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继续向北,大地不再荒芜。  

人烟多了起来。  

石不凡站在山坡上往远处遥望,能看到人类的村落一个接一个,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大地上,像棋盘上的棋子。  

石不凡喜不自胜。  

到有人的地方,意味着他不用忍饥挨饿。  

哪怕当个叫花子,挨家挨户讨来的饭他也吃得津津有味。  

香心把石不凡骗得很惨,但有件事没骗他,人间的确是美食万千,吃的喝的哪怕一天一个样,也够石不凡吃几十年。  

如此,石不凡一路走一路吃。  

十天,只赶了百里路程。  

没办法,人间又好吃又好玩,他难免耽误行程。  

除了吃,石不凡对“人”也有更深的了解。  

人间大多都是普通凡人,世世代代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一辈子家长里短的就那点事,说不上大善,说不上大恶。  

比如他饥肠辘辘时,一户人家让他进屋,吃了个饱。  

比如深夜赶路,经过一个村落,也有村民收留他过宿。  

比如累了在路旁休息,路过的赶车人会让他搭车,分文不取。  

至于盗窃之徒,打骂爹娘的不孝之子,抑或欺压良善的恶霸,石不凡曾碰上几个,都被他收拾得老老实实。  

人间种种,他见识了不少,世间百态连成一片,最终只剩“差距”二字。  

仙和仙之间,最多只有天仙和地仙的差距。  

但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抵如此。  

向北百里。  

小村子越来越少,大部族越来越多。  

所谓部族,多是历经千百年而形成的领地。  

部族的祖先往往是一两个化形成功的妖。  

妖不停繁衍后代,后代又有后代,从而形成部族。  

所以,每个部族的人都保留着祖先血脉中的一些特征。  

比如石不凡曾路过一个“狼人”部族。  

部族里的人,外表和行事并无什么特殊,但每到月圆之夜就会全部变成狼,嚎叫一夜,第二天日出又恢复正常,继续劳作。  

不用猜,他们的祖先定是一只狼妖。  

还有向北的一片大湖,住着一个数量庞大的“鱼人”部族。  

他们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可在水中生存,也可上岸用鱼尾走路。  

途径时,石不凡还听到一个传说故事。  

很久之前,湖边有一个小村落,村民靠打渔为生。  

有个渔夫的女儿叫小莲,生得十分漂亮。  

有一天,小莲在湖中打到了一条金色鲤鱼,那鲤鱼竟口吐人言,求小莲放它生路。  

小莲心软,将鲤鱼放回湖中。  

结果一年后,那鲤鱼竟化作一个玉面男子,上岸与小莲求好。  

这一人一鱼结为夫妇,诞下鱼人,鱼人又与其他渔民结合,经过几百年后形成庞大部族,便是“鱼人族”。  

通过和这些部族接触,石不凡更了解人间的复杂。  

以前没听过的,没见过的,都让他啧啧称奇。  

恐怖得是,石不凡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整个人间有多少部族,多少奇事,多少未知,没人说得清。  

不知不觉,离开昆仑山已有两月。  

石不凡渐渐融入人间,没有了最初的彷徨和懵懂。  

他本就聪明,学什么都快,人间的事再复杂也不如法术复杂,不过尔尔。  

这日,他翻过一条长长的山,继续飞上几十里,眼前景观忽变。  

炽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  

好像有无数的火球在天上地下飞,逃无可逃。  

连空气都变得滚烫。  

当眺望大地时,更吓了一跳。  

满眼竟无一颗草木,一丝生机,脚下全是干裂的土地,像被千刀万剑划割,裂缝连成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  

大网漫无边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明显,这是个干旱缺水的地域。  

石不凡第一次见这种场面,震惊得他半天说不出话。  

书上有个词叫“赤地千里”,他亲眼见识了。  

什么草木,什么鸟兽,都无法在这里存活。  

唯有远处的一片枯木,和地面上横七竖八的野兽干尸,证明曾经的生机勃勃。  

“好渴啊!”  

石不凡赶路太久,嗓子都冒烟了。  

可这鬼地方连一滴水都寻不到,只好强忍着赶路。  

不久,石不凡看到有一群人在炽热的大地上行来,登时欣喜。  

“有救了!”  

他们有十几人,赶着两辆牛车,缓缓向南走。  

车后留下明显的车辙,像粗大的笔在大地上划线。  

这群人走得汗流浃背,嘴唇干裂,因为太热太渴,有人已经昏倒,不得不抬到牛车上拉着。  

当然,牛也不好受,渴得张嘴吐舌,舌头干得像麻布。  

石不凡上前一问,才知这群人是逃难的,要往南寻找风调雨顺之地。  

他想讨口水喝,说自己渴了半天,很是难受。  

这群人投来嘲弄的目光,“半天?我们已经渴了三天!”  

“没水!没水!”  

“刚才扔了个死人在路边,还没晒干!”一个年轻人走来拍拍石不凡的肩膀,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石不凡不明白。  

那年轻人咧嘴一笑,石不凡才看到,这人的牙居然是红的。  

向北。  

石不凡见到许多尸骨。  

有牛的尸骨,羊的尸骨,野兽的尸骨,甚至人的尸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