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有守夜天尊的地方,百姓不会再缺粮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史斌请他们落座。  

三人死里逃生,还得了大靠山,心里这种感觉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  

今天发生的事,梦一样。  

都废止了一百多年的守夜人,说复起还就复起了。  

并且现在他正坐在自己对面。  

这三大世家的家主想要和守夜天尊套近乎,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也不了解他的喜好,  

以及他是否收礼。  

还是史斌先打破了沉寂:“你们给高贪官,送多少?”  

萧飞看了史斌一眼,心道,这小子还是不改老本行。要钱这事永远第一。  

葛大东家坦诚相告:“抽五成水。”  

这是行业术语。  

人们挣钱分四个维度,古今差别不大。  

第一维度,卖身。  

第二维度,  

卖艺。  

第三维度,对缝。(借此机会感慨一句,  

笔者好不容易混到这,  

又掉回二了)  

第四维度,抽水。  

抽五成水,说高贪官是人渣,应该不算冤枉了。  

太黑了!  

简直在喝人血!  

奈何不了他,三大世家只得受着。  

但凡有能力收拾他,他已经死一万次了。  

现在,姓高的死了,他们又得供奉新主子。  

韩大东家小心问道:“天尊要抽多少?”  

扈大东家老成,不问,竖着耳朵静听。  

史斌说:“我抽二成。”  

三大东家对望一眼,面色无表情,心里却是高兴的。  

人家不欠你的。  

按大离律禁海条例,片帆不得下海。  

人家敢赦免你这天字第一号大罪,允许你出海,并肯保驾护航,那就得顶住来自朝廷的压力。  

其实说干脆点,  

这样一来,  

人家已经把朝廷得罪透了。  

不像高贪官,并不需要付出这么大责任。  

如果真的有一天事发,高贪官顶多罚几杯酒拉倒,三大世家被拉到刑场处决的时候,高贪官会忙着收缴三大世家的财产。  

没准也会对着三大家主的尸体吐一口唾沫。  

守夜人只要二成,这还真不多。  

三大东家忙不迭答应:  

“天尊真是仁慈!”  

“菩萨心肠!真是菩萨心肠!”  

“我老扈生平不喜欢谗佞!天尊,大离朝掌大权柄的人,数你最仁义!”  

三人低头哈腰道谢。  

然后他们听见了史斌接下来这句话:  

“这钱,不入我个人腰包。给守夜人买粮草用。另外,我还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你们必须做到。”  

“您…且说来。”扈大东家看了二位世家家主一眼,对史斌说。  

他非常害怕,这个条件会很苛刻。  

事实证明他又想多了。  

“把船上所有的,从国外引进的粮食种子,全给我留下。”  

三大东家舒了一口气。  

扈大东家说:“天尊,恕小老儿多嘴,您要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干啥啊。我们出海,宝贝多的是,  

大珊瑚、玛瑙宝石这类稀罕物,  

您想要,  

只管开口,  

我们如数奉上!能有机会孝敬您,那是我们的荣幸!”  

韩家家主也说:“那些红薯、玉米什么的,我们都是用来给下人改善伙食的。您这样的大贵人,我们哪敢送这些破东西啊。”  

葛大东家说:“是啊,传出去不好听啊,天尊赦免我们擅自出海的罪过,我们只送给天尊一堆破烂,世人会说我等不知好歹,不懂感恩!”  

史斌心下淡然。  

和你们这些古代人,也说不明白。  

你们有机会出海,有机会拿到真正的稀世珍宝,却不知道!  

只顾着把那些宝石之类的当成宝贝。  

明朝要是能巨量种植红薯和玉米,就能把大饥荒扛过去了!  

说不定崇桢皇帝那一任,就灭不了。  

麦子夏天就收割(注:很多人潜意识中以为是秋天收割,这是错的),稻子夏秋都能割。  

交趾国有一种稻,早熟,日照好,水分好,也可以收割三次。  

但不论是麦子,还是收割二季也好,三季也好的稻子,产量都太少。  

不够吃!  

别说闹大饥荒之后供应饥民了。  

就正常条件下,也不够吃!  

老百姓交了地租后,到手的剩下不了多少。  

古代佃农分为小客和牛客。  

牛客自己有牛,还好点,交给地主的少。  

累死累活忙一年,风调雨顺的年景,不至于饿死。  

小客,一饿死,就是一片。  

他们没有牛,地主提供牛,用屁股都能思考出来,这牛不可能让你白用。  

不黑死你,算他们对不起你!  

所以地租交的特别多。  

小客忙活一年,到年底活活饿死,真不新鲜。  

古代没有娱乐节目,老百姓也不觉得活的单调。  

因为他们全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有钱人吃饭是为了活着。  

穷人活着是为了吃饭。  

不管多肥沃的土地,在古代,麦子和稻子的产量就那么多,无解。  

想通过这两个主要的农作物,把所有老百姓全养活饱了,那是痴人说梦。  

再说也不可能年年风调雨顺,大旱,大涝,大蝗灾,都能让农民辛苦一年的汗水白废。  

尤其蝗灾,甚至能让农作物颗粒无收。  

那时,农民绝望的连撞墙自杀的心都有!  

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