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逞强的人都死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是,没听清?  

张仲心中已经有了点不详的预感,一般在说重大事情的时候,有人重复问的话,多半是有问题。  

“当然。”  

众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轰然出声。  

“这如何使得?”一名老者扬起手,大声咆哮,激动得连胡子都吹了起来。  

“岂敢劳监工大架?”  

几名壮男子也出声了。“没有这样的规矩。”  

“若是亭长得知,吾等如何担待得起?”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下,张仲才了解到,原来,在秦国,不发工资的活,也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  

如果你是监工,那你就只能负责监工,不能做活,做活是服役的民夫干的事情。  

如果你在其他更高爵位的手下做活,你也不能越权去监督那些比你爵位低的人。  

这就很扯淡了。  

要是少了两个人完不成工期,自己岂不是要眼睁睁的看着失期?  

滚犊子吧!  

什么鬼司空律?  

但张仲还完全不能说什么,因为,从这些老者的口中得知,他们之所以会了解这些,还是因为张仲这具身体的父亲,前任里正告诉他们的。  

这就更尴尬了。  

这大概就是坑儿子吧!  

但张仲毕竟是大活人,岂能让尿憋死?  

“二三子,且听我一言。”  

众人停下讨论,看向正在双手虚按的张仲。  

“法不可不依,然现已缺两人,失期,则众人皆罚。”  

但张仲还没说出自己的办法,就有一壮汉出声了。  

“左右最近也无农活可做,便让吾等妻子也来帮忙。”  

“如此,甚好。”众人呼应,很快,就一致通过了这个提议。  

张仲连手都没来得及放下来,就一脸懵逼的看着这些壮汉随意的,就把自己的老婆孩子给坑了,完全都不带问问家里妻,子意见的。  

自然,也没有问问张仲的意见。  

“吾去里中告知。”刚说着,那个壮汉就飞奔了出去,看那架势,就像有人在后面在追赶一般。  

好一会儿,张仲才反应过来,这些汉子,怕不是早有预谋。  

最近有群盗出没,当然,以他们的理解,是亡人逃窜,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差别其实也不算太大。  

无论是亡人,还是群盗,对于里中这些人家来说,无非就是A级通缉犯和B级通缉犯之间的差别。  

都是可以对里中造成重大危害的。  

能早一天做完更,他们便能早一天放下心。  

因为功法的原因,张仲一直以为他很着急,却没有想到,对于这些一生都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他们,远比张仲还要着急。  

摇了摇头,张仲不再细想,无论里中这些人是不是早有预谋,就他而言,都算是好事。  

想到这里,张仲看向面前的人群,里中的妇孺没有那么快赶过来,大家当然也不可能傻站着。  

所以,张仲开始安排工作。  

其实,也没什么好安排的,秦国的司空律,对每个人的服役期,期间所负责的活都是有规定的。  

似这般修路的活,便是将大路段分成小路段,一人或两人一组,各做各的。  

不但避免了相互之间,我多你少的争议,发生了问题,也容易找责任人。  

很科学的分工合作是不是?  

当初,亭长让张仲监工时,告知这些的时候,张仲也是被这些条例所惊讶到了。  

几千年来被传为暴秦的时代,其实制度,远比后来的封建朝代制度还要更加先进和完善。  

而路段的分割,早在之前就已经划分好了,道路两边的木桩,便是每一段路的分割线。  

那是张仲亲自插下去的。  

至于打石的匠人,他们便只需要打石,值得一提的是,秦朝的人普遍有强迫症。  

他们打的每一块石头,都是以小路段的长短来做成的尺寸,大小几乎都是完全一致的。  

看得张仲赏心悦目。  

随着呼喝声响起,壮汉们和打石的匠人们,便开始了劳作。  

无所事事的张仲,只好站在不远处的树木下练习击剑。  

练得大约小半个时辰,熙熙攘攘的声音便开始从远处响起。  

张仲回头望去。  

什么也没看到…  

蜀地多山石,别说还隔着老远,就算是一二十步开外,也不见得就能看得到。  

但听声音,却人数不少。  

张仲想了想,还是没有上去迎接,继续练起了击剑。  

一刻钟左右,众多妇孺便到了张仲所在的地方。  

张仲环目一看,嚯,人好多。  

若非今天这件事,他还不知道里中原来有这么多人。  

然后,张仲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是他弟弟,和这身体的母亲,还有细和秀。  

“仲儿,里中的人都来了,有什么要做的,就吩咐吧!”  

一个十分健硕的老者越众而出,他正是里中为数不多的有爵者,也是里中爵位最高的,簪袅。  

据说,是昭襄王时期,长平之战时得来的。  

这是一名老行伍,真正“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的猛士。  

也是张仲未袭爵之前,里中众人的牵头者。  

张仲对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了解,包括长矛的刺击之术,都是他教的。  

若非他不欲为官,里正这种位置,连张仲死去的父亲都轮不到。  

“不敢当叔公此言,这等事情,叔公可有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