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推倒重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果不是师父,那这个尘世间,或许就没有了他燕赤霞这个人了吧。  

年幼的他,最终的结局,不是丧生于野兽之口,就是沾染病痛之苦,总之,生于乱世之中,他几乎没有存活下去的可能。  

虽然他们只是师徒,但燕赤霞却在心底里,将玄阳子当成了自己的再生父母,养育授业之恩,纵然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兰若寺!?”  

易安目光一闪,在看过古寺门楣之上的三个大字之后,瞳孔猛然一缩,心头大震。  

如果说燕赤霞的存在是一个巧合的话,那兰若寺的出现,就恰恰证明了他的心中所想。  

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巧合,尤其是在把这一切跟他的猜测联系在一起之后,更是完美的契合。  

可是,这里仍旧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但总体上来讲,确实是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在这兰若寺之中,应该还有一个千年槐树精,以及几个吸人精魄的女鬼。  

可是直到他们二人坐到古寺内的蒲团上,都没有什么怪异的事情发生,古寺仍旧平平无奇。  

“有没有树精妖邪我不管,但你最好识相一些,不要将主意打到我的头上,否则的话…”  

易安坐在蒲团上面,目光闪烁。  

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复杂了,既平凡,也不平凡,有着许多诡异莫测的谜团,让人无法安心。  

夜已深。  

寺外月明星稀,仍旧是平淡如水,古井无波。  

易安在一边恢复真元的同时,又不忘时刻注意四周,以防不测。  

直到清晨,仍旧略显昏暗的古寺之中,折射进来一缕光亮,易安猛然睁开了眼睛,一夜的休整,已然让他恢复到了最佳的状态。  

易安出了古寺,只见燕赤霞正坐在寺外的台阶上。  

燕赤霞略显呆愣,神情涣散,不知在想些什么。  

易安在他旁边找地坐下,笑问道:“想家人了?”  

在昨晚的时候,燕赤霞有将他的过往经历,讲给他听。  

说起来,燕赤霞也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  

燕赤霞轻轻颔首,故地重游,十几年前有父母相伴时的一幕幕,仍旧历历在目,那段时光,虽说艰苦,但却温馨。  

过了良久,燕赤霞忽然问道:“易兄,你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易安摇摇头,神情有些复杂,道:“自记事起,我就无父无母,乃是奶娘将我拉扯大的,只可惜,在去年,就连奶娘她也遭到了奸人的杀害。”  

虽说是记忆中的存在,但却仿佛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于奶娘,他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  

生而未养,断指可还。  

生而养之,断头可还。  

未生而养,百世难还!  

对于原主那个素味蒙面的父亲,他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理与对方的关系,不过,让他开口喊爹,那他是喊不出口的。  

虽有生育之恩,但所生之人,乃是原主,而且易惊云昏昧,从原主娘亲信中的寥寥数语,便可看出,对方是个没有主见,容易受人摆布的人。  

但凡是易惊云的性子强硬一些,不给那贾夫人可乘之机,又岂会发生后来的那一系列悲剧?  

燕赤霞闻言,感受着易安真情实意的流露,他的心弦,似乎是受到了什么触动。  

他感觉易安比自己还要更惨几分,他好歹依稀记得父母的模样,可是对方却全无这方面的记忆。  

一时间,燕赤霞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规劝了。  

“这个乱世,奸人当道,民不聊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而且妖邪肆虐,处处都流淌着黑暗,总有一日,我会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将那些黑暗逐个剔除。”燕赤霞立誓,只有将罪恶消散,才能避免自己与易安这样的悲剧发生,哪怕是前方的路艰难坎坷,他也会咬牙前行。  

易安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神情颇感无奈。  

不得不承认,燕赤霞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  

不过,他却没有打消对方的积极性。  

这个世上,有恶就有正,黑暗的滋生,光明的兴起,就如同白天与黑夜,相互制约,也算是一种天地至理。  

“腐朽的还在腐朽,新生的正在萌芽,要我说,对付黑暗,最直接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推倒重来,重新建立一个新生的世界,总比挽救一个腐朽的世界要相对容易一些。”易安说道。  

燕赤霞沉默片刻,讶然道:“这话可不像是你一个读书人的嘴里说出来的,我也是读过几本圣贤书的,俗话说,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如果你的这番言论,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听了去,只怕就要有麻烦上身了。”  

毫不夸张的说,易安这番言论,称之为反动都不为过。  

推倒重来,那不就是推翻雁北王朝,重新建立一个国家的意思吗?  

只是燕赤霞不禁又想,易安这番话,并非不无道理,将腐朽的毁灭,以新生的来开创新的盛世,遇到的阻力,无疑是要轻松许多。  

“哈哈,是非曲直,燕兄心中已有定论了,不是吗?”易安指了指燕赤霞的心。  

燕赤霞一怔,不禁呆住了。  

扪心自问,他确实是被易安的这个想法给惊到了,可是细想之下,道理是没错的。  

“对!”  

燕赤霞猛然抬头,双目精光一闪,坚定的说道:“雁北已经从上至下,已然烂到了骨子里,为什么受到剥削的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