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灵光一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木叶第三号演习场风见忍、阿护和隼人每个人都聚精会神盯着拿在手中的树叶。  

()  

阿护都快变成斗鸡眼,但是手上的树叶连动都没有动一下。  

“不行,完全做不到啊。”已经尝试了一个上午的阿护自暴自弃地喊道。  

第九班的三个人究竟在做什么呢?  

自然是在进行加强查克拉性质变化的修行。  

在讲解完性质变化的知识后,加藤断就开始教给大家如何进行相关修炼。  

第一步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将属性变化的特性应用在树叶上就可以了。  

比如风的性质变化就是让树叶切成两半;  

雷的性质变化就是让树叶完全变折皱;  

土的性质变化就是让树叶一点不漏都粉碎掉;  

水的性质变化就是让树叶全身变湿润;  

火的性质变化就是让树叶燃烧成灰烬;  

这些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这些都是查克拉试纸对各种属性的反应。  

只不过试纸要比树叶的敏感上百倍,即使是无属性的查克拉,也可以反应出其中的属性倾向。  

而一般的树叶当然没有这么灵敏,必须是已进行性质变化的查克拉才能产生以上的效果。  

虽然加藤断已经将自己的风、火、土三种性质变化经验告诉给风见忍他们三个。  

但实际练习起来,还是很难做到。  

究竟有多难呢?  

来看看未来的鸣人太子修行风性质变化用了多长时间。  

不超过两天。  

但这是建立在鸣人分出成千上百个影分身同时修炼的情况下才做到。  

这就相当于将原先需要用几百天时间去完成的修行,浓缩到一天之内完成。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代价,所有影分身在修炼时所产生的疲劳也会在最后累积到本体的精神上。  

如果换成一般人的话,结果大概会像某些程序猿一样过劳死吧。  

壮哉,鸣人太子恐怖如斯。  

所以在学会影分身之术后,风见忍很快就放弃了长期用影分身来加速修行,我的一天可没有四十八小时。  

换句话说,普通忍者完成一个性质变化修行需要的时间,通常是以年来计算。  

因此阿护才修行了短短半天,什么进展都没有才是正常结果。  

站在一旁的大树下观察三小修炼的加藤断,此时出声安慰道:“就像老师刚才所说,性质变化修行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修行方法,你们目前做不到才是很正常的。”  

阿护将手上的树叶丢开,丧气道:“那我不练了。”  

加藤断弯腰将阿护丢在地上的叶子捡起来,肃穆道:“通过每天一点一滴的不断积累,再化成充足的养分使自己成长,这才是作为忍者的正确做法。”  

阿护接回自己的树叶,低头道:“我知道了,断老师。”  

“如果你只是想在选拔第三阶段中取得好成绩,那还是专心去研究其他考生的弱点比较有效。”加藤断用手拍了拍阿护的肩膀,将语气放缓和说道:“不过如果你是想不断提升自己,那么努力完成性质变化修行才是正道。”  

说到这里,加藤断转头面向自己三位弟子,语重心长说道:“增强性质变化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当可以将性质变化做到极致时,就代表你们对一种属性已充分理解,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新的术。”  

“我明白了。”  

“我会继续努力的。”  

“了解。”  

风见忍他们三人不住地点头表示自己已经领会老师的精神。  

恰巧此时,一只浑身长满黑色羽毛的传信雀飞到加藤断的肩膀上,他立刻从传信雀爪子上的小竹筒里取出一卷小纸条。  

“老师要说的都说完了,要传授的也都教给你们了,这一段时间你们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修行吧。”  

迅速看完纸条上的信息,匆匆留下一句交代后,加藤断很快就离开演习场,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什么紧急任务。  

在加藤断走了之后,阿护一脸郁闷看着手上的树叶,向两位好友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做,是继续修炼性质变化吗?”  

风见忍耸了耸肩,答道:“我可没有兴趣关心其他人,还是性质变化有趣一些。”  

隼人一脸赞同的点头道:“我也继续。”  

听到两人的回答后,阿护认命道:“我们第九班一向都是共同进退,既然你们都选择继续,那我也一起好了。”  

于是乎,风见忍、阿护和隼人他们就这样在演习场内继续与树叶较劲起来。  

相对于目前同样一筹莫展的阿护和隼人,风见忍这里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  

毕竟他平时使用的不是单纯的查克拉,而是由念气转化而来的查克拉·念气。  

由于这种念气具有查克拉的绝大部分性质,所以他平时也可以使用各种遁术。  

而且风见忍开发出无印模式,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是可以很轻易就做到性质变化。  

但事实上,这两者还是有所区别,拿风见忍前世最拿手的转换魔术来做说明的话。  

一般的结印忍术就像是魔术师利用念咒(指令),将魔力注入魔术模型(基盘)来变换成火球(实现机能)。  

而风见忍的无印忍术就像是不需要念咒,直接把魔力注入魔术模型来变换成火球,每个模型的效果都是固定的。  

比如当他用无印模式使出水遁·水阵壁,也只会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