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嘉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日,整个流云派中一片忙乱,一个个常年闭关的修士被强行命令出关,一队队的修士则被门派召集汇编,一切的缘由都是流云联盟即将反攻霍山郡。  

次日清晨,在玉明山下的广场,七十六名被门派征召的玉明山弟子集合在一起,其中不乏数名筑基修士,甚至陈炎刚刚筑基成功的大师兄李向天也在此列。  

人群中的大师兄李向天,看着身旁的陈炎忽然问道:“六师弟,这次你未在征召之列,为何龙师伯还通知你过来?”  

“大师兄,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或许待会便知。”陈炎心里虽然很清楚自己来次的原因,但是因为某些缘由所以他不便透露。  

而大师兄随后语气一转,开始满心期待起来:“嗯,这次前往霍山郡,最好能够见到师父他老人家!”  

陈炎闻言,神情立即变得复杂,接着淡淡道:“大师兄,这次你前往霍山郡,一路上千万小心,尤其是与敌交战时,切不可掉以轻心!”  

“六师弟放心,这个师兄我自然会放心!”  

而大师兄李向天随后也感慨道:“也不知道我那不成器的徒儿是否还活着。”  

陈炎看着大师兄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立即宽慰道:“赵师侄,我看他一向机灵聪慧,而且师父也和他一起在霍山大营,想必他应该活的好好的。”  

“希望如此!”大师兄李向天叹了一口气,随后目光又投向远处的高台之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高台之上,筑基圆满境的龙道东看着征召的弟子全部到齐,于是便清了清嗓子,然后用法力传声道:  

“诸位玉明山的弟子,这次已经是我们玉明山第二次大批征召弟子前往霍山郡,这次你们出征代表的是我们玉明山,希望诸位能够在此次反攻霍山郡的大战中,扬我玉明山的声威!”  

“另外今天我还将为我们玉明山入门弟子陈炎进行嘉奖,陈炎师侄上高台来。”说完,龙师伯便将目光投向人群中的陈炎。  

“弟子遵命!”  

此时炼气十一层的陈炎闻言当即走出人群,随后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之下,昂首阔步走上高台。  

这时龙师伯立即从储物袋中取出三样东西,一张嘉奖令,一个身份令牌和一个玉盒,然后直接将这些东西交到陈炎手中。  

接着他对众人说道:“陈炎师侄,一年多前被门派征召前往霍山郡,而且他还去了最危险的霍山大营,并且为守卫霍山大营贡献了一份力量。”  

“此次他受人委托从霍山大营冒着生命危险潜回门派,给门派带回了一份重要情报,因此门派特意奖赏陈炎师侄一颗筑基丹,以及将他破格提拔为内门弟子!”  

“希望此次被征召的炼气弟子,也能像陈炎师侄一样为门派贡献力量,为我们玉明山争光!”  

听完龙师伯的一道话语,台下一众弟子顿时爆发出热烈的喝彩之声。  

高台之上,陈炎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对于门派给自己的嘉奖,他其实早已心知肚明。  

虽然陈炎并不知道当日闵长老给自己的玉简上是什么内容,但是他很清楚玉简上一定记录了有关天邪宗重要的情报。  

而且此次门派突然召集大量修士前往龙源城,虽然是打着反攻霍山郡的名头,但是陈炎猜测这多半是门派在故布疑阵,其真实目的可能多半是为了加强龙昌郡的防守。  

并且从昨天回到门派开始,陈炎就被门派安排两名筑基师叔暗中“保护”起来,同时还严禁他提及任何有关霍山郡和遇到闵长老的事情。  

而此次陈炎并未被门派征召,恐怕也是因为他知晓门派的重要机密,所以必须留在门派接受监控。  

随后当陈炎走下高台之后,两名筑基师叔立即随同他一起返回住所,并且一路之上寸步不离。  

回到自己的住所后,因为现在受到门派的重点“保护”,陈炎暂时哪也去不了。  

无奈之下,陈炎只得选择闭关修炼,并开始加紧修炼星辰火离功,因为他目前已经拥有两颗筑基丹,而且还有青玉瓶这种逆天仙宝,不管怎么说他也该向着筑基期抓紧时间冲刺。  

半个月后,流云派一万名修士大军,在太上长老莫道峰暗中率领下,忽然由龙源城改道进入龙昌郡,并分批布防在龙昌郡沿海的诸多城池内。  

果然当天邪宗反应过来后,立即派遣大量邪修大军,从磁元岛入侵龙昌郡。  

不过此时流云联盟其他家族和门派,所组建的后援大军也已开赴到龙昌郡境内。  

短时间内,天邪宗的邪影堂和血煞堂的修士,并未在龙昌郡占到多大便宜,最后只占据了几处小的城池。  

同时当天邪宗正式入侵龙昌郡后,陈炎这边专门“保护”他的两位筑基师叔当即撤走,陈炎也总算恢复了自由。  

没几天后,陈炎便离开门派驻地,前往自己的临时洞府“炎谷”。  

当陈炎来到炎谷之中,发现自己的临时洞府外的迷阵依旧正常运转,并无其他人来过此处。  

随即陈炎便取出小五行禁断阵的阵盘,直接将它抛入空中,开始运行小五行禁断阵。  

当阵法全力运转时,陈炎心念一动,青玉瓶便出现在自己手中。  

接下来,陈炎直接取出十颗下品凝元丹放入青玉瓶中,开始提升这些丹药的品质。  

离开门派的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小五行禁断阵,所以一直没有放开手脚用青玉瓶提升丹药品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