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季晟亲自登场(2/3)
“你们还没看新闻?新闻里报道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找日笨人借钱,然后被对方拒绝了,虽然不知道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为什么要找日笨人借钱,但这么大的银行居然要找别人借钱,肯定是遭遇了危机,然后日笨人还不肯借,恐怕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会因此渡不过难关,甚至情况再恶劣一些,这两家银行倒闭都可能!”
“对,你说的有道理!”
“老弗兰克你不愧是开报刊亭的,每天看的报纸和杂志多,果然比我们见多识广啊!”
“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不行了,大家快卖掉他们持股参股企业的股票!”
“听说了吗?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要倒闭了!”
“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已经倒闭了,只是现在没对外宣布!”
“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的董事长都跑路了,听说卷走了好几百亿!”
消息越穿越离谱!
一开始大家还在聊着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为什么要找日笨人借钱,可是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遇到了巨大困境才跟日笨人借钱。
甚至更过分的传言是说这两家银行已经倒闭,控制不住舆论,这才让这个坏消息传出来。
说什么的都有!
但无一例外,矛头都指向了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
于是,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持股的各大公司都跟着受到牵连倒了大霉!
比如埃克森石油公司。
季成的老熟人、如今埃克森石油的董事长达伦.伍兹刚回到家里便接到了公司打来的电话。
“达伦,出大事了!”
“格里芬,怎么了?”
“我们好多合约快到期本来在谈续约的客户,突然表示不再续约。”
“什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据说是因为我们公司两大股东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内部出现了重大财务问题,导致客户们不敢续约,生怕我们会受到牵连,再从而引发一系列后果,比如公司因此倒闭。”
“他们脑袋里在想什么?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只是牵头筹集资金,又不是真的出了问题。”
“可是客户们不信任,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这倒也是…对了。”
“什么?”
“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该不会真不行了吧?”
“明天开盘帮我把这两家银行的股票卖了。”
就连被花旗银行、道富集团和先锋集团一起扶持起来的达伦.伍兹都害怕了,想要把手里持有的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的股票卖了,可想而知外界对这两个银行多不信任!
那么,为什么只是日笨银行拒绝给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牵头的辛迪加贷款计划出资就造成这么巨大的恶劣影响呢?
其实原因有好几个。
首先就是季成之前和波士顿财团诸位掌门人说过的垃圾债券出了问题。
自从八七年漂亮国股灾之后,西方各国为了防止经济衰退而纷纷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致使一九八八年普遍出现通货膨胀。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各国相继抽紧银根。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信誉评级较差的企业融资困难,只好通过发行高风险、高收益的垃圾债券来筹集资金,
到一九八八年底,美国垃圾债券总额达到了两千亿美元。
为了吸引投资者,垃圾债券的收益率一般要比三个月国库券收益率高百分之三点五到百分之七,即最高要支付百分之十五左右利率,这样高的利率一般企业是很难承受的。
漂亮国商业部的数据表明,八九年上半年漂亮国企业的净利息支出比八八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十八;而与此同时,漂亮国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却平均下降了百分之一。
这种情况对垃圾债券投资者来说是极坏的征兆。
垃圾债券的购买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其中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就购买了大约总量的百分之六十。
在垃圾债券市场不景气情况下,它们必然要抛售股票以作应急。
事实上早在八月二十九日,漂亮国美高梅集团公司就宣布其不能支付九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债券利息而引起垃圾债券市场危机,这次股市风波可以说是垃圾债券市场危机的延伸和反映。
其次,银行风险暴露过大。
八十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放松金融管制,使银行信贷市场竞争加剧,存贷利差缩小,而第三世界债务危机又使银行的贷款和投资重点从国际转向国内。
为了增加盈利,银行增加了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和贷款,并积极参与企业杠杆收购。事实上,漂亮国大的货币中心银行已依赖于收购融资,有百分之十五的年收益来自杠杆收购。
八九年二十五家漂亮国大银行对杠杆收购的贷款总额达四百三十六亿美元,比八八年上升百分之二十五,其中大部分是高级债权。
银行卷入收购活动后,需不断加码才能完成收购计划,一旦贷款出现问题,银行资金就会出现周转困难而引起金融体系动荡。
漂亮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此之前就曾发出警告,各商业银行不要过分介入杠杆收购,以免整个金融市场发生清偿危机。
另外还有企业借债过多、股市过热等一些列因素。
但不论怎么样,日笨银行拒绝给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牵头的辛迪加贷款计划引发如此巨大反响,并不是因为日笨人在漂亮国影响力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