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左右都是一死,拼了吧!(1/3)
第485章左右都是一死,拼了吧!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这些前来魏国公府上求见魏国公徐俌,试图说动魏国公去劝说李桓,制止李桓在南京城之中肆意抓人的一众人一直等到了傍晚时分仍然是没有见到魏国公徐俌。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反应再迟钝也能够意识到,不是魏国公不知道他们前来的目的,正是因为徐俌太清楚他们此番前来的目的了,所以说才会对他们避而不见。
终于随着第一个人起身离去,其余之人也都一个个的带着几分失望离去。
这些人当中,一些人倒是颇为淡定,他们自认为没有同宁王有什么勾结,自然是不用担心会被李桓给盯上。
这些人之所以前来求见魏国公徐俌,无非就是被眼下南京城当中压抑的氛围给镇住了,下意识的想要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不过除了这些心中有底气的人之外,其余的人可就没那么的淡定了。
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自己心中最清楚,虽然说他们同宁王之间的联系非常的隐秘,但是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要做了,那么肯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再加上这几日锦衣卫大量出动,很明显被拿下的那些人肯定是有什么把柄落入到了锦衣卫手中。
而已锦衣卫的能力,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是不是也被锦衣卫所知晓了,如果说没有知晓的话,那倒也罢了,万一锦衣卫那里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罪证的话,那么那些被一个个抓走的勋贵、豪强、官员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可以想象在这种压力之下,这些心中有鬼的人能够安心才怪。
至于说徐英、陈昂等人则是在听到天子封李桓为钦差,亲自督办宁王谋逆大案,并且给予先斩后奏之权,几人一个个的面露兴奋之色的同时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别数月,卿可安好,闻卿一战而胜,军功浩荡,朕心甚慰……今封卿为钦差,全权督办宁王谋逆一案,准卿先斩后奏之权……”
李桓看着手中捧着圣旨向着自己走来的高凤以及几名传旨太监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同时迎上来道:“没想到陛下竟然将高兄弟给派来了。莫非陛下有什么吩咐不成?”
黄千里忍不住眉头一皱道:“那么多人一起求见,难道说魏国公也没有见吗?”
洋洋洒洒数百字,几乎大半都是天子对李桓的赞赏之词,便是傻子听着那圣旨的内容都能够看出天子对李桓是何等的爱护以及信重。
黄千里当即便道:“若是凑一凑的话,凑个二百人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李桓微微一笑道:“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加之将士们用命,才有此战大胜。”
毕竟随着宁王身边的那些被生擒活捉的人一个个的被锦衣卫撬开了嘴巴,从这些人口中交代出了大量暗中同宁王有所勾结的地方豪强、官员。
所幸天子还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个天子,丝毫没有因为李桓立下大功而对李桓生出什么猜忌之心,而是一如既往的对李桓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反正落在李桓那奸贼手中只有死路一条,既然他李桓不给我们活路,那么就不要怪我们同他拼命了,便是拼着一死,也要溅他一身血。”
可以想象能够涉及海贸并且还将之做大做强,黄家不单单是官场之上人脉关系不弱,自身的实力也定然非常之强。
高凤笑着道:“李兄弟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都是为陛下办事,咱家一切以李兄弟你为主,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吩咐便是。”
只是看黄千里那一副焦急的模样,显然是对黄万里前往魏国公府的结果无比的关心。
毕竟在一些心思阴暗的人看来,李桓此番立下不世之功,那么他的好日子肯定也到头了,年纪轻轻便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这已然是功高震主,天子要是不对其生出忌惮那才是怪事。
李桓以及一众将领齐齐向着手捧圣旨的高凤拜下齐声道:“臣等听旨。”
此番黄万里便是前往魏国公府求见魏国公的一众人当中的一员。
嘭的一声,就见黄万里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之上,眼珠子隐隐充血道:“老二,我们府上能够集结的人手有多少?”
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功高震主,君心难测,都说伴君如伴虎,自家这位天子虽然说本性敦厚,可是再怎么说那也是高高在上称孤道寡的帝王啊。
这些被供出来的地方豪强、官员的下场可想而知,除了一部分人分散于江南各地,可以说但凡是人在南京城的,必然会被一个不落的全部拿下。
黄千里气急败坏的叫嚷着。
高凤的脸上洋溢着笑意,看到李桓的时候便笑着向李桓道:“李兄弟你可真的是太让人出乎意料了,二十余万的大军竟然在一日之间,一战而没,仅凭此功,便足可封一个世袭的公爵之位了。”
黄家蓄养了一支数百人的精锐人马,正是靠着数百敢打敢拼,杀过人见过血的精锐家丁,黄家在南京城那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之家了。
李桓上前将圣旨接过,然后恭敬向着京师方向拜了拜这才同一众人起身。
虽然说他们知道以天子对李桓的信任程度,便是李桓没有天子旨意先行在南京城之中大肆抓捕大量的官员、士绅豪强,天子那边也未必会说什么。
还没有走近便听得那精壮汉子向着黄万里道:“大哥,事情怎么样,魏国公那里怎么说?会不会劝说李桓那奸贼……”
黄府
黄万里、黄千里兄弟二人打发走刚刚前来送消息的下人,面色无比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这些前来魏国公府上求见魏国公徐俌,试图说动魏国公去劝说李桓,制止李桓在南京城之中肆意抓人的一众人一直等到了傍晚时分仍然是没有见到魏国公徐俌。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反应再迟钝也能够意识到,不是魏国公不知道他们前来的目的,正是因为徐俌太清楚他们此番前来的目的了,所以说才会对他们避而不见。
终于随着第一个人起身离去,其余之人也都一个个的带着几分失望离去。
这些人当中,一些人倒是颇为淡定,他们自认为没有同宁王有什么勾结,自然是不用担心会被李桓给盯上。
这些人之所以前来求见魏国公徐俌,无非就是被眼下南京城当中压抑的氛围给镇住了,下意识的想要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不过除了这些心中有底气的人之外,其余的人可就没那么的淡定了。
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自己心中最清楚,虽然说他们同宁王之间的联系非常的隐秘,但是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要做了,那么肯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再加上这几日锦衣卫大量出动,很明显被拿下的那些人肯定是有什么把柄落入到了锦衣卫手中。
而已锦衣卫的能力,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是不是也被锦衣卫所知晓了,如果说没有知晓的话,那倒也罢了,万一锦衣卫那里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罪证的话,那么那些被一个个抓走的勋贵、豪强、官员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可以想象在这种压力之下,这些心中有鬼的人能够安心才怪。
至于说徐英、陈昂等人则是在听到天子封李桓为钦差,亲自督办宁王谋逆大案,并且给予先斩后奏之权,几人一个个的面露兴奋之色的同时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别数月,卿可安好,闻卿一战而胜,军功浩荡,朕心甚慰……今封卿为钦差,全权督办宁王谋逆一案,准卿先斩后奏之权……”
李桓看着手中捧着圣旨向着自己走来的高凤以及几名传旨太监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同时迎上来道:“没想到陛下竟然将高兄弟给派来了。莫非陛下有什么吩咐不成?”
黄千里忍不住眉头一皱道:“那么多人一起求见,难道说魏国公也没有见吗?”
洋洋洒洒数百字,几乎大半都是天子对李桓的赞赏之词,便是傻子听着那圣旨的内容都能够看出天子对李桓是何等的爱护以及信重。
黄千里当即便道:“若是凑一凑的话,凑个二百人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李桓微微一笑道:“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加之将士们用命,才有此战大胜。”
毕竟随着宁王身边的那些被生擒活捉的人一个个的被锦衣卫撬开了嘴巴,从这些人口中交代出了大量暗中同宁王有所勾结的地方豪强、官员。
所幸天子还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个天子,丝毫没有因为李桓立下大功而对李桓生出什么猜忌之心,而是一如既往的对李桓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反正落在李桓那奸贼手中只有死路一条,既然他李桓不给我们活路,那么就不要怪我们同他拼命了,便是拼着一死,也要溅他一身血。”
可以想象能够涉及海贸并且还将之做大做强,黄家不单单是官场之上人脉关系不弱,自身的实力也定然非常之强。
高凤笑着道:“李兄弟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都是为陛下办事,咱家一切以李兄弟你为主,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吩咐便是。”
只是看黄千里那一副焦急的模样,显然是对黄万里前往魏国公府的结果无比的关心。
毕竟在一些心思阴暗的人看来,李桓此番立下不世之功,那么他的好日子肯定也到头了,年纪轻轻便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这已然是功高震主,天子要是不对其生出忌惮那才是怪事。
李桓以及一众将领齐齐向着手捧圣旨的高凤拜下齐声道:“臣等听旨。”
此番黄万里便是前往魏国公府求见魏国公的一众人当中的一员。
嘭的一声,就见黄万里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之上,眼珠子隐隐充血道:“老二,我们府上能够集结的人手有多少?”
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功高震主,君心难测,都说伴君如伴虎,自家这位天子虽然说本性敦厚,可是再怎么说那也是高高在上称孤道寡的帝王啊。
这些被供出来的地方豪强、官员的下场可想而知,除了一部分人分散于江南各地,可以说但凡是人在南京城的,必然会被一个不落的全部拿下。
黄千里气急败坏的叫嚷着。
高凤的脸上洋溢着笑意,看到李桓的时候便笑着向李桓道:“李兄弟你可真的是太让人出乎意料了,二十余万的大军竟然在一日之间,一战而没,仅凭此功,便足可封一个世袭的公爵之位了。”
黄家蓄养了一支数百人的精锐人马,正是靠着数百敢打敢拼,杀过人见过血的精锐家丁,黄家在南京城那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之家了。
李桓上前将圣旨接过,然后恭敬向着京师方向拜了拜这才同一众人起身。
虽然说他们知道以天子对李桓的信任程度,便是李桓没有天子旨意先行在南京城之中大肆抓捕大量的官员、士绅豪强,天子那边也未必会说什么。
还没有走近便听得那精壮汉子向着黄万里道:“大哥,事情怎么样,魏国公那里怎么说?会不会劝说李桓那奸贼……”
黄府
黄万里、黄千里兄弟二人打发走刚刚前来送消息的下人,面色无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