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作戏(二)(2/3)
,县太爷,你莫要太过责怪我等欺瞒。”
听他这么说,那便是完全信得过自己,县丞心中一喜,自然也跟着压低了声音,说道:“不妨不妨,牧公子,张太守要你们暗中前来,是查到什么消息了吗?”
牧松客说道:“是,也不是。”
“怎么讲?”这句玄妙的话顿时让县丞来了兴致。
牧松客说道:“说是,是因为张太守自己完全不信鬼神之事,此地常年有鬼神的谣言,其中必有人口耳相传的传播,张太守知道这里百姓日渐稀少,绝不会有无事生非之人,故而猜想,传播这般言语的,必是一定要待在此处的人,”他贴在县丞耳边说道,“张太守怀疑,是县衙之中,有人在传这些事。”
县丞立时精神一振,忙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牧公子继续说。”
牧松客继续说道:“说不是,是因为张太守自己也搞不清楚,此地的事不仅是有人传迷信之说,更是真的有过伤人之举,张太守虽有怀疑,但却没有搞清楚谁在从中获益,制造此地之事,故而并没有真切的消息,我们三人经常接触江湖中事,张太守想要借我们几个,暗中先到这里探查一番,若是我们能查清山上情况,解决此事最好,若是不能查清,便要我们问清楚,县太爷你有何需求,绵州府尽可安排,如若实在困难,绵州府可以调集兵马,将整个山中清查一遍,以安民心。”
县丞大喜过望,说道:“张太守既是有此嘱托,实在是龙安县百姓之福,牧公子,你们在山上已查了一遍了,本官看你也像是个读书人,不知可有什么解决之策?”
牧松客回头看看顾仪和侯柏仙,问道:“我们几个商量的看法,原是要向张太守先行报告的,现在县太爷要问,咱们要不要先和县太爷商量一下?”
侯柏仙耸耸肩,说道:“你就说吧。”顾仪知道他又在编故事,转身问自己和侯柏仙,也只是逢场作戏罢了,既然这么问了,那就是要说,所以他也点头说道:“既然是龙安县的事,虽然有张太守安排,但还是需要与县太爷先商量一下比较好,省得到时候还要相互协调麻烦。”
牧松客说道:“好,那我便说了。”说完这句话,在他在扭回头之前,顾仪看到,牧松客嘴角有一个赞许一般的上扬,似乎是在欣喜顾仪完全理解了他的意思。
转回头,牧松客对县丞说道:“按照在下的理解,山中之事,想要真正查明,尚需时日,即便真的查个水落石出,抓一个人下山,山下百姓也不会相信,到时候散播恶鬼故事的人只需要再搞几个迹象出来,比如暗害一两个上山的人,那么百姓仍是只会相信山上有鬼这件事,不信咱们官府的说法,龙安山之事,真相为下,攻心为上。”
县丞十分赞同得点头,诚恳地说道:“牧公子说的有理,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即便本官自己不信鬼神之事,然而县里的差役佣人兵卒全都相信,根本无法追查,不得已,本官只好先设坛作法,以安民心为上。”
牧松客说道:“我们几个的想法,和县太爷你的想法差不多,不过却有些不同之处,县太爷你的作法,虽能安慰百姓,却不能了结百姓心中之疑,作法虽说可暂安人心,然而一旦再出怪事,免不了谣言会传的更盛,并不妥当。”
“哦?这么说来,本官看来还是想错了啊,”县丞说道,“牧公子有何高见,本官愿闻其详。”
牧松客说道:“我们兄弟三个查了这山上的山庄,里面的确破败不堪,不似有人居住的痕迹,想来在恶鬼的传言流出之后,闲杂人等,一概都上不得山,若是有人想要传谣,十分容易,只因旁人不敢那自己性命上山验证谣言,如此一来,有一个办法便是可行的。”
他故作深沉,顿了一下,县丞赶紧接着问道:“什么办法?”
牧松客说道:“一来,山上的发生的几桩死人的事,须当都为其找到理由,不需要真的查明背后真相如何,只需为其安排一个故事便可,例如上山之人惹了什么仇家,死在了什么江湖门派,或是招惹了那家大户,什么往来商贾,请了杀手,如此这般,在一段时间之内,将死在山上的人都安排清楚,如此,百姓便不会惧怕鬼神之类虚无飘渺之物,此则侯柏仙说道:“咱们进道观之前,你让我跟他们好好喝一场,效果还不错,现在你让我随机应变,我恐怕做不好。”
“没事没事,只要搞清楚是谁领头上山的就行,”牧松客说着便要出门,来到山庄大门口,转身对两人说道,“不过记住一点,若是咱们说了没追上恶鬼之后,领头的人对咱们上山后的遭遇很是关切,那便无妨,若是对咱们没被恶鬼所杀十分高兴的话,恐怕咱们今晚下山之后,会遇到危险。“
侯柏仙看看顾仪,顾仪也看看侯柏仙,两人还没明白牧松客这句话是何根据,却见牧松客一抬手,将正门打开,迈步便走了出去,两人虽说还有些糊涂,但记住这句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于是紧随其后,出了山庄大门。
天色已晚,山庄门外,空地上,立着百十号人,身着官差袍服,一手持火把,一手握腰刀,满脸警惕之色,领头之人骑在马上,身着官袍,身旁立着朱副尉,火把映照之中,三人看清了来着,正是龙安县县丞本人。
见三人自山庄之中走出,县丞好像松了一口气,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朱副尉手举
听他这么说,那便是完全信得过自己,县丞心中一喜,自然也跟着压低了声音,说道:“不妨不妨,牧公子,张太守要你们暗中前来,是查到什么消息了吗?”
牧松客说道:“是,也不是。”
“怎么讲?”这句玄妙的话顿时让县丞来了兴致。
牧松客说道:“说是,是因为张太守自己完全不信鬼神之事,此地常年有鬼神的谣言,其中必有人口耳相传的传播,张太守知道这里百姓日渐稀少,绝不会有无事生非之人,故而猜想,传播这般言语的,必是一定要待在此处的人,”他贴在县丞耳边说道,“张太守怀疑,是县衙之中,有人在传这些事。”
县丞立时精神一振,忙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牧公子继续说。”
牧松客继续说道:“说不是,是因为张太守自己也搞不清楚,此地的事不仅是有人传迷信之说,更是真的有过伤人之举,张太守虽有怀疑,但却没有搞清楚谁在从中获益,制造此地之事,故而并没有真切的消息,我们三人经常接触江湖中事,张太守想要借我们几个,暗中先到这里探查一番,若是我们能查清山上情况,解决此事最好,若是不能查清,便要我们问清楚,县太爷你有何需求,绵州府尽可安排,如若实在困难,绵州府可以调集兵马,将整个山中清查一遍,以安民心。”
县丞大喜过望,说道:“张太守既是有此嘱托,实在是龙安县百姓之福,牧公子,你们在山上已查了一遍了,本官看你也像是个读书人,不知可有什么解决之策?”
牧松客回头看看顾仪和侯柏仙,问道:“我们几个商量的看法,原是要向张太守先行报告的,现在县太爷要问,咱们要不要先和县太爷商量一下?”
侯柏仙耸耸肩,说道:“你就说吧。”顾仪知道他又在编故事,转身问自己和侯柏仙,也只是逢场作戏罢了,既然这么问了,那就是要说,所以他也点头说道:“既然是龙安县的事,虽然有张太守安排,但还是需要与县太爷先商量一下比较好,省得到时候还要相互协调麻烦。”
牧松客说道:“好,那我便说了。”说完这句话,在他在扭回头之前,顾仪看到,牧松客嘴角有一个赞许一般的上扬,似乎是在欣喜顾仪完全理解了他的意思。
转回头,牧松客对县丞说道:“按照在下的理解,山中之事,想要真正查明,尚需时日,即便真的查个水落石出,抓一个人下山,山下百姓也不会相信,到时候散播恶鬼故事的人只需要再搞几个迹象出来,比如暗害一两个上山的人,那么百姓仍是只会相信山上有鬼这件事,不信咱们官府的说法,龙安山之事,真相为下,攻心为上。”
县丞十分赞同得点头,诚恳地说道:“牧公子说的有理,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即便本官自己不信鬼神之事,然而县里的差役佣人兵卒全都相信,根本无法追查,不得已,本官只好先设坛作法,以安民心为上。”
牧松客说道:“我们几个的想法,和县太爷你的想法差不多,不过却有些不同之处,县太爷你的作法,虽能安慰百姓,却不能了结百姓心中之疑,作法虽说可暂安人心,然而一旦再出怪事,免不了谣言会传的更盛,并不妥当。”
“哦?这么说来,本官看来还是想错了啊,”县丞说道,“牧公子有何高见,本官愿闻其详。”
牧松客说道:“我们兄弟三个查了这山上的山庄,里面的确破败不堪,不似有人居住的痕迹,想来在恶鬼的传言流出之后,闲杂人等,一概都上不得山,若是有人想要传谣,十分容易,只因旁人不敢那自己性命上山验证谣言,如此一来,有一个办法便是可行的。”
他故作深沉,顿了一下,县丞赶紧接着问道:“什么办法?”
牧松客说道:“一来,山上的发生的几桩死人的事,须当都为其找到理由,不需要真的查明背后真相如何,只需为其安排一个故事便可,例如上山之人惹了什么仇家,死在了什么江湖门派,或是招惹了那家大户,什么往来商贾,请了杀手,如此这般,在一段时间之内,将死在山上的人都安排清楚,如此,百姓便不会惧怕鬼神之类虚无飘渺之物,此则侯柏仙说道:“咱们进道观之前,你让我跟他们好好喝一场,效果还不错,现在你让我随机应变,我恐怕做不好。”
“没事没事,只要搞清楚是谁领头上山的就行,”牧松客说着便要出门,来到山庄大门口,转身对两人说道,“不过记住一点,若是咱们说了没追上恶鬼之后,领头的人对咱们上山后的遭遇很是关切,那便无妨,若是对咱们没被恶鬼所杀十分高兴的话,恐怕咱们今晚下山之后,会遇到危险。“
侯柏仙看看顾仪,顾仪也看看侯柏仙,两人还没明白牧松客这句话是何根据,却见牧松客一抬手,将正门打开,迈步便走了出去,两人虽说还有些糊涂,但记住这句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于是紧随其后,出了山庄大门。
天色已晚,山庄门外,空地上,立着百十号人,身着官差袍服,一手持火把,一手握腰刀,满脸警惕之色,领头之人骑在马上,身着官袍,身旁立着朱副尉,火把映照之中,三人看清了来着,正是龙安县县丞本人。
见三人自山庄之中走出,县丞好像松了一口气,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朱副尉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