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个世界,变数太多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府尹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什么这帮守夜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干涉司法,进而干涉皇权,他们为什么这么有恃无恐?  

那五个恶人的家属也想不出来原因,但从此是收敛多了,不敢再那么嚣张了,也不敢欺负百姓了,  

怕被人反杀之后,对方还被守夜人赦免。  

他们是注定想不出答案了。  

史斌知道答案。  

他们守夜人的情报组织能力是非常强的。  

他们的情报机构不如皇宫那帮大咖的规模大,这是事实。  

但比他们先进。  

这帮皇室贵族沉湎于旧传统,旧经验,把老祖宗的那些宝贝教条奉为圭臬,把新技术视为奇技淫巧。  

比如,一百年前,就有人讨论过,  

火药技术的进步,  

有识之士认为可以用在火炮和火铳上,而皇室这帮大佬一致认为,火炮是个什么东西,那就是礼炮!  

庆贺节日用的!  

皇帝还下诏杖责这群眼光宏远的先行者,说他们离经叛道。  

屁股打烂了后,还罚俸,用以警告其它官员和军队,要他们努力练习骑射,不要把时间、精力放在这些虚无飘渺的事情上。  

还有,那些想研究这些劳什子火器的人,无非就是起趁机贪朝廷的钱。  

皇帝不用,最后这帮有着一肚子知识的火器专家全被守夜人收拢了。  

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终生供养衣食,你给我出成果就行。  

就这样,至今仍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火器改良资料。  

还有,信鸽系统,  

是个人都能想象出来,会飞的东西总比马速度快吧!  

但皇室就是害怕信鸽被射杀,导致机密信息泄露。  

还有就是,训练信鸽所花的成本太高。  

而信使,不用再额外花钱。  

可是信使骑马导致被敌方射杀泄露机密信息的案例还少吗?  

所以,守夜人的情报组织虽然比朝廷规模小,但效率高。  

通过这极高的效率,在这表面上如死水一般沉静的大离朝,史斌却通过各地守夜之仆较之皇室宗族更加提前的预知了很多机密信息。  

太子现在不在营中,他暗中混在士兵之中,返回皇城了,接下来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柴氏在自己的偌大地盘中,养了很多鸡鸭,美其名曰救济贫苦百姓,不能光施粥,还得给点肉吃。  

皇帝还下诏表彰了,说有钱的世家大族都应该向柴氏学习,真不愧是太祖后嗣。  

柴家人接到这份嘉奖圣旨,更在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念:  

昏君脑袋里装满了大便,  

这大离朝,  

还是由我们柴家人做皇帝比较好。  

于是他们继续认真养鸡。  

而守夜人侦测出的消息却是,  

柴氏养这么多鸡鸭只是幌子,  

因为它们太吵,可以遮盖住巨型地下室打造军械的声音!  

看看人家干的多隐蔽,在地下室打造军械本来就很隔音,人家地盘那么大,外人也没机会听到。  

但人家就是怕隔的不彻底,还是养上鸡鸭掩人耳目。  

估计离发动大事也不远了。  

前线领土又丢了六十二城。  

大离的所有军队全部押上,也不够抵御敌兵,史斌在江州收拾府尹,府尹再怎么求援,朝廷也是绝对无兵相助的。  

朝廷和敌国已经够折腾的了。  

大离朝内的势力,更是折腾个没完没了。  

绝世高手杨再兴不甘心一直当个小盗贼,他有更高的追求,于是投奔了大盗曹成,成了和他一样的大盗,闹出了好大的声势。  

他们手下盗匪上万,见了官军,这帮实力爆棚的硕鼠往死里大杀大砍,抢光官军的粮食,甲胄和马匹。  

官军的物资相当精良。  

只是使用这些物资的人,弱的跟猫一样。  

大盗方七佛也卷土重来了。  

本来他们这股势力的大头子名叫方腊,是摩尼教教主,也叫明教,信奉光明神。  

这厮造反,闹动江南五十二城,被名将折可存率军捏灭,把方腊也给押到京师宰了。  

但他的余部死灰复燃,竟然又要攻城。  

河北大地,草头王田鼠也是摇身一变,在敌国的支持下,称天子了。  

这家伙流寇出身,穿个龙袍,往连夜造出来的龙椅上一坐,大字不识一个,连那枚假御印都能拿反。  

看诏书的时候,字也是朝下的。  

这还不算,上朝时还总抖腿。  

还不如个扫大街的长的板正。  

哪有半点皇帝的威仪啊。  

可这货的支持度还挺高。  

因为他不加税!  

于是他辖下百姓都称颂他有恩德于民,不像大离朝那该死的狗昏君,把老百姓逼的活不下去。  

降了敌国的折可求也在忙着折腾。  

可能人生,就是为了折腾吧。  

折腾到最后,青丝变白发,蓦然回首,人生只不过是一场厮杀。  

景国为了分裂大离,授意折可求尊奉原大离降将张邦昌为帝,建立大楚国。  

用意是告诉大离将士和百姓,你们看,在你们大离,活的多么痛苦,投降我们,可以活的这么幸福,不要再为大离作战了。  

折可求为了荣华富贵,更是向景帝献计,让景帝召唤能工巧匠,依他手中的守夜令仿制十七枚,他要成立自己的守夜人组织,和真的守夜人抗衡。  

景帝大喜,依计而行,可是这枚守夜令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