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焚孔像(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新民军的表现来看,成果还是喜人的。  

赵毅在施行以军功为核心的田亩制度后,新民军中老秦人的基因被彻底唤醒,堪称闻战则喜,打仗敢用死命,而且经过数次军队整编、尤其是加入了特殊的教导员及夜校制度,和打一地开一次诉苦大会的传统后,战士们懵懵懂懂的知道自己是为何打仗,一些觉悟出众的战士已经开始领悟新民军的本质了。  

那就在庶民的支持下去掠夺。  

掠夺封建地主的土地,掠夺士大夫的权利,掠夺敌人的劳动力,掠夺有形的、无形的、拥有价值的一切。  

乍一看,很像流寇,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然而新民军和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最大的不同的是,赵毅搭建了一整套为军队服务的行政体系。  

抢来的地一部分给百姓,一部分给集体,一部分给自己,稳定庶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增加战争潜力。将庶民的利益和军队紧紧捆绑在一起,获得庶民最强力的支持,时间一旦久了,双方就能在利益的驱动下达到意识形态的统一,军队不打仗,大家就没地盘或者劳动力不足,要地盘要奴隶,就得支持军队扩张,打下更多的土地,抓取更多的奴隶。  

新民军自己的地可以租给别人种,也有俘虏来的官奴耕种,再用分散的、不可世袭的庶民代表来监控、掌握强大的官僚集团,来保障军队没有政治上可以的掣肘和对抗的敌人,避免了军队遭受士人的打压,永远具备扩张的野性。  

所以,支撑赵毅政权的两条大腿并不是儒生们想的军政合一,而是军民合一,他要争取的人,是能投入生产、能做预备兵力、拉拢简单的劳动人口,而不是一群苦读四书五经、满脑子兼并土地和争权夺利的士大夫。  

利益都给军民分了,士大夫就靠边去吧,否则赵毅还打什么土豪,费时费力分什么地,趁着明廷烂到骨子里,学李自成那一套,能比他更快的席卷天下,但那样之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利益集团就太过庞大了,他再要动,得杀太多的人,定然还有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伙计,那样的话,代价就太大了。  

所以赵毅要缔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军队巨兽,儒家那一套东西,迟早得被扫进垃圾堆的。  

刘芳亮烧孔像,也不过提前了一点而已,即使他不烧,赵毅也有心将士子全部抓起来,来个倒孔运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