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孙大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豪在会议上发言,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电影节,有人玩过。  

创作扶持基金,也有人玩过。  

可如此大手笔,并且将两件事结合在一起玩的人,说实话,之前还从来没有过。  

而仔细想想…  

这两件事,合在一起,竟然能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电影节要解决的参加人数和作品的问题,而现在,有自己投资的电影,也有投资的名额,那肯定会引得很多人疯抢。  

而投资基金,用做风险投资的方式做电影,别的不说,只要控制好成本,哪怕有电影赔钱,但总归会有电影赚钱。  

一年哪怕能出一部类似于西虹市首富这样的爆款,别说西虹市首富,哪怕是霸王,也绝对不会亏。  

毕竟风投嘛…  

风投的原则,就是在百分之二十盈利的项目上,把那百分之八十亏掉的钱,赚回来。  

这个基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钱。  

而陆豪,缺钱吗?  

显然不缺。  

他一部电影,就能完全覆盖这个投资基金所需要的花费,而且或许还多。  

总之…  

这件事细想起来,似乎陆豪是最适合做的人,其它人,想模仿都模仿不来。  

要么,是资金实力不足。  

要么是股东太多,掣肘太多。  

唯有陆豪这种,又不缺钱,又年轻有时间,在公司又是一言堂,而且本身还有才华…这么多条件集合于一身,这项注定名利双收的大事业,非他莫属。  

会议结束后,陆豪就被包围了。  

是真的被包围了,走都走不了。  

不止女星,艺人,就连一些小公司的老板,或者是工作室,也纷纷打听详情。  

毕竟投资基金嘛,涉及到钱的事情,谁不想要更多呢?  

如果说以前,陆豪是楚雯的“爸爸”,是贾宇的“爸爸”…那么现在,就隐隐有点像全人类,哦不,整个青年导演艺人圈子里的“爸爸”发展的趋势。  

直到天都黑了,花了好大力气,陆豪才挤出会场。  

第二天。  

消息传出去,网上也彻底爆炸了。  

在整个导演和演员的圈子里,在当今影视寒冬的资本环境下,陆豪这样的举动和消息,无异于一颗超大剂量的鸡血,让很多人为之激动起来。  

在一片波澜中,投资基金的具体落实,梦工厂正在组建团队。  

而孙大剩,如期上映。  

曹赣,今年三十一岁,诗人,建筑工,婚庆摄影师,导演。  

这四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定位,都是他的职业。  

诗人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追求。  

建筑工是主业,工地上的焊工,毕业后才考的证。  

婚庆摄影师,是副业,表哥开婚庆公司的,周末他常去打零工,赚点外快。  

至于导演嘛…  

他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个导演。  

七年前,他从一家二流的影视学院编导系毕业,其实在校时成绩很好,灵气十足,拍过几部获奖的短片,但毕业后,还是找了一圈工作也找不到。  

没办法,总要恰饭。  

于是进了国企,当了焊工。  

命运啊,就是这么神奇。  

到底还是放不下摄像机,于是兼职做婚庆,每一场婚礼,都让他有种面对光影的新鲜和悸动之感,保持手感,手热,不至于生疏。  

而这七年,除了焊工和婚庆外,他一直都在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打磨一个剧本,积累素材。  

每个月的工资加兼职收入,五分之一给父母,五分之三给老婆,剩下的五分之一,是自己的创作基金。  

靠着这些钱,他断断续续攒出了一些片段。  

但,距离一部真正的电影,还差很远。  

什么?  

找投资?  

谁会相信一个主业是焊工兼职是婚纱摄影的导演,能拍出一部好的电影?  

疯了吧?  

直到…曹赣看到微博上的梦工厂基金。  

他知道陆豪,和人家一路开挂的人生比起来,自己简直就是普通人的标准模板。  

不过,陆豪的电影,是真的能看得出来,满满的情怀。  

不得不说,他有点心动了。  

要不…试试?  

万一成了呢?  

不过,在准备申请之前,他决定先去做一件事。  

去电影院,看孙大剩。  

六月六日。  

高考前一天,孙大剩全国上映。  

陆豪还特意发了条微博。  

——“祝所有考生如猴子般踏碎凌霄,直入青云。猴子说:这片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可你们…希望你们都有好结局。如果总有人要赢,那凭什么不是我?”  

算是狠狠打了一针鸡汤。  

陆豪忽然发现,自己粉丝中,高中生竟然还不少!  

起源是伊豆的舞女的纯爱,但几部电影积累下来,数目也颇为客观了。  

逐渐由电影粉,转变成了自己的真人粉。  

尤其是前段时间的跑步行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刚好是高三,最为艰难的冲刺时候,不少人都因为自己的微博,而爱上了跑步。  

这倒是个意外惊喜。  

很多学生也纷纷评论。  

——“如果顺利的话,考完了就去看电影。如果不顺利,第一天下午考完数学就去看电影。”  

——“我决定考传媒大学了,陆导,四年之后,等着我。”  

——“楼上的同学,一起啊,让我们红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