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财大气粗到极点的季晟(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于世界上?真的难以置信!”  

武馆长哈哈大笑道:“是啊,一般人听见都会觉得离奇,毕竟宋朝建中靖国年号第一批铸成的建中…准确说建国通宝吧,因为建中二字与唐代年号重复,所以这些钱币刚刚铸出来就废止了,据说存世量不超过十枚,其中有两枚就在我手里。”  

祝植绒感叹道:“这可是北宋第一珍稀币。”  

听两人聊了几句,季成这才知道这建国通宝有多牛逼!  

原来从来没在市面上流通过,并且铸造出来第一批就废止了,这种钱币恐怕无法估价,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也不为过,一般人有也不会卖给别人,尤其是玩收藏的,现在武馆长却因为欠了自己人情愿意卖一枚,这让季成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这样的绝世珍宝谁能收藏绝对是一件幸事啊!  

“至于其他超过明清时期的钱币,季先生,真不好意思,很多珍贵的都进了博物馆里面,我没办法拿给你看,不过明清民国时期也有很多收藏价值非常高的钱币,我除了一开始说的那些,继续给你推荐推荐吧。”  

武馆长表示了下歉意,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也不舍得把自己祖传的建国通宝卖一枚给季成。  

季成道:“好。”  

武馆长开始仔细推荐了。  

他率先给季成又来了一个震撼的钱币天国通宝。  

根据祝植绒介绍,这天国通宝是我国清朝后期由洪秀全所建立政权发行的货币,传闻存世量不超过二十枚。  

随后还有很多珍稀钱币,诸如龙凤壹圆、弯弯足纹银饼、丁末大清银币等等,全都是珍贵异常的明清民国钱币。  

最后,离开钱币厅时,武馆长还给季成来了个狠的,祺祥重宝!  

祺祥重宝铸于清穆宗初登基时。时值载垣、肃顺八大臣奉诏辅政,即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与祺祥重宝当十钱。祺祥是同治皇帝第一个年号,当时提出时即有大臣因“祺”“祥”两字意思相近而持反对意见,后因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而废止,仅存六十天天。所铸多为样币,流通币几乎全部收回损毁殆尽。清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鼓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铸币回炉,堪称我国史上寿命最短钱币。  

祺祥重宝存世罕见,多为母钱、样钱性质,宝泉当十为大珍品。  

武馆长给季成看的那枚比宝泉当十还珍贵,是大清镇库祺祥重宝,至于母钱则是进了博物馆里面,毕竟母钱实在太珍贵。  

但就算是样钱,也是有市无价的绝世宝贝,一七年那时拍卖成交价就高达五百万!  

季成意犹未尽看完钱币,随后又来到了杂项区。  

这里也很多绝世珍宝,诸如清雍正彷木纹釉墨彩高士策杖图笔筒单圈三行六字楷书款、清康熙无我款紫檀笔筒、清乾隆鲨鱼皮鞘铜鎏金饰件嵌宝石腰刀等等,全都是千万级别珍宝。  

季成看的眼花缭乱了。  

随后,他还见到了一九二八年的永利威汾酒、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茅台村酒坊出品茅酒、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茅台村恒兴酒厂出品“飞鹰牌”赖茅等一系列天价古酒。  

古代玉石!  

古代瓷器!  

铜器以及明清家具!  

武馆长推荐的都是最好的!  

比如说紫砂壶,顾景舟大师的酒兴咏梅套壶、九头咏梅茶具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孤品。  

另外还有古田黄印章,吴昌硕凋刻的田黄冻,一枚小小的印章,现代社会那边就价值千万!  

瓷器玉凋类就不用说了,清三代的官窑瓷器太多了,还有皇室玉凋,每一件都是宝贝中的宝贝。  

季成逛了一上午才把博文所有库存看完,还只是粗滤看了一下。  

他估计博文公司的库存那些精品古董拿回现代社会就能价值一百亿,堪比马未都所有收藏,更别说还有那些相对而言没那么值钱,但如果拿回现代社会同样价值不菲的其他古董文玩。  

这简直是宝贝天堂!  

季成看完回到外面大厅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古董,真的太想全买下来了。  

“季先生,看完了,决定买哪些了吗?”武馆长笑吟吟地问了一句。  

季成眨眼道:“刚才我看的那些你都愿意卖?”  

武馆长笑呵呵道:“对啊,那些有些进不了博物馆,有些博物馆已经有了,而且也在法律规定允许交易范围,三产公司不就做这生意么?你看中哪些尽管说。”  

武馆长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没有太过于在意,毕竟他一开始就琢磨过,季成再牛逼,还能一个人把这些古董都买走?压根不可能的事,没有谁会这么疯狂的。  

朱雅教授和朱经理等人也是这么想的。  

嗯,他们压根没意识到季成曾经在琉璃厂做过多么过分的事情,把槐荫山房都搬空了。  

要是他们知道这件事,绝对不会和季成夸下这么大的海口。  

然后…季成就轻描澹写地说道:“如果我说我想把你们库存里能交易的古董都买下呢?”  

武馆长:“…”  

朱雅教授:“…”  

朱经理和其他人:“…”  

唯有支有才和祝植绒忍不住苦笑连连,又来了,琉璃厂昨日重现啊!  

武馆长都听傻了,他一脸懵逼道:“季先生,我们库存里这些古董加一起价值恐怕得大几千万到上亿,你要全买?”  

季成眨眼道:“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武馆长重复道:“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