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议和使者(1/2)
十日前,兖州。
十余骑白甲骑兵马不停蹄的赶到兖州府城。
为首者赫然是被多尔衮放出来,从亲王削爵成郡王的多铎。
“驾!”
多铎等人疯狂的催动座下马匹,他们已经日夜奔驰数日了,终于在豪格大军开拔后的第六日来到兖州接手这边的二十万战兵。
风尘仆仆的多铎等然在和兖州守将验明身份后,便径直赶到府衙。
“把这边主事的人全都召集起来。”
多铎一边脱去铠甲,一边让人召集这边的头头脑脑。
两刻钟后,一名肥头大耳的汉人走了进来。
奴才兖州知府,镶白旗旗人朱昌祚参见王爷。”
“免礼。”换上一身常服的多铎微微诧异的看了一眼自称旗人的朱昌祚,随后摆了摆手,也未让对方改口,询问道:“现在兖州兵马有多少,各部统领都是什么人?”
朱昌祚恭敬道:“肃亲王离开后,留下有约莫二十万勇士,大军共分三部,分别由孔有德、宁完我和张勇三位大人统领。”
“哼,还是晓得顾着大局的。”多铎听到这几人的名字后,心就放了大半。
孔有德是老相识,当初打太原的时候就跟着自己了,没想到自己回京请罪后,孔有德倒是在山东这边混的不错,另外宁完我和张勇两个,也都是汉八旗中能力出众的人物,看这个阵容,说明豪格并没有给自己下绊子,留下一地残兵老弱。
“你刚才说你是镶白旗人?”多铎问道。
朱昌祚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故作镇定道:“奴才崇德三年就在山东遇到了太宗皇帝,然后入了汉军镶白旗,遥想太宗皇帝当年的风姿,就如昨日般亲近。”
朱昌祚一边说着一边露出回忆的深思,然后惊觉多铎还在身边,连忙请罪道:“奴才方才哀思太宗风荣,一时孟浪,多有失礼,还请王爷恕罪。”
“这有何罪,不必多礼了。”多铎想到崇德三年正好是皇太极入关劫掠的时间,便露出一丝笑容,又问:“这么说,你是山东人了?”
“正是。”
“那你在伪明朝廷那边可有相识?”
朱昌祚面露难色,紧张道:“奴才对大清忠心不二,既往的人,已不相熟了。”
见朱昌祚对自己辩解,多铎笑道:“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是问,你在那边有没有可靠的熟人,摄政王交给我一件要紧的差事,若是你有熟人,把握就大些了。”
“啊?”朱昌祚愣了一下,撇了一眼然后连道:“这倒是有的,伪明户部尚书侯方域与奴才有旧。”
多铎心中一喜,脸上却肃然道:“那此大功,就非你莫属了。”
“敢敢问奴才能帮上王爷什么忙?”
“不是帮我,是帮大清。”多铎纠正着,同时拿出一封加了多尔衮私印的信件对着朱昌祚道:
“此信乃摄政王亲手所书,有议和之意,你带着走一趟,若是成了就是大功一件,若是不成,本王再亲自走一趟。”
此时一个随从来到多铎的耳边细语了一下,多铎点了点头道:“让他们先候着。”
随后转过头来见似乎还欲开口说话的朱昌祚,多铎略微不悦道:“你是不是觉得为难?”
“奴才不敢,为大清赴汤蹈火是奴才的荣幸。”
朱昌祚恭敬回应,随后也只能上前硬着头皮接过信件了。
“那就这么定了,你先下去吧。”
多铎挥了挥手,让人将朱昌祚赶走,把在外候着的孔有德、宁完我几名绿营将领喊进来文话。
从府衙出来后,朱昌祚一张肥脸就挤成一团,只感觉袖中的一封密信重若千斤。
和明廷议和啊。
要知道现在当政的首辅可是马士英,那可是个主战派,向来就和东林那伙人不合,而且就给自己这薄薄的一张纸,也没有拨给自己钦差依仗,也没有随行太监,摆明了摄政王的意思就是密议。
密议的话,自己是不能松口也没办法全权代表朝廷的,若是让有心人寻着了机会,那还不是一刀给砍去了。
朱昌祚这人虽然是个铁杆汉奸,但在汉奸中还是颇有几分能耐和眼色的人,另一个平行世界中他为地方父母官时倒是颇有善政,不是蠢人,所以此刻一番思量后,只感觉这封密信就是一个火坑。
还是不得不跳的那种,顿时心中一片苦涩。
“罢罢罢!”他念叨了几声,圆脸紧咬着牙齿,步履匆忙的赶回家中。
“夫君,你回来啦。”
一个穿着貂皮作贵夫人打扮、模样标致的少妇见到朱昌祚回来后,便款款上前将他迎了进来。
“蠢婆娘,你是嫌老子日子过太好了么,整天穿着这身狗皮到处晃荡,也不知道现在局势多紧张,赶紧给老子拔了,换回麻衣去!”
“这不是在家嘛。”风尘气颇重的少妇哀怨的顿了顿脚,但还是老老实实回到内宅中去更衣。
朱昌祚则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将旁边的壶中茶端起来一饮而尽,一张胖脸的表情阴晴不定。
待换成麻衣的妻子走出来后,径直道:“我没记错的话,你和董小宛曾经认识?”
少妇一边挽头发,一边娇笑道:“对啊,怎么了,莫非你有我一个还不够啊,小宛的赎资可是比我贵多了。”
“瞎想什么呢,我要你帮我走动一番,让她帮我约个人。”
“谁啊?”
“别问了,赶紧让丫鬟
十余骑白甲骑兵马不停蹄的赶到兖州府城。
为首者赫然是被多尔衮放出来,从亲王削爵成郡王的多铎。
“驾!”
多铎等人疯狂的催动座下马匹,他们已经日夜奔驰数日了,终于在豪格大军开拔后的第六日来到兖州接手这边的二十万战兵。
风尘仆仆的多铎等然在和兖州守将验明身份后,便径直赶到府衙。
“把这边主事的人全都召集起来。”
多铎一边脱去铠甲,一边让人召集这边的头头脑脑。
两刻钟后,一名肥头大耳的汉人走了进来。
奴才兖州知府,镶白旗旗人朱昌祚参见王爷。”
“免礼。”换上一身常服的多铎微微诧异的看了一眼自称旗人的朱昌祚,随后摆了摆手,也未让对方改口,询问道:“现在兖州兵马有多少,各部统领都是什么人?”
朱昌祚恭敬道:“肃亲王离开后,留下有约莫二十万勇士,大军共分三部,分别由孔有德、宁完我和张勇三位大人统领。”
“哼,还是晓得顾着大局的。”多铎听到这几人的名字后,心就放了大半。
孔有德是老相识,当初打太原的时候就跟着自己了,没想到自己回京请罪后,孔有德倒是在山东这边混的不错,另外宁完我和张勇两个,也都是汉八旗中能力出众的人物,看这个阵容,说明豪格并没有给自己下绊子,留下一地残兵老弱。
“你刚才说你是镶白旗人?”多铎问道。
朱昌祚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故作镇定道:“奴才崇德三年就在山东遇到了太宗皇帝,然后入了汉军镶白旗,遥想太宗皇帝当年的风姿,就如昨日般亲近。”
朱昌祚一边说着一边露出回忆的深思,然后惊觉多铎还在身边,连忙请罪道:“奴才方才哀思太宗风荣,一时孟浪,多有失礼,还请王爷恕罪。”
“这有何罪,不必多礼了。”多铎想到崇德三年正好是皇太极入关劫掠的时间,便露出一丝笑容,又问:“这么说,你是山东人了?”
“正是。”
“那你在伪明朝廷那边可有相识?”
朱昌祚面露难色,紧张道:“奴才对大清忠心不二,既往的人,已不相熟了。”
见朱昌祚对自己辩解,多铎笑道:“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是问,你在那边有没有可靠的熟人,摄政王交给我一件要紧的差事,若是你有熟人,把握就大些了。”
“啊?”朱昌祚愣了一下,撇了一眼然后连道:“这倒是有的,伪明户部尚书侯方域与奴才有旧。”
多铎心中一喜,脸上却肃然道:“那此大功,就非你莫属了。”
“敢敢问奴才能帮上王爷什么忙?”
“不是帮我,是帮大清。”多铎纠正着,同时拿出一封加了多尔衮私印的信件对着朱昌祚道:
“此信乃摄政王亲手所书,有议和之意,你带着走一趟,若是成了就是大功一件,若是不成,本王再亲自走一趟。”
此时一个随从来到多铎的耳边细语了一下,多铎点了点头道:“让他们先候着。”
随后转过头来见似乎还欲开口说话的朱昌祚,多铎略微不悦道:“你是不是觉得为难?”
“奴才不敢,为大清赴汤蹈火是奴才的荣幸。”
朱昌祚恭敬回应,随后也只能上前硬着头皮接过信件了。
“那就这么定了,你先下去吧。”
多铎挥了挥手,让人将朱昌祚赶走,把在外候着的孔有德、宁完我几名绿营将领喊进来文话。
从府衙出来后,朱昌祚一张肥脸就挤成一团,只感觉袖中的一封密信重若千斤。
和明廷议和啊。
要知道现在当政的首辅可是马士英,那可是个主战派,向来就和东林那伙人不合,而且就给自己这薄薄的一张纸,也没有拨给自己钦差依仗,也没有随行太监,摆明了摄政王的意思就是密议。
密议的话,自己是不能松口也没办法全权代表朝廷的,若是让有心人寻着了机会,那还不是一刀给砍去了。
朱昌祚这人虽然是个铁杆汉奸,但在汉奸中还是颇有几分能耐和眼色的人,另一个平行世界中他为地方父母官时倒是颇有善政,不是蠢人,所以此刻一番思量后,只感觉这封密信就是一个火坑。
还是不得不跳的那种,顿时心中一片苦涩。
“罢罢罢!”他念叨了几声,圆脸紧咬着牙齿,步履匆忙的赶回家中。
“夫君,你回来啦。”
一个穿着貂皮作贵夫人打扮、模样标致的少妇见到朱昌祚回来后,便款款上前将他迎了进来。
“蠢婆娘,你是嫌老子日子过太好了么,整天穿着这身狗皮到处晃荡,也不知道现在局势多紧张,赶紧给老子拔了,换回麻衣去!”
“这不是在家嘛。”风尘气颇重的少妇哀怨的顿了顿脚,但还是老老实实回到内宅中去更衣。
朱昌祚则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将旁边的壶中茶端起来一饮而尽,一张胖脸的表情阴晴不定。
待换成麻衣的妻子走出来后,径直道:“我没记错的话,你和董小宛曾经认识?”
少妇一边挽头发,一边娇笑道:“对啊,怎么了,莫非你有我一个还不够啊,小宛的赎资可是比我贵多了。”
“瞎想什么呢,我要你帮我走动一番,让她帮我约个人。”
“谁啊?”
“别问了,赶紧让丫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