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又是人头滚滚(4/6)
怕就不下上百万两。
就在这会儿,陈耀兴奋的跑过来冲着李桓道:“大人,谢迪招了,好大一处银窖啊,属下亲自下去看看,只怕不下于二三百万两。”
李桓闻言不禁看了一眼被上了枷锁的谢迁道:“谢大人,先皇待你可是不薄啊,你就是这么报答先皇的吗?”
谢迁闻言只是冷哼一声,冲着李桓冷笑道:“李桓,你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老夫一辈子辅佐陛下治理天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这些是老夫合该所得的,你李桓敢说你就没有往自家搂银子吗?”
李桓闻言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
合着按照谢迁的道理,他辅佐天子就合该往自家搂银子,在他看来,贪污受贿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怕这些银钱之中,不知多少是谢迁仗着手中权势搜刮的民脂民膏。
甚至李桓还记得,谢迁身为阁老之时,曾领户部尚书,以谢迁的心性,管着国库这么一个钱袋子,他要是不伸手,那他就不是谢迁了。
李桓很是不屑的看了谢迁一眼道:“李某虽爱财,却取之有道,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李某却是比谢大人你心中有数。”
李桓从来就没有忌讳过这点,就连手下一众人,李桓也是不吝封赏,但是也如李桓所言,他却不会去做那等有违良心之事。
就像那些锦衣卫哪怕是手头再紧,也鲜少有人会去盘剥百姓,百姓本就是一群苦哈哈,便是再怎么的盘剥也不可能有什么银钱。
所以先前那些锦衣卫大多都是去盘剥市面上的一些商户,如今就是这种行为也在李桓的约束之下,鲜少发生。
谢迁哈哈大笑道:“那又如何,什么叫该拿什么叫不该拿,你只要拿了,那就是贪赃枉法。”
李桓点头道:“谢大人这话说的不错,李某的确是贪赃枉法,我敢做敢当,就算是陛下也知道李某拿了什么银子,李某不怕任何人知晓,可是谢大人你敢吗?”
本身李桓几次抄家,经手所得的好处也是不少,为此朱厚照都曾取笑李桓若是再抄没几次,他这天子的内库怕是都要装不下了,而李桓的身家也不知要暴涨多少。
可以说从始至终,李桓都是将自己得了好处的事情摆在天子的面前,朱厚照对李桓得了好处的事情也是一清二楚。
那么多的银钱经手,也就是李桓,真要是换做是其他人的话,怕是抄没来的银子最后能有一半进入天子内库或者国库便不错了。
谢迁盯着李桓,突然之间像是将李桓看穿了一般道:“好你个李桓,老夫倒是小瞧了你了,不曾想你小小年纪便深知自污之道。”
说着谢迁一脸感叹的道:“你小小年纪便身居高位,执掌锦衣卫,更是提督京营,若是真的不贪财、不好色,直入完人一般,就算是天子在如何的信任于你,时间久了,怕也会对你生出忌惮之心。”
谢迁深吸一口气,看着李桓道:“所以说,你越是贪财好色,天子才会对你越是放心,你好深的心机啊。”
李桓眉头一挑,讶异的看了谢迁一眼,一直以来,也就只有王阳明在福建的时候,在他为李家截留抄没的一些金银、田亩、商铺的时候同他说过这么一番话。
其余之人也只当他是少年心性,见不得金银财物。
就如谢迁所言,他少年得志,被天子信重,赋予偌大的权柄,若是还没点缺点或者把柄在天子手中的话,时间久了,纵然天子信任于他,可是难保不会有人在天子身边说三道四。
谢迁一副看穿了李桓的模样,不过李桓却是冷笑一声道:“谢大人就算是看穿了又能如何?你是准备告诉陛下呢,还是准备向告诉世人呢?”
谢迁脸上露出的得意之色刹那之间凝滞,是啊,他就算是看穿了李桓的自污手段又如何,告诉天子又能怎么样。
谢府之中一众锦衣卫紧张而又有序的抄没着谢府的金银财富,而余姚县城之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三两两的老幼妇孺以及青壮正在开始汇聚。
余姚八大家,曹家、邢家、乔家以及后来又加入进来的郑家、毛家,八家除了谢家之外,竟然大半都被乔松年、邢泰、曹振给说动。
这几家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完全可以让朝廷瞬间丧失对余姚县的掌控,要知道就连县衙除了县令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官员之外,其余诸如巡检、主簿、差役等全都是各家安插的人。
八大家不单单是掌控着余姚县的民生,同样也掌控着余姚数十万百姓的生死,准确的说,余姚几乎六七成的土地都聚集在这八大家族的手中,而凭借着土地八大家完全能够掌控余姚百姓的生死。
当几家拿出赏银、银两招纳百姓围攻朝廷官员的时候,依附于八大家的那些佃户之中,许多的地痞流氓,一些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乃至同八大家多少有着亲戚关系的百姓便纷纷站了出来响应。
江南之地大小民乱不少,就像当初苏魁、席真他们登高一挥便轻松聚集了数百百姓围攻衙门,甚至将税吏拖出衙门生生打死,如果说不是有那些百姓从旁摇旗呐喊的话,单凭苏魁几名书生还真的冲不进府衙。
当然真正的良民之家还真的没有几个愿意参合到这种事情当中来。
哪怕是苏魁、席真他们登高一呼,与他们一起围攻府衙的也大多是街面上的地痞流氓以及一些小商人罢了。毕竟普通的百姓多在乡间刨食,也没有几个有那闲工夫跑到府城之中去。
同样的道理,在这余姚县城之中所居的百姓其实大多都是脱离了土
就在这会儿,陈耀兴奋的跑过来冲着李桓道:“大人,谢迪招了,好大一处银窖啊,属下亲自下去看看,只怕不下于二三百万两。”
李桓闻言不禁看了一眼被上了枷锁的谢迁道:“谢大人,先皇待你可是不薄啊,你就是这么报答先皇的吗?”
谢迁闻言只是冷哼一声,冲着李桓冷笑道:“李桓,你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老夫一辈子辅佐陛下治理天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这些是老夫合该所得的,你李桓敢说你就没有往自家搂银子吗?”
李桓闻言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
合着按照谢迁的道理,他辅佐天子就合该往自家搂银子,在他看来,贪污受贿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怕这些银钱之中,不知多少是谢迁仗着手中权势搜刮的民脂民膏。
甚至李桓还记得,谢迁身为阁老之时,曾领户部尚书,以谢迁的心性,管着国库这么一个钱袋子,他要是不伸手,那他就不是谢迁了。
李桓很是不屑的看了谢迁一眼道:“李某虽爱财,却取之有道,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李某却是比谢大人你心中有数。”
李桓从来就没有忌讳过这点,就连手下一众人,李桓也是不吝封赏,但是也如李桓所言,他却不会去做那等有违良心之事。
就像那些锦衣卫哪怕是手头再紧,也鲜少有人会去盘剥百姓,百姓本就是一群苦哈哈,便是再怎么的盘剥也不可能有什么银钱。
所以先前那些锦衣卫大多都是去盘剥市面上的一些商户,如今就是这种行为也在李桓的约束之下,鲜少发生。
谢迁哈哈大笑道:“那又如何,什么叫该拿什么叫不该拿,你只要拿了,那就是贪赃枉法。”
李桓点头道:“谢大人这话说的不错,李某的确是贪赃枉法,我敢做敢当,就算是陛下也知道李某拿了什么银子,李某不怕任何人知晓,可是谢大人你敢吗?”
本身李桓几次抄家,经手所得的好处也是不少,为此朱厚照都曾取笑李桓若是再抄没几次,他这天子的内库怕是都要装不下了,而李桓的身家也不知要暴涨多少。
可以说从始至终,李桓都是将自己得了好处的事情摆在天子的面前,朱厚照对李桓得了好处的事情也是一清二楚。
那么多的银钱经手,也就是李桓,真要是换做是其他人的话,怕是抄没来的银子最后能有一半进入天子内库或者国库便不错了。
谢迁盯着李桓,突然之间像是将李桓看穿了一般道:“好你个李桓,老夫倒是小瞧了你了,不曾想你小小年纪便深知自污之道。”
说着谢迁一脸感叹的道:“你小小年纪便身居高位,执掌锦衣卫,更是提督京营,若是真的不贪财、不好色,直入完人一般,就算是天子在如何的信任于你,时间久了,怕也会对你生出忌惮之心。”
谢迁深吸一口气,看着李桓道:“所以说,你越是贪财好色,天子才会对你越是放心,你好深的心机啊。”
李桓眉头一挑,讶异的看了谢迁一眼,一直以来,也就只有王阳明在福建的时候,在他为李家截留抄没的一些金银、田亩、商铺的时候同他说过这么一番话。
其余之人也只当他是少年心性,见不得金银财物。
就如谢迁所言,他少年得志,被天子信重,赋予偌大的权柄,若是还没点缺点或者把柄在天子手中的话,时间久了,纵然天子信任于他,可是难保不会有人在天子身边说三道四。
谢迁一副看穿了李桓的模样,不过李桓却是冷笑一声道:“谢大人就算是看穿了又能如何?你是准备告诉陛下呢,还是准备向告诉世人呢?”
谢迁脸上露出的得意之色刹那之间凝滞,是啊,他就算是看穿了李桓的自污手段又如何,告诉天子又能怎么样。
谢府之中一众锦衣卫紧张而又有序的抄没着谢府的金银财富,而余姚县城之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三两两的老幼妇孺以及青壮正在开始汇聚。
余姚八大家,曹家、邢家、乔家以及后来又加入进来的郑家、毛家,八家除了谢家之外,竟然大半都被乔松年、邢泰、曹振给说动。
这几家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完全可以让朝廷瞬间丧失对余姚县的掌控,要知道就连县衙除了县令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官员之外,其余诸如巡检、主簿、差役等全都是各家安插的人。
八大家不单单是掌控着余姚县的民生,同样也掌控着余姚数十万百姓的生死,准确的说,余姚几乎六七成的土地都聚集在这八大家族的手中,而凭借着土地八大家完全能够掌控余姚百姓的生死。
当几家拿出赏银、银两招纳百姓围攻朝廷官员的时候,依附于八大家的那些佃户之中,许多的地痞流氓,一些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乃至同八大家多少有着亲戚关系的百姓便纷纷站了出来响应。
江南之地大小民乱不少,就像当初苏魁、席真他们登高一挥便轻松聚集了数百百姓围攻衙门,甚至将税吏拖出衙门生生打死,如果说不是有那些百姓从旁摇旗呐喊的话,单凭苏魁几名书生还真的冲不进府衙。
当然真正的良民之家还真的没有几个愿意参合到这种事情当中来。
哪怕是苏魁、席真他们登高一呼,与他们一起围攻府衙的也大多是街面上的地痞流氓以及一些小商人罢了。毕竟普通的百姓多在乡间刨食,也没有几个有那闲工夫跑到府城之中去。
同样的道理,在这余姚县城之中所居的百姓其实大多都是脱离了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