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知恩图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离开柳衣巷时,神情仍有些激动的刘能德,不时的会摸着袖内的药瓶。唯恐这药一不小心遗失了。  

这瓶里装着的可是救命的灵丹妙药啊!  

有了这药,娘子的病就能治好了,就再也不怪罪我了!  

想到这,刘能德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对刘锦江说道。  

“锦江,我这几日要往京师公干,到时候衙门里的差事,你要办勤快些,这孙千户明年就要退职了,我寻思着,先帮你弄个副千户,待到孙千户退职时,你再把他的位子顶上,锦江以为如何?”  

亦步亦趋的刘锦江听着这话,早就激动不已的他连忙说道。  

“一切,全听镇抚使的安排!”  

表面上,他们是同族不假,可那也是几代人都没有联系的远亲。什么同辈兄弟,不过只是笑话,甚至刘锦江之所以会拿出院子留下施奕文,就是为了给他的这个同宗兄弟治病,为的就是今天他的这句话。  

有付出,才有得到。  

在付出了那么多东西后,终于得到了这个承诺。  

“好好干,你我是亲戚,只要有机会,我不提你,还能提谁?”  

一个千户,应该够了吧!  

从百户到千户,这个门槛不知多少人几代人都跳不过来。自己就助他一臂之力吧!  

刘能德心里暗自寻思道,刘锦江的恩情还了,那边施神医的恩情怎么还?  

这活命之恩难还啊!  

想到这,刘能德的眉头紧锁,债不好还啊!  

“镇抚使,可是在想施神医那边?”  

看似五大三粗的刘锦江,其实却也是绣花心思,觉察到镇抚使的异样,立即说道。  

“其实,施神医那份情,只要记在心里便成,就像在下,那宅子送给神医,想的也就是将来有机会报答他。”  

他的话,让刘能德点点头。  

“这倒是我着相了,不过…刘某总不能让人说我知恩不报吧,你那宅子…”  

突的,他扭头看着刘锦江问道。  

“空荡荡的,就一个小丫环伺候着,着实不像话,这样吧,上次你说你是在寇家认识的他?”  

“是的,当时下官险些一刀把他砍了,要不是寇芸点破我身上的恶疾,只怕,哎…”  

想到那天的经历,刘锦江立即暗叫着庆幸,甚至想到。  

“难不成,他是我的福星不成?”  

“寇芸…寇家…”  

若有所思的寻思着,刘能德的唇角轻扬,看着刘锦江问道。  

“那寇芸可是寇家的女儿?”  

寇家是南京有名的娼门,打从洪武北伐,原本是色目人的寇家就被贬为世娼。世代为娼。  

“回使台话,那寇芸确实是寇家的女儿,下官听说,她是寇家三姐儿的女儿,那三姐儿也就生了这么个女儿,大的叫寇芸,小的叫寇媚…”  

回着话刘锦江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试探着说道。  

“使台,你莫不是想把寇芸送到他府上去?”  

“未尝不可!”  

刘能德笑道。  

“在南京,谁不知道寇家女儿的自幼便练有绝技,施神医正是年青气盛,身边岂能少得了通房丫环,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去找那寇家三姐儿,把那个寇芸、还有她妹妹,也一并送到施神医府上。就说是我说的,至于银子…”  

冷笑声,刘能德说道。  

“你就直接告诉寇三姐儿,她们寇家这些年可曾有私藏匿入良家的子女!”  

“下官明白,”  

对镇抚使的话,刘锦江没有细问,他知道,娼门等贱民将子女藏匿寄养于良家之中,冒充良家子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不过一直都是民不举官不究。现在镇抚使这么说,就是压根没打算出银子,只是给寇三姐儿提个醒,若是她不知趣,到时候寇家必定会遭灾。  

“我说,锦江,你小子能去给寇家的女儿的梳拢,这银子没少花吧。”  

突然,镇抚使冷冰冰的话,让刘锦江后背一凉,正要告罪时,冷冰冰的话声又传入他的耳中。  

“这银子可以花,可朝廷的差事却不能落下了,别忘了,咱们在南京是干什么的?”  

“属下明白,属下明白…”  

后背冒出一股冷汗的刘锦江,急忙答道。  

“使台放心,属下绝不敢为他们欺瞒朝廷。”  

看一眼刘锦江,刘能德冷冰冰说道。  

“嗯,好了,你去办那件事吧!”  

送走镇抚使后,刘锦江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了,他先是咽了口唾沫,然后又乐滋滋的自言自语道。  

“虽说被吓了一跳,可结果倒也不错,千户…这施兄弟,可真是我的福星,得嘞,这下施兄弟也算是有福了!”  

这边,闲来无事的施奕文,自然不知道,有人那么体贴的把女人给他送上了门。而是往长一样,又一次领着小怜逛街去了。  

现在只要是天气好,他基本是出去闲逛的,说是闲逛,其实却是在寻找着挣钱的机会。  

这市场上有什么挣钱的机会呢?  

那二十个梳妆盒,早就被他嵌上了玻璃镜。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拿到街上卖个高价,只是价格应该卖多少?  

这也是他经常逛街的原因,不过,逛了不少店,似乎都没见过玻璃镜。街上的镜子往往都是铜镜。  

至于小怜这个小丫头,就是专门跟他在后面服侍他。在逛街上,17世纪的女孩也有着与几百年后的女孩相同的天份,往往施奕文累的抬不动脚的时候,小怜仍然是兴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