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节 等待与源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间一晃过去了月余,而相柳氏和旱魃也整整斗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内,相柳氏体会到了憋屈的感觉。  

因为水火互为克制,实力上的差距会无限放大这一点。  

这导致相柳氏的水属性神力,被旱魃的火属性完全压制,根本发挥不出丁点作用。  

神力被压制,结果就是相柳氏被旱魃单方面吊打。  

兴许是觉得无趣,最后还是旱魃主动离开的。  

对于相柳氏而言,这绝对是一段令祂不快的经历。  

此战过后,相柳氏唯一的慰藉就是,师弋还在祂手上。  

有祂的一颗蛇头看着,只要目标稍有异动,相柳氏就能够感觉到。  

正是因为能够感觉到,师弋尚在控制之下,相柳氏才能安心的和旱魃斗了这么久。  

对于息壤的渴望,驱使着相柳氏加速朝着师弋所在得方向赶去。  

来到近前相柳氏发现,那师弋果然还被祂蛇头所变化出的锁链,牢牢的束缚着。  

“我已经按你的要求,把你那两个对头全部都除掉了。  

遵照我们之前的约定,你现在应该藏在神仓里的息壤给我了吧。”相柳氏看着师弋,急不可耐得说道。  

师弋看着相柳氏开口嘲弄道:  

“啧啧,蛇母你都这么大岁数了。  

用三岁孩童都能看穿的谎话来欺骗我,真不觉得害臊么。  

那柯千龄分明从你手上逃脱了,你却要诓我说把他杀了。”  

谎言被当场拆穿,相柳氏索性也不在演戏了。  

祂随手一招,将师弋凌空举到了面前,然后恶狠狠的说道:  

“不错,那家伙是从我手上逃掉了,可那又怎么样。  

他跑了,可你还在我这里呢。  

那些息壤你不交也得交,不然我有的是办法炮制你。”  

面对相柳氏的威胁,师弋不以为意得笑道:  

“呵呵,那你大可以试试。”  

说话间,师弋的身形变得越来越稀薄。  

相柳氏看到这一幕,意识到了不对,祂连忙伸手去抓面前的师弋。  

然而这一抓,相柳氏只觉得触手冰凉。  

当祂摊开手时,哪里还有师弋的踪迹。  

只有一个雪色虚影,正在祂手中不断融化。  

看到这一幕,相柳氏脸色铁青,祂被师弋给耍了。  

原来,师弋的赝胎化身早就已经离开了这里。  

这里留下的,只是一介雪躯形成的普通化身而言。  

之前,柯千龄为了逃命,引旱魃和相柳氏互拼。  

柯千龄以为有他布置的手段,以及相柳氏的蛇头束缚,师弋是逃不掉得。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是他忽视了,师弋只是一个化身躯壳而已。  

赝胎化身重要的是赝胎,而不是化身。  

只要有赝胎存在,师弋的任意一具化身,都可以切换成赝胎化身。  

所以,化身被困住对师弋没有任何影响,大不了再换一具就是了。  

柯千龄身为五行类修士,他没有化身能力。  

自然也无法领会到化身与分身的区别,直接就着了师弋的道,并因此丢掉了性命。  

至于师弋,早已经安全的返回了中央域。  

现世,舜国。  

此时的师弋,正摆弄着手上的一柄长剑。  

长剑从剑尖到剑柄,也就一丈多一点点,比一般的长剑略短。  

剑身上网格状的花纹,以及黑色的纹理,让这把剑看起来有些像青铜器物。  

不过,作为这把剑锻造者,师弋知道它的材料是珍贵无比的九牧之金。  

没错,这把长剑就是用于借用九鼎之力的巫器。  

师弋接梦境夜以继日的训练,终于学会了炼制巫器的方法,并将之成功打造了出来。  

可惜,巫器虽然已经做好了。  

但是,最关键的不化骨却没有着落。  

师弋发现,如今的自己似乎落入了一个死胡同。  

想要借九鼎提升实力,那就需要拿到旱魃身上的不化骨。  

可按师弋现在的实力,却又根本无法干掉旱魃。  

师弋也不想这么心急,将实力的提升完全交给时间,让一切按部就班的来。  

但是,柯千龄等人所在的悟真社,已经成为了师弋当前最大的敌人。  

从洞悉了假秘境那一刻开始,师弋与他们的矛盾就变得不可调和了,这是时间都无法冲淡的。  

除非师弋选择放弃赝胎化身,完全龟缩在现世之内。  

有九鼎庇护,那些圣胎境是拿师弋没有办法。  

可那样一来,断了真意的来源,师弋的修炼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所以,面对那些敌人,师弋不能退也不想退。  

师弋不知道柯千龄临死前话语中的深意,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悟真社在能量很大。  

就算柯千龄和石川两人死了,也不会影响到敌人的。  

可以预见,后续悟真社还会有更多成员,来寻自己麻烦的。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师弋让赝胎化身暂时蛰伏了起来。  

而这边,师弋也在积极思索破局的办法。  

到了这一步,师弋所能想要的办法也不多。  

唯一比较靠谱了,就是师弈秋正在不断恢复的关于大巫的记忆。  

只要师弈秋所觉醒的大巫记忆,能解决女丑之尸温度过高的问题。  

那么,师弋就可以凭借鬼伞,凝聚出巫觋血脉。  

只要获得了巫觋血脉,不说把圣胎境修士踩在脚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