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日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阴云密布,星月无光。  

血衣城亮起万家灯火,像无数的萤火虫在城中飞舞。  

一道紫影极快地掠过夜空,来到血衣城中央。  

这里有一大户人家,单单府院就占了纵横两条街,院内宫殿金碧辉煌,房屋鳞次栉比,花园鸟语花香,楼阁亭亭而立,门口还蹲着一对真材实料的金狮子。  

正是血衣府。  

紫衣人显然来过多次,对血衣府挺熟,轻松避过重重护卫来到后院,藏在墙角树下。  

此处停着二十多辆兽车。  

车由粗木钉起,有一丈长,一丈宽,一丈高。  

里面关押着一个个身材娇小的少女,大多伤痕累累。  

明显,都是神木族的俘虏。  

紫衣人跳上附近的屋顶,趴在瓦片上偷偷观察。  

见院子四周站了一圈血甲护卫,几乎密不透风,可见防卫森严。  

二十辆兽车中囚着一百多名神木族俘虏,都是血冬儿从各大家族富商手里抓回来的,干系血家大少爷的性命,不敢疏忽。  

万一出了差错,谁都吃罪不起。  

“血衣家办事倒麻利!”紫衣人感慨道。  

她不是别人,乃是千面狐。  

土战交予她刺杀血风的任务,本该去神木城,可她偏偏跑来血衣家。  

原因很简单,千面狐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单枪匹马去神木城刺杀血风的机会太渺茫,几乎不存在。  

这不,千面狐灵机一动,决定来血衣家瞧瞧,说不定能有所收获。  

哒哒!  

门口的卫兵忽然让开,退至两旁,立身行礼。  

料是大人物来了。  

果然,一个身穿血甲的姑娘踏步而入,行路匆匆,充满干练之气,一看就是雷厉风行之人。  

“血冬儿!”千面狐认了出来,犹有兴致。  

她觉得,在血冬儿身上或许能发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刺杀血风,有希望了。  

“有多少俘虏?”血冬儿冷眸扫过,问道。  

旁边一个卫兵答道:“回大小姐,一共一百一十二名,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都装在囚车里。”  

血冬儿点头,“我再查一遍!”  

她走到最前面的兽车,一个一个清查其中的俘虏。  

这些俘虏都认识血冬儿,化成灰也认得,因为她们大多都是在战场上被血冬儿擒来的。  

一见面,她们目露仇恨,龇牙咧嘴,甚至出言痛骂,若不是腐钉限制,她们恨不得冲出囚车和血冬儿拼命。  

血冬儿毫不理会,任凭多难听的言语都充耳不闻,看这群俘虏就和看猪羊差不多。  

“五十五,五十六…”  

她一辆一辆地清查,不一会就查完二十辆兽车,最后一合计,正好一百一十二人。  

“大小姐,”手下人都心有不满,终于说出口,“恕属下直言,这些俘虏在战场上杀过我们的同伴,和血衣家仇深似海,难道真要把她们还给神木族?”  

血冬儿没有说话,没有解释,目光中闪过两道寒芒,令人畏惧。  

她摆摆手,示意那人退下,未留只言片语,走出后院。  

到了外面,一个行色匆匆的家丁跑来,在血冬儿耳边窃窃私语,似有极机密之事。  

听完,血冬儿点头,“走。”  

那人立即引着血冬儿向前面的院子走去。  

千面狐大为好奇,将身形隐匿在黑暗中悄悄跟随。  

她当然不敢走正路,而是依靠灵活的身手在屋顶跳跃,瞬移,轻盈如猫的脚步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跃过两个屋顶,沿着高墙陡行。  

来到尽头,面前出现一座红砖金瓦的双层宫殿,雕栏玉砌,富丽堂皇,一看就造价不菲。  

千面狐绕个远,躲开前面的护卫,从后方跃了上去,落在宫殿顶,而后顺着倾斜的屋檐滑下,正好来到侧窗。  

嘎吱!  

同时,血冬儿推门入内。  

关门。  

殿内除了血冬儿,只有一人坐在椅子上。  

是个上年纪的老头,身上挎着个药箱,打扮来看应该是个大夫。  

此人等待已久,喝了好几杯茶,见人来急忙起身,“血大小姐!”  

血冬儿微微颔首,“洪大夫,我要的药有了么?”  

她一向直接,开门见山。  

洪大夫拍了拍药箱,“大小姐的吩咐,洪某怎敢懈怠。”  

说罢,将药箱搁在桌上。  

打开,里面放着一个竹筒。  

洪大夫拿起竹筒,里面哗啦啦地响。  

却是一颗颗黑色药丸,蝌蚪般大小,差不多有上百粒。  

“大小姐,这即是‘一日灵’,”洪大夫谄笑着介绍,“服下此药,当时不会出现任何效果,但一日之后便毒发而亡,无药可解。”  

说着又添了一句,“一日灵乃洪某独家配制,血衣城绝无二家。”  

血冬儿意会,“放心,五千两银子不会少你的。”  

“谢谢大小姐!谢谢大小姐!”洪大夫喜形于色,激动得手指颤抖,哗哗作响地将竹筒递来。  

他行医一年都挣不了百两银子。  

这下好,一筒毒药把一辈子的钱都挣出来了。  

“不过,我要先试试这药灵不灵,”血冬儿拿起竹筒,晃了晃,“药灵,我才给你钱。”  

“那是自然,”洪大夫嘿嘿一笑,“大小姐尽管试,洪某打包票,一定让您满意。”  

“好!”  

血冬儿陡然出手锁住洪大夫的喉咙,掐开他的嘴巴,没等洪大夫反应过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