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兵棋推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萧飞笑了。  

“又想讽刺我什么,说吧,说出来好受些。我知道你嫌我年轻,不服我,但现在我没空跟你斗气。”史斌也笑了。  

萧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孙昭之计,一定能成,依在下的身手,我有把握救出姚小姐,不负孙大人所托。但是,我绝不甘心让孙大人这么好的清官,死于那帮恶人之手!”  

萧飞扑倒在地,下拜道:“你既为天尊者,必有过人之能!乱世中,一个好人就是一条活路!而一个好官,就是无数百姓的活路!以守夜人的本事,牺牲孙昭,救出姚小姐,那有何难?难的是,我不想让孙大人死!”  

史斌知道,此刻的他,将面临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抉择。  

所有的江湖山寨,说句不客气,不好听的话,全是狗屎。  

他们没有纲领,没有为百姓谋福的情怀,反而总在伤害百姓。从民心向背上说,他们也没有道义上的根基。  

而守夜人这个组织则不然。  

他们是老百姓心中的神,这是传承了上百年的天然优势,巨大优势!  

史斌太想把这个组织发展壮大了,到时从最低层次说,会有一股属于自己的巨大力量保护自己。  

从高级层次说,可以为百姓做点益事。  

从至高层次说,甚至可以…  

但是,机缘巧合成了天尊者,能力是否配位,这是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考验。  

找一帮废物捧你,那当然简单,像柴进那样,吸引的全是境界上不如自己的人,那帮资深吃货肯定当他是祖宗啊。  

像金庸小说中的慕容复一样,更简单,找一帮无知小孩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足虚无的爽感。代价是给他们几块糕饼即可。  

以上两位成功人物,都他妈的挺成功的。  

但是守夜人的首领可没那么好当。  

手下这帮绝顶高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想镇住这帮大爷,让他们对你俯首帖耳,没有点拿的出手的本领,人家凭什么服你!  

现在机会来了。  

也可能是灾祸来了。  

史斌要以布衣之身,去挑战手眼通天的高太尉!  

二人综合实力,相差甚巨!  

这无异于麻雀搏虎。  

说句泄气的怂话,现在装不知道,想要退出,已经晚了。  

守夜人孙昭命悬一线,守夜人萧飞在这催着天尊者去救呢。  

史斌赶紧在心里排兵布阵,思索着每一个细节。  

现在身边有六大莽夫(正式名称叫猛将,火烧眉毛的时候就别较这真了)帮忙,再过几天,又可以再招一个莽夫。  

尝试下吧,不能明着来的话,就暗着来。  

事态紧急,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让他细想。  

只能边走边想办法了。  

史斌发现,现在他只能这样答复萧飞:“我不是神仙,只能尽力。第一层次,是姚小姐和孙昭全都安全;第二层次,先救出姚小姐,再设法帮孙昭脱困。”  

萧飞说:“以他的性格,他是不会丢下官印一逃了之的。而且他家附近全是敌人的眼线,即使姚小姐能逃出去,他孙昭也未必逃的了。”  

史斌神秘一笑:“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你交给我这么难的任务,总得给我点时间推敲细节。”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必再多言了。  

萧飞暗思道,天尊者果然有种,他敢接这任务,就不枉我们遵他为主。  

次日天一亮,他们勿勿吃了点肉干,就朝着离都出发了。  

史斌和萧飞并辔而行,一路上却谁也不再言语。  

史斌在心里不停地做着兵棋推演。  

以前闲来无事,在图书馆也翻过孙子兵法,这时很自然的就想起了那句名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算计多的就胜利,算计少的就不能胜利,不算计的呢,就死路一条。  

算哪些呢?  

敌我双方的五件事对比:道、天、地、将、法。  

道:高太尉无德,这辈子干过的缺德事罄竹难书。守夜人这一点完胜。  

天:敌方早已位高权重,占尽天时。本吊(这时候就别本尊了)若想寻得一线胜机,需要借助外力,或其它外来因素,但暂时还没找到。  

地:上万御林军全归敌方统帅,且占尽地利。我方必须用尽一切手段,强迫对方切换战场,逼他离开对他最有利的地方。  

将:听师父说过,高太尉手下全是人渣,没有独当一面的人才。那些狗腿子欺负老百姓还行,对阵不行。如果能用巧妙手段,不让他利用人海优势来攻我方,而不得不以弱势人数来与我对敌,则此事未必没有胜算。  

法:高太尉的手下横行不法,处事无所顾虑,看起来人多,实则一盘散沙。我方手下没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利益纠葛,全部听命于我,且单个战力超强。  

总结:若能够寻准时机,借助可资利用的外力因素,未必不能攻破对方的弱点。  

光凭这个还不够,还得利用上现代人提炼出来的经验智慧:Show分析法。  

优势:  

马上就到可以招新武将的时间,可利用系统,在最关键时刻招出,让他出现在威胁最大的敌人身后,出奇不意斩之。但要求史斌自己也得与敌人相距不远。具体怎么做到,有待进一步推演。且此必中之奇招,只能用一次。  

太子既然想利用我,名义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