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无之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嗡嗡嗡!”  

九层石台残迹四周的白雾一阵蠕动,残迹之上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几尊人影,看样子正是帝凌天一行人。  

几人刚被阵法传送进来,还有几分眩晕,夏江不想与他们解释此处状况,便转身飞驰,进去最后一层秘境之中。  

符箓之秘境。  

符乃道之形、箓乃道之意!  

符箓一道,在修仙界的应用极广,甚至某些方面更显重要,比如当日在玉仙观大比之中,武楼少掌柜凌洪波使出千百张高阶符箓,打的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符箓激发极为迅疾容易,且用途之广,上至仙人,下至凡俗,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囊括了几乎修仙、红尘几乎所有事物。  

因此,六绝仙人特意将符箓秘境设置在最后一层,就可以证明符箓的重要性。  

六绝仙人的符箓传承自然不是外界常见的货色,来此之前,各族天骄也都做足了功课,夏江得益于敖袖月相助,自然也知晓这层秘境的关键。  

此处天地白茫茫一片,只有一方石桌,一个石凳,石桌之上有符笔一支,灵砚一方,上好的符纸一张,此外别无他物,连一点辅助的材料都没有。  

一般来说,制符师除了笔、砚、纸之外,还需要准备灵水、灵材、灵器等辅助之物才可以着手炼制。  

且炼制越高端的符箓,对制符师的心境要求也就越高,修为不足者,还需要一些特制的香炉辅助制符师进入“定、静、安、明、悟、断、空、道、无”九大心灵境界的某种层次,才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炼制。  

而六绝仙人这符箓秘境的第一层要求,就是要求炼制出至少三品以上,也就是金丹期使用的极品符箓才可以进入下一层。  

材料自然也只是准备了一份,炼制失败只有传送出秘境一途,别无他策。  

制符之法夏江只不过学了一些皮毛,还是得益于雷殛拳宗的》《五行雷符真解》乃是万年前雷神惊才绝艳,以五行雷武之法为根基,脱离制符器具的束缚,接引天地五行雷灵之气,凌空制符,克敌制胜,实乃无上制符之道。  

可惜雷殛拳宗后辈弟子无能,就连五行齐修都做不到,更遑论雷神留下的种种绝学,以至于万年前横行一时的顶尖宗门沦为西海岸的二流武修门派。  

不过说起来,这雷神真的是与六绝仙人有的一拼了,雷神自创五行雷武之法,并以此推衍创出了阵、丹、符之道,若不是雷神不兼法修,怕是又是一个六绝雷神出世了。  

抛开心中杂念,将所剩的杀戮值全部堆在了《五行雷符真解》之上,看着几乎耗费一空的杀戮值,夏江心情极为郁闷。  

好不容易在无尽森林大杀一通,一夜暴富的感觉让夏江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去花费,结果这才过了多久,竟然消耗殆尽了。  

“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啊!”夏江心疼不已,不过同时收获也是满满的。  

剑道传承、丹道传承全部收入囊中,法道传承自己本来也就用不着,赠给了敖袖月也不算浪费,至于敖袖月会不会日后如何自处,是对立,还是结交,夏江没想过那么多,人各自有各自的缘法,强求不来的。  

阵道传承还在敖博身上,不过被夏江连人一道封禁在了祖龙龙珠之内,假以时日自然有的是办法逼迫敖博主动交出来的。  

至于此间的符箓传承,夏江也是信心慢慢,因为六绝仙人秘境一行,若说是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些六绝传承,而是窥视的那丁点天道意志。  

六绝传承固然珍贵,可与天道意志那一丝“无”的真意想比,即便是再给夏江九绝、十八绝传承也毫不稀罕。  

若不是有此天道真意在手,夏江想要凭借自身实力硬撼九层石台的禁制,顶天了也就是玉石俱焚的下场,想要顺利破解禁制取得传承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无”的属性到底是什么夏江还不得而知,只不过其包容万物、吞噬万物的特性委实太过惊世骇俗,是根本就不可能也不该出现在世间的法门。  

夏江也是富贵险中求,冒着天丹被毁,自身被重创的危险,这才侥幸成功,而且最为诡异的是,系统竟然认了。  

姓名:夏江武道境界:抱丹境初期武道功法:  

仙武:《武动九极》(圆满)六绝剑道(小成)《五行雷武之法》(大成)  

佛武:《不动明王印》(圆满)  

魔武:《魔神九劫变》(大成)  

武道技法:《武圣拳》(圆满)......(可展开)  

其他技法:《天地禁法》(圆满)......(可展开)  

自创神通:《蜃魔灭神雷》(小成)  

天道本源:无之境(未入门)  

悟道:每一万杀戮值兑换悟道时间一分钟杀戮值:21386。  

夏江瞠目结舌,本来已经很高估这“超神武道系统了”,却不曾想牛批上天了,不,是超越天际了。  

天道本源——无之境到底什么意思?  

天道本源多少境界?无之境具体何解?夏江不明所以。  

若不是疯魔一次,临危悟道,顶多也就是炼制天丹成功,哪里来的成功窥伺天道的奥妙,并且成功领悟了一丝呢。  

虽然想不通,但是夏江丝毫不气馁,只要系统能认,将来哪怕再如何海量的杀戮值,夏江也有信心攒够,届时横推至圆满,他倒要看看,你这毫无自主意识,全凭本能行事的天道意志,如何对抗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