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下人所不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才是花和尚!  

你全家都是花和尚!  

心里抱怨着,施奕文倒也没有接刘锦江的话茬,而是直接岔开了话题。  

“小弟瞧老兄随身带着双手刀,莫非是上过战阵?”  

双手刀因为太长,所以往往只用在战场上。  

联系到先前的那万历年的瓷枕,便想到万历三大征。因为不知道年份,便故意试探道。  

“嘿嘿,我刚进锦衣卫时,就到了浙江,你知道那地方,遍地都是倭寇作乱,难免会上战场,倭寇擅长用长刀,短刀对阵难免吃亏,所以后来就是凭着这柄五尺刀保命,万历二年调回了南京,算起来这都回来四年了,可这五尺刀用顺了手,也就一直用到现在。”  

见他岔开话题,刘锦江又主动的和施奕文聊了起来,借聊天试探着他的来历。有意探清时代的施奕文也半真半假和对方聊着。  

万历二年,回来四年。那现在应该是万历六年。  

也就是公元1578年。  

弄清楚的时间,施奕文顿时有了底。也不再像先前那惊慌,尽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到了这,但他整个人仍然显得很是冷静。  

两人先从浙江的倭寇聊起来,然后又聊到海外,聊到海外的各种奇珍异宝,风土人情。到最后,刘锦江非但没有探出个来历,反倒是更迷茫了,瞧着施奕文的眼神,甚至也发生了变化。显然没想到他会知道那么多,一开始的时候,他还能聊两句,到后来只的听的份了。  

“哼哼,想探老子的来历…”  

冷笑着施奕文得意洋洋的说道。  

“不知道,老子有百度吗?”  

凭借着过去在网上看过的旅游攻略,什么满加刺的猴子屿,什么三宝垄的三宝庙,暹罗的战象,甚至到最后,什么野人猎头之类的海外逸闻也被施奕文一一说了出来。  

这一夜,他们两个人就在那里畅淡着,至于寇芸就跟着丫环似的,在那里给他们烧茶递水,最后甚至还要了一桌菜食,两人边吃边聊,聊的倒也尽兴。待到公鸡打鸣的时候,听了一夜仍是意犹未尽的刘锦江,看着施奕文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那些地方老弟都去过?”  

满腹疑惑的他试探道,在锦衣卫之中,他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可是眼前这位施老弟说的,虽说有些是他在浙江时听说过,但更多的却是闻所未闻的,也正因如此,才会不加怀疑。  

面对他的询问,施奕文的心里暗自寻思道。  

怎么解释自己的来路?身份?  

这个问题只要身处这个时代,那么早晚都是要面对的,只是如何解释呢?  

“小弟勉强算是外蕃海商吧!”  

“哦?外蕃海商?兄弟是外蕃?”  

非但刘锦江不信,那寇芸也不信,几乎立即说道。  

“施公子,瞧您说的,这蕃人,我是见多了,可是像您这样眉清目秀的,却还是第一次见着。”  

可不是,他的相貌可比江南的富家公子还清秀俊俏。  

“你们有所不知,虽说我是生长于海外,可祖上却也是华夏人,当年群雄起事,驱逐蒙鞑,家祖为避战乱迁往海外…”  

“你这么一说,南洋这样的人确实不少。”  

这个解释倒让刘锦江颇以为然的点点头,随后又仔细打量了一眼。  

“若是没猜错的话,老弟的出身肯定也不简单吧!”  

见施奕文没有回答自己,刘锦江终于道出了他心里的猜测。  

“老弟这身衣裳虽说古怪,可这料子织的紧密不说,那针脚恐怕就是最好的绣娘也缝不出来,还有刚才那药…”  

原本又困又倦的寇芸闻言便来了精神,仔细打量着这人身上的衣裳,确实,那针脚一针一线缝得就像拿尺子量好似的。为了对比,她特意看了看刘百户身上衣裳,针脚又散又乱,再看看自己的衣裳,似乎也好不到那…突然她的眼睛一睁。  

“咦?”  

眨眨眼,看着刘百户寇芸惊讶道。  

“刘爷,您脖子上的梅花疹没有了!”  

“什么?”  

猛的站起身,刘锦江就火急火燎的脱掉衣裳,一开始,他不知道身上起的是梅花疹,只以为是春天潮湿起得疹子。如果不是寇芸,他压根就没往要命的梅花疹上去想。  

“没了,真的没了,真没了…”  

激动之余,刘锦江看着施奕文时,那眼睛也变得火热起来,更是纳头便拜。  

“恩公,请恩公受小弟一拜!”  

现在刘锦江非但不敢再托大,甚至还打蛇顺棍的和对方攀起了关系来。就连一旁的寇芸,看着施奕文的时候,那双眼睛里也是火热非常,毕竟,打梅毒从岭南那边传过来,这几十年不知多少姐妹被这病给害死的。即便是活着的也是人不人鬼不鬼的。  

这病是绝症,无药可救,无人能治,可是眼前的这个野和尚却可以治!  

只要一针就好了?  

围着刘锦江身边打着转,他身上的梅花疹确实消失了。  

效果怎么会这么好?  

施奕文的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梅毒病毒抵抗力弱?还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内没有抗生素,所以抗生素的效果更好?  

一针见效?  

这效果可真快啊!好像不太可能吧。  

算了,不管这些了!  

有效果就成。  

“那个,老弟客气,客气了…”  

连忙扶起刘锦江,施奕文又说道。  

“虽说,这病是治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