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可配张君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篝火狂欢一直以来都是蛮人的习俗,但蜀郡蛮人本就众多,与秦人两相融合之下,有些习俗便互通了。  

更兼此时蛮人请附,于城外扎营。  

索性,便一起举行了这场狂欢。  

活动开始之前,是双方领导的会面,张仲离得远,不太清楚聊了些什么,只知道会面完毕之后,有蛮人勇士鱼贯而出,于军营外的空地上点燃篝火。  

双方的士卒中,也有极大一部分放下武器,跟着走进了场中。  

随着篝火越燃越多,整个城外近乎亮如白昼。  

县令、县尉、县丞这广都县的三大巨头,以及沙摩虬、蛮人的二五百主牙蛮飞,就在万众瞩目下,走上了提前垒好的高台。  

倒是没有什么歌功颂德,他们只是给围观的民众解释了一下此次围猎的情况,以及一些秦蛮世代友好之类的鬼话。  

随后,就来到了张仲期待已久的环节。  

赏赐。  

百里豹身为县尉,是广都县最高军事长官,也是整个广都所有秦人中的最强者。  

腊祭围猎,他亦是三军统帅,因此,名次由他判定。  

“腊祭围猎,使锐士入林中,与牙门勇士共逐猛兽,此县之大事。”  

“律令有言,凡人众而行事,必有上下高低,上者赏之,下者罚之。”  

“民之生养,牧牛放马;军中角力,强弱之别;战场搏杀,首功多寡;莫不如是。”  

做为职业军人的百里豹,语言组织能力并不太强,才不过拽了几句文,就有点卡壳了。  

他顿了顿,也不再多说,只直接了当的说道。  

“故择军中狩猎前三以为上,军中后三人以为下,行赏罚之事。”  

“于军阵之前,明众而示之。”百里豹的双眼扫过千余秦人士卒,也扫过了营盘中的蛮人。  

凝固的气氛中,他冷冷的吐出几个字。  

“有不服者。”  

看着百里豹无甚表情的满脸,张仲心中默默加了一句。“斩!”  

“自行向军法官乞鞠便是。”  

这也可以乞鞠?  

律法当真无处不在。  

“隐山亭长,不更张仲。”  

耳听呼名,张仲不及多想,高声回应。  

“在。”  

“登台。”  

“唯。”  

穿过军中人群,张仲于十数步之外,无数围观的女子中,看到了进不来军营的梨,她正激动得小脸通红,跟着兴致高昂的人群欢呼。  

那口型和众人的声音相合,分明就是。  

“张擒虎。”  

战阵之中,千军万马云集,一员骁将身着玄黑甲胄,骑着健马疾驰敌阵。  

于一片杀声中发出雷鸣般的暴吼!  

吾乃广都张擒虎,谁敢与我一战?  

画面感很强啊!  

摇了摇头,张仲甩开脑海中突如其来的想法。  

但内心中,他倒是觉得还不错的样子。  

上台之后,百里豹睁着豹子也似的眼睛,将张仲上下打量了一遍。  

微微点头示意之后,他高声说道。“不更张仲,山间狩猎,得异兽猛虎一头,异兽黑熊一头,并生擒异兽花熊,为众士之首,上上。”  

“当赏!”  

围观人群山崩一般的高呼中,百里豹将腰间长剑摸了摸,随后取下,持在手中。  

“此剑乃牙门山铜母所铸,有陆断牛马,水截鹄雁之能。”张仲眼力过人,透过了县尉的大胡子,看到了他有点肉痛的脸。“遇敌即斩,盾甲不当。”  

张仲默不作声,只弯下腰,平举双手。  

百里豹嘴角抽了抽,将剑缓缓朝着张仲手上放去。“今赐汝,有愧乎?”  

“受县尉赏,无愧!”  

这不是张仲想说的,而是程非告诉他的,也是每年受赏的固定台词。  

手上微微一沉,张仲轻轻拉了拉。  

纹丝不动。  

他缓缓抬起头,看见了百里豹面无表情的脸。  

“既无愧,当受此赏。”  

冰冷而坚硬的触感入手,张仲直起身,将长剑紧握,再次躬身一拜。“谢县尉。”  

县令也走上前来,他虽是文官,早年也是上过战场的。  

这是秦国军功制最大的体现,几乎所有官员,都曾战场杀敌。  

也因此,他对于张仲颇为赞赏。“既是勇士,岂能无甲?”  

他拍了拍手,有甲士捧着一副玄黑色的重甲走上前来。  

那甲士双臂紧绷,额头见汗,似乎手中分量不轻。  

“此甲虽非铜母,却是重铁合之,寻常剑戟难伤分毫。”  

“谢县令赏。”  

县令的甲胄比不得百里豹的长剑贵重,倒是没有什么舍不得,直接就到了张仲的手上。  

甲胄入手之后,张仲才发现,其分量着实不轻。  

本以为到了此时,赏赐就结束了。  

却没想到,蛮人的二五百主牙蛮飞也走上前来。  

他手捧一个不太精致的箱子,正色说道。“我等蛮人,最敬勇士。”  

“张君强勇,此物当为君之臂助。”  

言毕,他将木箱揭开,其内是一株干枯的药材,形如萝卜。  

这形状,人参?  

正在张仲暗自揣测的时候,居于左近的李炀突然开口。  

“二五百主好大的手笔。”  

见张仲侧头,李炀微微颔首,他知道张仲不认得这件物品,一边缓解沉默之下的尴尬,一边为张仲解释。  

“这老参,有百年否?”  

“足百五十年。”  

解释之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