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所谓传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仲本以为要和两个壮汉做过一场,最起码,也要掰个手腕见个高低啥的。  

却没想到他才刚刚走进去,还没到两个壮汉的身前,就听见一声大喝。“停下。”  

张仲侧过头,看见一个正在将手上的羹碗往桌上放的中年人。  

他穿着秦军制式的铠甲,腰间还佩戴着一把青铜长剑,修炼了功法的张仲眼力长进不少,一眼就看见了他腰间有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写着“舍人”。  

“这舍人换了?”张仲心中惊疑不定,之前他与石木等人曾来过这里住宿,就是石木想要“将奔驰开进稻田”那次。  

在他记忆中,这里的舍人,分明就是个老者。  

还曾把他好一顿夸,是以,印象尤其深刻。  

那舍人走过来之后,先是单手按着剑柄,瞪了一眼两个斜躺在地上的壮汉,直到对方直起身子,才转过身看向张仲。  

“簪袅,请出示汝的验,传。”  

“稍待。”在张仲寻找包裹的时候,中年舍人眼神凌厉的看着他,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的意思。  

对于秦国官吏在执行任务时,看谁都像罪犯的眼光,张仲表示,已经习惯了。  

很快,张仲找到了验传,将其递给了中年舍人。“之前吾与长辈曾来过这里,舍人是一个长者,如今换了?”  

舍人并没有立即回话,而是认真的看着张仲的脸和表情,见得他脸上没有任何心慌的痕迹,才退后一步,保持了一个既能拔剑攻击张仲,又不至于让他跑掉的距离。  

“那是乃父。”  

看到对方的动作,张仲瞬间生出了一个想法。“这中年人,当是个老行伍!”  

生出这个想法的同时,张仲手上的盾也下意识的动了动,正对着低下头看向手中验传的舍人。  

这是一个可以挡住对方长剑,并且能主动砸到对方的位置。  

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  

更何况,熟悉的地方,遇到了不熟悉的人,更要防备。  

才看张仲验传一眼的舍人,脸上先是一惊,然后就是难以置信。  

他抬起头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张仲,好一会儿,才再次低下头去。  

正在大堂烤火的众人,见状不由得窃窃私语。“这人不会有诈吧。”  

“他识得老舍人啊!”  

“老舍人在这里做了数十年,只要经过的,谁不知道?”  

“更何况,不一定就真的见过,许是别人说的也不一定。”  

“傍晚行进,身带剑盾,还配着弓,确实不像是寻常行人。”  

“我看他头上装束,是个簪袅哩,配兵器不奇怪吧。”  

“不一定,最近蛮人出没,说不得此人只是故意如此,以便佩戴兵器。”  

听得这话,众人大惊,往里缩了缩,竟占了两个壮汉不少位置。  

但两个壮汉却不像之前反应那般大,因为,就连他们也被说得有点信了。  

伸手抓过放在不远处的剑盾,两人对视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那是一种看到天降钱财的兴奋。  

将剑盾拿好,两个壮汉站起身,凝神以待。  

准备等舍人盘问出问题时,就拔剑帮忙。  

旁人的小动作张仲没有理会,不说他的验传是真的,就算他的验传是假的,以大厅中这两个壮汉加上这个舍人和一群黔首,也拦他不住。  

好一会儿,舍人才抬起头,他又一次打量了张仲一遍,神色间仍旧有些不敢置信。  

“吾且问你几个问题,汝需立即回答,不得有丝毫拖延。”  

“唯。”  

“哪里人?”  

“黔水乡,杨树里。”  

“里正姓名。”  

“正是吾,张仲。”  

“亭长?”  

“炭。”  

“游缴?”  

“徵。”  

“三老?”  

“旱。”  

一大堆问题之后,舍人猛然发出一声低喝。“亭长是谁?”  

“炭。”  

见张仲前后回答皆是无误,舍人才放下了按住剑柄的手,将柏木验传递给张仲。  

“职责所在,多有得罪。”  

“理应如此。”  

“不可闹事。”说完这句话后,舍人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汝勇力过人,动手则易伤人性命,届时,便不是私斗的罪名了。”  

我这还没怎么样呢!  

你就怕我打死人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汝等,不要惹他。”舍人对着正在烤火的众人,尤其是两个壮汉,叮嘱了一句。  

“这是县上传闻,有生擒虎豹之勇的张擒豹。”  

张擒豹?  

众人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  

毕竟,这段时间,他们不止一次听说过这个少年人的名字,其生擒虎豹和单杀锐士的事迹,几乎都已经在县上被传疯了。  

以至于各个乡亭也知道有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人,尚未修炼功法,就有杀虎灭贼之勇。  

于是,又是一阵窃窃私语。“不是说张擒豹身长过丈,有倒拖九猪之力吗?”  

他们自以为说话很小声,张仲听不到,却没想到全部被张仲听在了耳中。  

传闻毕竟是传闻,有所失实也是正常的,但身长过丈就算了,倒拖九猪是什么鬼?  

这还没完。“还说头如猛虎,身若蛮牛。”  

“有深山逐豹之疾,百步投石之能。”  

.........  

一阵让张仲觉得在形容超人的夸奖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