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干票大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仓库。  

季晟拿出手机看了下,已是晚上八点多。  

他找到金色小门应用。  

打开。  

能量缓冲槽:(17/435)。  

季晟自言自语道:“按照一小时恢复六点计算,大概还要七十个小时能量才能满槽。”  

七十个小时大概三天不到。  

虽然能量不用充满也能穿越,但他这次准备满槽再满载重穿越。  

因为季晟想要干票大的!  

既然想要干票大的,那么这回带什么东西去那个时空卖就成了关键点。  

“带什么东西过去好呢?”  

季晟上网查过,知道那个时空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什么东西都缺。  

他随便带点东西过去也能赚钱。  

只是季晟不想随便,他想一下子就在那个时空完成一小笔原始资金积累。  

一旦完成原始资金积累,那么哪怕不依赖现代产品,他也能在那个时空混的风生水起。  

“也就是说,我这次带过去的东西,一定要在那个时空能卖出高价钱,还要轻巧方便携带穿越。”  

季晟仔细思考着。  

什么东西既轻巧又值钱?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没错,小型电子产品!  

季晟一时间也没什么头绪,索性把仓库里有的电子厂品都翻了出来。  

仿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卡西欧计算器手表、傻瓜式照相机、单放机、俄罗斯方块掌上游戏机、红白机、诺亚舟牛津词典。  

大概就这些。  

还有不合适那个时代销售的电子产品诸如电子宠物、MP3等没拿出来。  

“从这里挑一样带过去卖吧。”  

季晟盯着那些电子产品,在犹豫要带什么过去。  

其实这些东西应该都能卖不错的价钱,比如说卡西欧计算器手表,电子表可能出现的功能数量受显示技术以及设计该技术的工程师和程序员的才智所限制,计算器手表是石英表电子多功能时代以前无法想象的,卡西欧的计算器手表在那个时代是无可争议的王者。  

直到今天,它还是这种典型的八十年代设计代名词。  

“我这些电子表虽然是仿制的卡西欧计算器电子手表,但因为现代技术成熟,性能更好。”  

季晟把这款电子表当成了备用选项,没第一时间决定是不是带它。  

俄罗斯方块游戏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季晟记得网上介绍这玩意当初国内盗版风靡,一台大概能卖十到二十块。  

“价值有点低,俄罗斯方块暂时就不考虑了。”  

季晟想着,又把目光投向了别的,像红白机什么也被他否定了,这玩意虽然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但是太荼毒青少年了。  

单放机倒是不错。  

只是单放机有点重,每台大概有一斤多。  

“太重了,我现在能量最大值才四百三十五,最多只能携带八十多斤东西,光带八十多台单放机过去有点亏。”  

季晟还是否决了。  

至于诺亚舟牛津词典他考虑都没考虑,这玩意对于特定的人群来说确实很好销售,但只是特定人群。  

如果面向大众,未必能够卖得多好。  

最后,季晟把目光落到了傻瓜式照相机上面。  

这玩意还用说吗?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就是最风靡的时尚。  

就拿当时的海鸥DF型,售价五百多,海鸥4A两百多,便宜点的红梅2型也要四五十元一台。  

如果是进口的相机就更贵了,基本上在几百元至上千元。  

对于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即便如此,在那个时代傻瓜式照相机还卖得非常红火,供不应求。  

季晟记得之前上网查阅的时候,看到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傻瓜式照相机的介绍。  

那时候境外的塑料壳傻瓜相机洪水般涌入我国,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价格也很低廉,一台只要四五十块,直接让我国相机行业陷入了空前的灾难,冲击的凤凰光学仪器集团由当时创利税过千万,变成了年亏损超三百万。  

这代表什么?  

代表这种塑料壳傻瓜相机卖得火,还是火的一塌糊涂那种。  

季晟现有的两百台傻瓜相机正是塑料壳的,“这玩意我如果带过去,一定是大杀器一样的存在,就算卖五十块一台,两百台都有一万块。”  

八十年代末的一万块!  

有金融专家换算过,八十年代末这么多钱购买力约等于现在两百万。  

最重要的是,季晟的塑料傻瓜相机很轻,每台相机一百五十克都不到,他完全有能力一次把两百台傻瓜相机都带过去。  

“就在傻瓜相机和仿卡西欧计算器电子手表当中选一个吧。”  

季晟开始做最后抉择。  

仿卡西欧计算器电子手表虽然在那个年代确实卖得不错,但这玩意在当时属于奢侈品,国外售价二十美元,国内更是要一百多。  

“电子手表有点冒险,毕竟一百多,没做过市场调研贸然拿到那个时空去卖,不太妥当。”  

季晟非常谨慎地考虑,“我现在满载重能携带八十七斤东西,两百台傻瓜相机大概六十斤,算上包装也不会超过七十斤,一只电子手表规格是二十五克…呃!我犹豫个鸡儿,不正好能全都带过去吗?”  

他计算下来一阵哭笑不得,亏自己还以为只能带一个品类东西过去,合着计算下来分量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