三个人会绷不住,然后主动去挑战别人。其他人的就可以安稳地等待着最终的1V1轮次。  

但事实上,上面的所有假设都是建立在大家在那时候就都只剩下一条命的基础上进行推论的。如果有人在最终轮次开始之前带着更多的挑战机会,那么心理博弈的情况又会发生更加复杂的改变。比如说,先进去的那三个人不止有一条命。  

假设在距离结束还设有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的这个心理博弈期,先进去的倒霉三个挑战者就有挑战直接成功的,或者存在虽然挑战失败,但是能够及时抽身且还有命的。  

那么当一个挑战结束的时候,剩下的所有人又要立刻开始进行心理博弈。因为此时又多出了一位注定要被淘汰的人,必须有一个心理素质此时最差的人,去在15分钟的节点之前,就选择了去进行挑战。但是这样一来,时间的分布场面上就会变得更乱了。  

甚至于,一开始很有可能会出现根本就没有人想要去坐椅子的尴尬情况。因为坐上椅子就意味着要被挑战,被挑战就意味着除非很快地解开问题,然后用剩下的时间来思考自己准备问出来的问题,最后选择压哨作答。  

才能有之后的主动权。不然根本就没时间想这些。光思考别人提的问题就够烦的了。  

综上所叙,一个人一直在被提问的话,不但脑力的消耗会很严重,而且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来思考出一个足够有强度的问题出来以防万一。  

毕竟在归纳到数学模型之后,可以粗略地把问题的难度与思考时间之间画上一个正比符号。  

白夜明反正是不打算去一开始抢占任何一张椅子的。因为他要先看一看这帮人的套路都是什么样子的,都会提出什么样子的问题。如果问题的程度很弱智,他并不介意提前坐上去求一个安稳。  

至于说去挑战别人,白夜明倒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毕竟他在前世见过那么多美其名曰奥数的逻辑测试题。从中扒楞出来一两道足够炸翻场上的这些人了。  

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冷场了,大家没有一个人想要去占椅子的。但是后来白夜明发现自己还是有些天真,他完全没有想到,有人对这个规则的解读完全不是站在一个博弈论的角度去看的。  

龙柒和之前守在他身边的亲卫,,也就是一位大师的存在,和另一位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人共同走向了一张椅子。然后龙柒就直接坐了下去。然后大师就也直接开始向着龙柒发问:“一加一等于多少?”  

在问完了问题之后,椅子上方就出现了一个倒计时。以及大师所问出的问题。这让下面的人感到一片哗然。  

我擦,这么简单的问题。  

但是很快所有人就都get到了他们的意思。龙柒就在椅子上开始闭目养神,然后大师则盘坐在地下开始闭目养神,至于说剩下的一个人就像是排队等待提问一般地坐在他们身边。三个人就这么静静地思考着自己在三小时后将会提出的问题。  

白夜明也就明白这个试炼的最大漏洞了。那就是被挑战的人如果输了,除了会失去自己屁股底下的座位,但其实并没有任何损失。而挑战成功的人也不会失去自己的挑战次数。  

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可以等到时间耗尽,挑战成功,然后龙柒把座位让给她的大师。之后第三个人过来接车,对大师提出一个特别弱智的问题。接着无限耗时间。  

这个方法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攻,就是三个人可以在整盘游戏之中,几乎不受影响的思考出问题。然后其中的两个人可以在最后一刻离开这张台子,跳出这个位置,用自己觉得必胜的问题去提问别人。  

留在台子上的第三个人也可以去看一下其他人问自己的问题自己能否回答,回答得了就赢定了,回答不了也可以干脆认输然后去攻击别人。  

守,就是这三个人至少都能占住一个晋级名额。三个人只要不停地互抛弱智问题,无缝衔接,就一定能保送一个人晋级。  

白夜明居然都没想到这样的战术。  

但是这个战术同时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首先,就是默契程度的问题。三个不能用任何语言交流这种问题的人,如果不是平日里的至交,是不可能培养出来这种默契程度的,并且三个人的智商还都要很高,才能跟龙柒在同一时间想出这个主意。  

龙柒是管理层,她本身就是叛军的老大,自然玩这些不在话下。但是对于过了猎人学校之后就组队狩猎的猎人们,并米有接受很好的高等教育,所以就肯定不可能自己想出来这样的方案。  

除了默契,这里面还有一个信任的问题。如果选择的是攻还好,其中两个人都会选择在最后一轮去离开座椅,然后抛出问题来击败他人,以求稳赢。但是如果选择是守的的话,就会涉及到谁留谁走的问题。  

这个问题终归是不好回答的。尤其是,大家现在还不清楚被淘汰的人会不会死。在完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做到心甘情愿地为另一个人牺牲,恐怕就只有极少数的特例才能做到。龙柒和其亲卫是这个特例中的一员。其他人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