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旱真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丰伯和丰曼一个劲磕头,劝都劝不住。  

他们明白,如果月老不管此事,大旱再持续一年半载,部族面临灭顶之灾也不是不可能。  

只好用最卑微的方式,磕到头破血流。  

月老试图解释,可二人听不进去,他们怎能理解天仙的难处,眼前所看到的唯有自己的处境。  

说不上对错。  

因为是人之常情。  

最后,月老索性不解释了,微怒道:“大旱之事,本仙无能为力,你们好自为之!”  

丰伯父女彻底绝望,麻木地磕头哭求。  

“你们起来吧,月老爷爷也有很大的难处,并非不帮你们,”石不凡叹口气,上前强行将父女拉起,“放心,我会另想办法。”  

“仙人,真…真的还有办法吗?”  

连天仙都不管,他们着实绝望。  

“有!”石不凡脱口而出。  

说得斩钉截铁,其实是为了安抚二人,石不凡哪有丁点把握,尽力罢了。  

“月老爷爷,请你帮一个小忙!”他转身面向月老,请求道。  

月老捋捋胡须,“不凡,你还要为难本仙?”  

“不!”石不凡淡笑。  

按照老糊涂教他的道理,遇事要设身处地去想,考虑自己也考虑别人,才算周全。  

月老爷爷已说出自己的顾虑,他当然不会强人所难。  

换作自己,亦讨厌被强人所难。  

“月老爷爷,我想请你去见见崆河龙王,”石不凡说出自己的想法,“让龙王说出大旱的原由,我才能想办法解决,对吧?”  

石不凡之前去见崆河龙王,人家压根不把他当回事。  

若是月老去了,定能镇住龙王。  

“行!”月老答应得干脆,这对他确是小事一桩。  

说定,二人当即飞天而起,月老乘着大白鸭,石不凡则腾云驾雾。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迅速离开大丰部族,只留下目瞪口呆的父女二人。  

正午。  

崆河。  

岸边围了不少人,都是来自大丰部族的族民,一个挨一个地打水挑水,络绎不绝。  

有老人有小孩,有壮丁有妇女。  

年轻力壮的挑两桶,力气小的挑一桶。  

看到这幕,月老微微有点触动,“凡间的人,不易啊!”  

石不凡点点头,“呵呵,总要活命!”  

聊着,二人已飞到崆河中央。  

月老清清嗓子,冲着河水喊道:“崆河龙王,速来面见本仙!”  

娇细的声音穿过湍湍激流,直入水底。  

片刻,河中翻腾起一丈多高的浪花。  

哗哗!  

浪花崩裂,有一金黄影子冲出,其身长五丈,粗如人腰,三爪立足,威风凛凛。  

正是崆河龙王。  

“龙王,可认得本仙?”月老居高临下,问道。  

“认得认得!”崆河龙王怎敢怠慢,“小龙拜见月老上仙!”  

话落,崆河龙王的身躯急剧收缩,片刻化为龙首人形的模样,头顶龙角,身穿黄金铠甲,倒比龙形更威风。  

“不知上仙驾到,有何贵干?”崆河龙王再拜。  

地仙面对天仙,必然又敬又畏,因为天仙能决定地仙的仙位,甚至生死。  

月老没废话,开门见山,“龙王,我且问你,大丰部族的降雨是否由你负责?”  

这一问,崆河龙王神色大变。  

其实看到旁边的石不凡,他就有预感。  

上次见面,他没将石不凡放在眼里,三言两语打发。  

这次居然把月老上仙给请来,看来自己小觑了石不凡。  

“回上仙,”崆河龙王立即恢复镇定,“小龙确一直负责大丰部族的降雨。”  

“那为何半年没有一滴降雨,致使大旱,民不聊生?”月老的语气严苛了许多,像是质问。  

龙王由水德星君辖管,和月老并无关系,但作为天仙,问一问的资格当然是有的。  

崆河龙王沉默,似有难言之隐。  

“说!”月老叱喝。  

崆河龙王依然不言,神色又惊恐又为难。  

月老冷笑起来,“你一个小小龙王,难道胆敢私扣降雨,违反天规不成?”  

“信不信我马上回天宫告知水德星君,除了你的仙位!”  

月老的威严在此时展露无遗,一字一句都像刀剑般插向崆河龙王的心口,吓得龙王浑身战栗,龙鳞抖动。  

“上仙饶命!上仙饶命!”  

崆河龙王跪拜在水面上,终究服软。  

“上仙,此事干系小龙的性命,请听小龙道来!”  

崆河龙王被吓得不轻,赶紧将事情的原委说出。  

原来,大丰部落有一座建造了百年的古庙,庙里供奉的正是水德星君神像。  

半年前,丰伯为自己女儿的婚事发愁,听了一位游历道士的话,准备供奉月老。  

见水德星君的神像已破旧不堪,年代久远,加上少有人供奉,丰伯便派工匠将其拆除,换上崭新的月老神像,以求让自己的女儿得到好姻缘。  

偏偏巧了,水德星君正好游历到此,看到这一幕,心中难免生怒郁闷。  

本来么,凡人供奉满天神佛,难免经常拆除破旧的神像,不算大事。  

可水德星君是个小心眼的家伙,加上亲眼所见自己的神像被拆,一时气不过就找到崆河龙王,让龙王一年内不许给大丰部族降雨,以示惩罚。  

临走时还叮嘱,如果大丰部族想挖河渠引水,也不许河水流入大丰部族。  

崆河龙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