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鉴定鉴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赤火峰的藏书阁位于赤火峰山顶之上,里面的秘籍大多都是赤火峰修士在外历练之时获得的,也有一部分乃是灵天剑宗自有的道术。  

“晟儿,我们赤火峰藏书阁拥有藏书数万,关乎世间奇异之事、历史秘闻、文学知识等等。”  

剑光遁空之时,崔无涯的声音清晰传入陈晟的耳中。  

“而道术秘籍,我们赤火峰足足有七十余本,乃是赤火峰众多出色子弟收获而来,但如若论威力以及灵妙,自然是我们灵天剑宗的道术最佳!”  

瞬息之间,陈晟看到了远处的山顶,再过瞬间,崔无涯微微一笑,御剑而下。  

“到了!”  

看到面前的大建筑,上面挂着牌匾,赫然写着“藏书阁”三个大字!  

甫一看过去,陈晟精神一震,感觉这三个字似乎透着丝丝剑气,意蕴流转无疑,给人一种隐而不发的锋芒之感。  

奇怪。  

“醒来。”  

崔无涯轻轻一喝,见陈晟醒来,便笑道,“这乃是我们赤火峰开脉祖师提剑所刻,其中蕴含了祖师的剑意,即便流转千年,剑意也不曾减过分毫。”  

说完,他便领着陈晟进了藏书阁。  

藏书阁里面有着一位男性看守修士,年约五十,却也是赤火峰的内门长老,只不过分配了一个闲职,平日里查点书籍,倒也轻松。  

“清河,我带小徒儿过来挑选几门道术。”崔无涯对他道。  

闻言,被叫做清河的修士惊疑一声,“你的小徒弟才刚入门,按理说应该…”  

“哈哈,我小徒弟天资聪颖无比,今日已经入道!”  

“什么!”  

纵然心态养得十分悠闲的清河修士,此刻也不禁瞪大眼睛,露出惊讶之色。  

突然发现崔无涯一脸的得意,他脸色一收,甩出一枚令牌,淡淡道:“筑基境以下内门弟子允许学习三门道术,赶紧去选。”  

崔无涯接住令牌,挑了挑眉,带着陈晟越过一楼众多书架,直上二楼。  

二楼是设有禁制的,崔无涯把令牌往上一放,禁制打开,露出里面的几个檀香木大书架。  

上面赫然摆放着数十本道术秘籍!  

类别分为剑术、掌法、拳法、咒术、还有体术!  

其中最多书籍的,便是剑术一类,数过去大约有三十多本。  

掌法还有拳法,则各自有十多本。  

咒术类有二十多门,而体术类…只有三门!  

“这仅仅只是我们赤火峰的藏书,若论藏书最多的,便是灵天峰!等你日后进入入道五重,便可前往灵天峰,获取两门黄级高品道术!”  

“不过,即便只是黄级低品道术,只要学会了,威力也是不低的。道术的强弱与灵力挂钩,只有自身灵力足够,才能够发挥出道术的威力,若是灵力薄弱,即便是有再厉害的道术也是枉然,说不定会被道术反噬,落得筋脉断裂的下场。”  

“徒儿明白了。”  

陈晟点头,看向这几个书架,眼神火热。  

“嗯,那便去吧。”崔无涯微微点头,又嘱咐道:“最多只能挑选三门。”  

陈晟答应之后,快步过去,脸上露出笑容。  

怎么可能?  

他第一时间便是来到剑术分类的书架上,翻动众多剑术。  

鉴定点很宝贵的,他不可能将一些低级剑术都给鉴定了。  

“三才剑法…只有三招,乃是运用灵力之法,简单易学…”  

“松风剑法,站如松,动如风,共七招剑式…黄级低品!”  

“养气剑法,心性平和,剑招稳重…”  

这些都是以运用灵力为主的基础道术剑法,对陈晟而言,不值得学习。  

足足三十多门剑术秘籍,竟然大部分都是黄级低品的剑术,自己家传承的陈家古剑法比它们可强多了。  

陈晟的狂喜心情,顿时一落千丈。  

最终,陈晟挑出来的剑术只有两本,分别是桃花剑法、暴雨剑法。  

桃花剑法,冲出的剑气如同桃花花瓣一样,既漂亮,也凶险。  

暴雨剑法,它有一个终极杀招,那就是暴雨杀!  

剑气的大小与形状都如同雨滴一般,冲出之时,剑气凶猛,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可瞬间将对手湮灭!  

只不过这道杀招从来没有修士学会过,就算是练了暴雨剑法的人,也只不过是发出雨滴剑气三两道,但胜在出其不意。  

把手按上去。  

‘是否鉴定手中物?’  

鉴定!  

瞬间,鉴定点消耗十个,两门剑术成功加载为技能!  

看到简陋面板上面多出来的两个名字,陈晟露出微笑,转身走向拳法与掌法一类。  

拳法他挑了一门轰山拳,没什么好多说的,主要走的路线就是一个字。  

掌法他挑选一门可隔空攻击的,名为叠空掌。  

到了咒术类,陈晟鉴定了灵火咒、灵雨咒、破邪咒。  

体术的三类,他也去看了,有两门只是打熬身躯,让自己的力量更胜一筹,可以蕴养气血,使低级阴魂不敢靠近。  

但有一门体术,吸引住了陈晟的目光。  

龙象绝体功!  

第一层,修成便是一万公斤的力量!  

第二层,两万公斤!  

第三层,三万公斤的狂暴之力,如同龙象!  

就它!  

陈晟毫不犹豫将它紧攥在手中。  

鉴定!  

‘鉴定成功,加载技能中…’  

瞬间,没了十个鉴定点。  

这门体术,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