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满达海的山西攻略(1/2)
寿阳。
这里盘踞着祖大寿为清军留在山西的最后一支力量:两万绿营精锐,还有后续通过清剿收编、抽丁等方式补充进来的五万青壮和近八万为其运输物资的民夫,一共有十余万人。
一处被屠戮一空的大院内,血迹早已干枯,年近三十出头的祖泽洪一点都不像汉人,他长着一张长脸,脸颊消瘦,耳朵高耸且长,头皮剃的泛青,只有后脑勺儿有一小簇头发,模样比满人还满人。
此时大院内一片白色缟素。
亲兵被祖泽洪赶到外面值守,他自己则跪在一个棺材前,手捧着棺材里面祖大寿的几件衣服哭嚎:
“爹啊,你死的好惨啊......!”
“想你当年也为了明廷流尽了血,如今不过而为其主罢了,没想到这狗皇帝竟然如此残暴,连......连个全尸都不给你留一个,爹啊,你可真不值当啊.......。”
“还有那狗日的贼人,吾必杀之以告慰你老人家在天之灵!”
祖泽洪哭的伤心,凶恶的脸上鼻涕口水横流而不自知,对祖大寿的慕濡之情显然溢于言表。
“莫哭了!”
比侄儿稍长十多岁的祖大弼穿着铠甲走进了院中,他是一员骁勇异常的武将,同样脾气极为火爆,看着祖泽洪哭哭啼啼的做作姿态十分恼火,开口打断了对方的哭声。
“学娘们作态,能哭死贼人不成?”
祖泽洪还是比较畏惧自己这个猛将叔叔的,虽然祖大寿带兵离开寿阳前吩咐了寿阳以祖泽洪为主,但当祖大寿兵败的消息传到寿阳后,祖大弼担心寿阳有失就立刻赶回来了。
见祖大弼发火,祖泽洪停止了哭嚎,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站起身来颇为愤怨道:“可是满郡王和孙大人都没动静,我们能又怎么办?”
满郡王和孙大人分别指的是满达海和孙之獬,在多铎战败后,这二人就顶替了多铎在山西的差事,负责统筹山西的战事,兵权自然也被接管了。
不过一个月前满达海和孙之獬二人带着数千满洲精骑来到山西后,就召集清军所有在山西的兵力,然后一直盘踞寿阳按兵不动,祖大弼叔侄二人也摸不准对方是什么策略。
祖泽洪对着棺材哭嚎,也是有做戏的成分在里面的,想知道为什么满达海无动于衷。
“我去打听一下。”祖大弼顿了顿脚,转身离去。
见祖大弼远去,祖泽洪用棺材内的衣物擦了擦脸上的鼻涕和口水,默默的转身回到宅中,拿出祖大寿生前最喜欢的兵刃,细细摩挲。
“祖大弼求见郡王。”
满达海的居住处,几名满人士卒在守卫着门口,见到祖大弼求见,便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道:“郡王狩猎去了,不在府上。”
果然,还是和之前一样,根本见不到满达海。
祖大弼求见无门,碰了个钉子,愣在门口,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叹息,还是默默回军营去了。
太原城外。
寒风夹着细细的雪花飘落不休,数十骑普遍矮壮、穿着殷红色铠甲的满洲骑兵在纵马驰骋。
二十出头的满达海赫然在其中,他的身边跟着穿着文人打扮的孙之獬。
满达海长着非常普通的满人相貌,有着扁平而圆的五官和头颅、粗短的脖子和身材,眉心高高隆起,四肢发达,他二十多岁,正当骁勇善战的年纪,和多铎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身边的孙之獬则是一副獐头鼠目的样子,身体干瘦而且单薄,他有点吃不住严寒,冷的直打哆嗦,又怕在主子面前丢份,嘴唇冻得干紫也强忍着不吭声。
唏律律......
在一片距离太原城几里外的小坡上,满达海挺住了马,身后的骑兵也纷纷停马,孙之獬骑术非常不好,没停好马,还遛到满达海的身前,引起周围骑兵的低声嘲笑,脸色羞红。
满达海倒是不以为意,扬起马鞭,眯着小眼睛,指着目光远处正在翻田的汉人百姓,粗声道:“再过一个月,就到了汉人耕种的时候了。”
孙之獬闻言,并没懂满达海的意思,只是干笑了两声,“郡王的意思是?”
“豫王爷打仗的本事,我是佩服的,祖大寿也算厉害。”满达海的头脑似乎不像四肢那么简单,自顾自的分析道:“可是他们两个都吃了败仗,说明敌军并不好惹。”
“如果摄政王能拨给我豫王爷的兵力,两万到三万满洲精锐并配合祖大寿余部的话,我有把握打个硬仗把南边那群汉人吃掉,不过显然这不可能。我如果硬打的话,不一定打得过,因为打的越快,反而越容易输。”
孙之獬点头:“郡王言之有理,虽然我大清铁骑天下无双,但能智取最好还是胜于力敌。”
“智取用得好,本郡王就是想要智取。”满达海看着孙之獬笑了,“汉人的聪明都用在了阴谋诡计、还有相互内斗上,他们是很强大,但只要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那就很脆弱了。”
“我之所以聚集兵力,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将他们各个击破。”
联想到满达海方才所说的春耕,孙之獬隐隐约约猜到了对方的打算:“郡王是想在汉人们忙着春耕的时候,我们再进行袭扰?”
看孙之獬无耻到以满人自居,对自己的挤兑丝毫不以为意,满达海也没有戏弄对方的乐趣了。
“嗯,只要派遣小股骑兵深入敌腹袭扰对方种地的农民,那样对方就要在每一个
这里盘踞着祖大寿为清军留在山西的最后一支力量:两万绿营精锐,还有后续通过清剿收编、抽丁等方式补充进来的五万青壮和近八万为其运输物资的民夫,一共有十余万人。
一处被屠戮一空的大院内,血迹早已干枯,年近三十出头的祖泽洪一点都不像汉人,他长着一张长脸,脸颊消瘦,耳朵高耸且长,头皮剃的泛青,只有后脑勺儿有一小簇头发,模样比满人还满人。
此时大院内一片白色缟素。
亲兵被祖泽洪赶到外面值守,他自己则跪在一个棺材前,手捧着棺材里面祖大寿的几件衣服哭嚎:
“爹啊,你死的好惨啊......!”
“想你当年也为了明廷流尽了血,如今不过而为其主罢了,没想到这狗皇帝竟然如此残暴,连......连个全尸都不给你留一个,爹啊,你可真不值当啊.......。”
“还有那狗日的贼人,吾必杀之以告慰你老人家在天之灵!”
祖泽洪哭的伤心,凶恶的脸上鼻涕口水横流而不自知,对祖大寿的慕濡之情显然溢于言表。
“莫哭了!”
比侄儿稍长十多岁的祖大弼穿着铠甲走进了院中,他是一员骁勇异常的武将,同样脾气极为火爆,看着祖泽洪哭哭啼啼的做作姿态十分恼火,开口打断了对方的哭声。
“学娘们作态,能哭死贼人不成?”
祖泽洪还是比较畏惧自己这个猛将叔叔的,虽然祖大寿带兵离开寿阳前吩咐了寿阳以祖泽洪为主,但当祖大寿兵败的消息传到寿阳后,祖大弼担心寿阳有失就立刻赶回来了。
见祖大弼发火,祖泽洪停止了哭嚎,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站起身来颇为愤怨道:“可是满郡王和孙大人都没动静,我们能又怎么办?”
满郡王和孙大人分别指的是满达海和孙之獬,在多铎战败后,这二人就顶替了多铎在山西的差事,负责统筹山西的战事,兵权自然也被接管了。
不过一个月前满达海和孙之獬二人带着数千满洲精骑来到山西后,就召集清军所有在山西的兵力,然后一直盘踞寿阳按兵不动,祖大弼叔侄二人也摸不准对方是什么策略。
祖泽洪对着棺材哭嚎,也是有做戏的成分在里面的,想知道为什么满达海无动于衷。
“我去打听一下。”祖大弼顿了顿脚,转身离去。
见祖大弼远去,祖泽洪用棺材内的衣物擦了擦脸上的鼻涕和口水,默默的转身回到宅中,拿出祖大寿生前最喜欢的兵刃,细细摩挲。
“祖大弼求见郡王。”
满达海的居住处,几名满人士卒在守卫着门口,见到祖大弼求见,便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道:“郡王狩猎去了,不在府上。”
果然,还是和之前一样,根本见不到满达海。
祖大弼求见无门,碰了个钉子,愣在门口,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叹息,还是默默回军营去了。
太原城外。
寒风夹着细细的雪花飘落不休,数十骑普遍矮壮、穿着殷红色铠甲的满洲骑兵在纵马驰骋。
二十出头的满达海赫然在其中,他的身边跟着穿着文人打扮的孙之獬。
满达海长着非常普通的满人相貌,有着扁平而圆的五官和头颅、粗短的脖子和身材,眉心高高隆起,四肢发达,他二十多岁,正当骁勇善战的年纪,和多铎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身边的孙之獬则是一副獐头鼠目的样子,身体干瘦而且单薄,他有点吃不住严寒,冷的直打哆嗦,又怕在主子面前丢份,嘴唇冻得干紫也强忍着不吭声。
唏律律......
在一片距离太原城几里外的小坡上,满达海挺住了马,身后的骑兵也纷纷停马,孙之獬骑术非常不好,没停好马,还遛到满达海的身前,引起周围骑兵的低声嘲笑,脸色羞红。
满达海倒是不以为意,扬起马鞭,眯着小眼睛,指着目光远处正在翻田的汉人百姓,粗声道:“再过一个月,就到了汉人耕种的时候了。”
孙之獬闻言,并没懂满达海的意思,只是干笑了两声,“郡王的意思是?”
“豫王爷打仗的本事,我是佩服的,祖大寿也算厉害。”满达海的头脑似乎不像四肢那么简单,自顾自的分析道:“可是他们两个都吃了败仗,说明敌军并不好惹。”
“如果摄政王能拨给我豫王爷的兵力,两万到三万满洲精锐并配合祖大寿余部的话,我有把握打个硬仗把南边那群汉人吃掉,不过显然这不可能。我如果硬打的话,不一定打得过,因为打的越快,反而越容易输。”
孙之獬点头:“郡王言之有理,虽然我大清铁骑天下无双,但能智取最好还是胜于力敌。”
“智取用得好,本郡王就是想要智取。”满达海看着孙之獬笑了,“汉人的聪明都用在了阴谋诡计、还有相互内斗上,他们是很强大,但只要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那就很脆弱了。”
“我之所以聚集兵力,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将他们各个击破。”
联想到满达海方才所说的春耕,孙之獬隐隐约约猜到了对方的打算:“郡王是想在汉人们忙着春耕的时候,我们再进行袭扰?”
看孙之獬无耻到以满人自居,对自己的挤兑丝毫不以为意,满达海也没有戏弄对方的乐趣了。
“嗯,只要派遣小股骑兵深入敌腹袭扰对方种地的农民,那样对方就要在每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