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赴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一月中,大雪刚过,蜀中的天气也愈发寒冷,官道上,为数不多的行人正在快速前行,想要尽快回到家中,以躲避那越来越大的风。  

唯有一名老人,在凌厉宛如刀子一般的冷风下,颤抖着紧了紧身上单薄的冬衣,缓缓前行。  

走得一阵的他,突然停下脚步,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道旁。  

那里,有着一个背着硕大行囊的孩子。  

那孩子,看面容不过十三四岁,却生的十分魁梧,足有七尺多高。  

腰间还配着一把以牛皮蒙鞘的怪异长剑,似乎是个恶少年。  

此时,他正站在路边,望向那高近千米的大山。  

老人踟蹰了一阵,有些不敢从对方面前过去,不由得问了一声。“小男子,汝何以在此啊?”  

“风大雨冷,勿要冻伤了才是啊。”  

那正在观望着大山的孩子回过头,先是行了一礼,才笑着说道。“吾欲翻越此山,老丈可有指教?”  

“这可去不得。”听得这句话,老人连连摇头,随后指着那大山说道。“此山中,有豺狼花熊无数,更有虎豹出没,独行万万不可啊!”  

“老丈何以教我?”  

见得对方颇为有礼,不像是什么恶人,老人浑浊的眼睛不由一亮,颇有点急迫的说道。“是去山中寻找草药吗?”  

“不如,雇个猎人吧,可带汝走小路,倒是安全许多。”  

“何处可雇?”  

老人拍了拍干瘦的胸膛,话语愈发急切。“吾就是啊,别看吾垂垂老矣,年轻时,也曾是猎得虎豹的猛士。”  

“如今虽老,带人上山却毫不坏事。”  

“那老丈可知隐山亭往哪儿走?”  

“不知,不知。”老人连连摆手,转身就走,如避蛇蝎。  

“吾可以出钱。”  

张仲看着越走越远的老人,心中叹了口气,这已经是第三个这么问他的人,但却没有一个,肯带他去隐山亭。  

仿佛那地方有食人猛兽,给钱都不愿意去。  

“百钱,汝只需要告诉我往哪里走就行。”  

老人的身形远远定住,随后转过身,小跑过来。“此言当真?”  

“决计不假。”  

得知了道路的张仲,将行囊中的甲胄取出,穿戴好后,才向着那高近千米的山上走去。  

自从那日得到李炀嘱咐之后,他没有丝毫逗留,当天下午就朝着家中赶回。  

在一阵或后怕,或夸赞的话语中,张仲告知了家人自己成为亭长的好消息。  

当然,他并没有说,自己要去的,是一个怎样恶劣的地方。  

只说是离家恐怕有百里,不易往来。  

在拜别了家中的母亲和叔公等人,他正式出行,前往隐山亭任职,如今已有一天半。  

但还没到。  

其实,秦国的官员,在出行的时候,是可以雇车的,只是,蜀中这道路.......  

唉,一言难尽。  

沿着已经被杂草覆盖,几乎看不清楚的道路向上,张仲在不断走动中,也开始想,自己之后,要不要率隐山亭的人修一条路下来。  

不然,这样的恶劣环境,恐怕会加深那些隐官心中的怨恨。  

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山中群蛮,亡人没什么两样。  

并且,修路还可以让他们有事情做,不至于游手好闲,满足了民众幸福指数的同时,还减少了犯罪的发生。  

岂不是一石二鸟?  

想到这里,张仲突然觉得,自己可能发现了秦国之所以成为基建狂魔的根本原因。  

走了许久,就在张仲怀疑那老人给他指错了路时,他才听见有犬吠的声音,转过山石杂木,他定睛望去,看到一缕缕灰黑色的炊烟。  

疾步向前,不多时,他就到了炊烟升起的地方,那是一间破旧的茅屋,茅屋不远处,还有着其他几间相似的茅屋,似乎是处于同一伍。  

“汪汪汪!”  

犬吠声不断响起,有壮男子持着鱼叉走了出来,他见到张仲的装束先是一愣,随后赶紧放下手中的鱼叉。“是....是位亭长?”  

张仲点了点头。“吾正是来隐山亭赴任的亭长张仲。”  

“敢问隐山亭如何走?”  

男子侧过身,指向远处的一处山坡,张仲这才注意到男人脸上,有着硕大两个纂字,盗粮。  

这是说他偷盗过粮食,并且,至少也是二百二十钱以上。  

不然不会被刺字。  

男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左脸,低下头,结巴着说道。“那边,那边的小山,翻过就是。”  

“完刑便为黔首。”张仲拍了拍他的肩膀,和煦的说道。“此不过往事,不必如此介怀。”  

壮男子有些动容,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放下捂住脸的左手,伸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才对着屋内做了个请的手势。  

“吾妻正在炖食,亭长不若吃些再走?”  

张仲看了一眼这几乎家徒四壁的茅屋,想了想,还是算了。  

以他的胃口,这么一去,怕不是会将这本就结结巴巴过日子的家庭,给吃垮了。  

纵然他能够给钱,却也不想耽误别人去买。  

“不必了,亭上求盗,应与我准备了饭食。”  

“好,好。”壮男子也不敢多说,只呐呐的应着。  

“父亲。”一个小女孩冒出头来,似乎准备说点什么,但看了一眼张仲身上的甲胄,又惧怕的缩了回去。  

直到张仲走也未曾再次露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