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神灵赐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食物已经准备完毕,但此时的他们,还不能立刻开始宴会。  

此次的庆功宴,是为了庆祝消灭恶狼部落。  

而在这场与恶狼部落的战争中,出力最多,影响最大的,当属白家村的神灵大人。  

在宴会开始之前,他们所需要进行的仪式,便是谢神恩。  

“大家都收拾整齐了,此次能够将恶狼部落击败,我们的战士固然出力不小,但若是没有神灵大人的帮助,我们是不可能战胜他们的。”  

一众村民们都穿戴整齐,他们齐齐聚集在村子中心的空地上,听着自然之树前村长白干慷慨激昂的演讲。  

“所以,在这场庆功宴里,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便是一直带领着我们村子发展壮大的神灵大人!”  

这样说着,他转过身,带领着一众村民,对着秦真的化身,那棵高可与天齐的自然之树做出了最忠诚的祷告。  

与此同时,秦真新添加上去的功能,起了效果。  

只见自然之树的树身,突然呈现出金色的光芒。  

随着祈祷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之树散发出的金光,也越是强烈。  

“神迹、这是神迹,是神灵大人听到了我们的祈祷,祂在回应我们的祷告。”  

在这之前,秦真并没有和白干交谈过,也没有将自然之树已经改造完毕的消息告诉他。  

白干此时的所做所为,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源于本能。  

一众村民见到这亮眼的神迹,感受到那无比神圣的气息,心中的敬畏之情顿时无法用言语表达。  

他们腿一软,纷纷站不住,但想到白干曾经传达过的神谕,又一个个站得笔直。  

秦真见到他们古怪的动作,不由觉得有些好笑,但随即他又想到些什么。  

“规范,这些信徒、信众们,他们向我祈祷的时候,应该遵循某种特殊的仪式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我的信念,发展更多的信徒!”  

当一群人,用同一种姿势做同一件事,这会给外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如果他的信徒们,都用同一种姿势祈祷,而其他信众纷纷有样学样,这将会极大地加快信众转化为信徒的速度,同时还能积聚信念,团结众人。  

现在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优势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等以后,村子里的人和外面接触时,这一点的效果将会特别突出。  

“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仪式呢?”  

秦真首先想到了现实世界里的那些宗教仪式。  

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模板,作为一个地球人类,他也不会介意套用到自己的信徒身上,雷不雷同无所谓,只要能起作用,这就足够了。  

“想来现实世界里的那些‘神’,应该也不会来找我麻烦的吧!”  

说着,他却想到了更多的问题。  

“不过,会不会有其他人已经套用了这类仪式?毕竟,和我一样从地球来的神祇,数量可是成千上万。”  

他幻想着类似的情景。  

两名信徒,在吃饭之前进行祷告。  

祷告结束,注意到另一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姿势,其中一人问:  

“哦,我们俩进行的竟然是同一个仪式,你信仰的神祇也是真知神吗?”  

“不,我信仰的是金银神!”  

这就尴尬了啊!  

秦真觉得,还是应该自己从零开始设立一样信徒们祈祷时候的仪式。  

但想了一会儿,他还是没能想到什么好的想法。  

“算了,以后再说,实在不行让他们祈祷的时候,大喊三声‘真知神祇天下第一!’”  

秦真放弃了思考!  

底下,白家村的村民们已经被自然之树散发出的金光给震慑住了,但还没完。  

就在这时,自然之树上突然飘下了23片树叶,树叶落在了那些信徒们的身上。  

正当村长白干感到疑惑的时候,在所有人的眼前,一行同样散发着神圣气息的文字浮现在空中。  

白家村的村民们都不识字,但没关系,当目光落在这行文字上的时候,其中的含义自然而然会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  

“吾乃一直庇佑着尔等的真知神!”  

“每个成为我信徒的人,都将获得一片自然之树的树叶,这将成为你们信徒身份的证明!”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自然之叶会庇护你们,但我的恩泽,只有一次!”  

简单几句话,将秦真所要表达的内容,统统说了出来。  

但与此同时,他的神力,也变得所剩无几。  

之前发动神迹,帮助白家村的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又改造了自然之树,这两次操作,已经将他大部分的神力消耗。  

而凭空传信所需要消耗的神力,是借助神谕之书发表神谕的数十倍。  

不过也好在,凭空传信传达的是神灵的意志,倒也不用担心村民们的理解会出现偏差。  

“谢神灵大人赐福!”  

“谢神灵大人赐福!”  

接收到自然之叶的23个信徒异口同声地说道。  

常年出入在生死之间的他们,不会不清楚自然之叶的庇护意味着什么。  

在神灵大人降临部落之前,每年都有许多的村民,因为受到各式各样的伤害而殒命。  

若是他们能得到自然之叶的庇护,白家村的人口将会多很多。  

“这是一道保命符!”  

看着前方接受了神灵恩泽的一众信徒,其他村民们的眼里只有羡慕。  

在这一刻,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